第一章和田玉的基础知识概述第一节和田玉的历史第二节和田玉的成因第三节和田玉的产地第四节和田玉的类型第五节和田玉的特点第六节物理化学特性第二章和田玉的鉴别概述第一节通过质地鉴别第二节通过物理化学特性鉴别第三节肉眼识别和田玉第二章玉石的保养和保健养生第一节和田玉的保养知识第二节玉石的保健养生作用第四章玉右尼件的寓意概述第一节人物纹饰:第二节动物纹饰第三节植物纹饰第四节文字和图案纹饰第五章常见问题解答第一章和田玉的基础知识概述和田玉即软玉,俗称真玉。
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
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 Mgs(OH)z(Si4011)2。
硬度为〜,密度为一。
和田玉和湖北郧县的绿松石、河南南阳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玉代表了品德高尚、美好与尊贵。
2003年10月底历经几年时间的中国“国玉”评选工作结束,新疆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
第一节和田玉的历史和田玉是以产地和田命名的,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战国时期和田玉被称为“禺氏之玉”。
秦代也称为“昆山之玉”,以后还有叫“玉田玉”。
秦始皇开始,中国实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为帝王玉。
皇宫的玉器多是和田玉制成。
特别是象征皇权的玉玺多用玉制作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和田玉。
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 (此墓中出土了最早的凤型图案)。
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第二节和田玉的成因从地质科学观点看,和田玉有明确的科学含义。
它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有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玉矿,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尤以白玉为代表。
它的成因、品种在世界软玉中居独特地位,具有典型意义。
世界软玉品种单一,且多为碧玉,而和田玉品种多,有世界罕见的白玉,玉质居世界软玉之冠。
世界矿床为蛇蚊岩型,与超基性岩有关,而和田玉矿床为非蛇蚊岩型,其成因不是区域变质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形成,这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独特的。
第三节和田玉的产地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一一喀什库尔干、和田一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一一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
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
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
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
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
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
第四节和田玉的类型和田玉按照产出地的不同,可分为:子料、山流水、山料三种类型。
仔料。
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冲刷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
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河滩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
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型,表面光滑因为它年代久远,长期受水的冲刷、搬运、分选,去其了糟粕,留存了精华。
或深埋于土下,几异其坑,饱吸了大地之精华。
所以子玉一般质地较好,因它吸饱喝足,温润无比。
子玉又分为裸体子玉和皮色子玉。
裸体子玉一般采自河水中,而皮色子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
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子玉品种如: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
山流水。
名称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
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
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年代少久远,比子玉年青。
山料。
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
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
严格的说山料没有经过大自然的洗礼,没有饱吸宇宙之精华,应当叫它为玉石,不应当叫玉。
璞玉:璞,古人是指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
自古以来,对璞玉十分珍视,被当作宝物。
璞玉的外皮按其成分和产状等特征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色皮:指和田子玉外表分步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
玉皮有各种颜色。
玉石界以各种颜色而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等。
从皮色可以看出子玉的质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多为上等白玉好料。
同种质量的子玉,如带秋梨等色皮,价值更高。
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
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呈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为散点状。
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铁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
糖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分步的一层黄褐色玉皮,因颜色似红糖色,故把有糖皮玉石称为糖玉。
糖色的内部为白玉或青色。
糖色的糖皮厚度较大,从几厘米到20—30厘米,常将白玉或青色包围起来,呈过渡关系,糖玉产于矿体裂隙附近。
石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包围的围岩。
围岩一种是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在开采时同玉一起开采出来,附于玉的表面,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
和田玉璞玉之所以贵重,一是因为色皮可以利用作俏色玉器;二是因为玉的质量很好第五节和田玉的特点1、矿物为透闪石,矿物粒度极细,具有毛毡状结构。
世界上闪石玉有透闪石和阳起石两类。
和田玉属透闪石类,矿物成分为透闪石。
主要特点:透闪石含量极高,其中羊脂白玉为99%,白玉为95%,青玉为89%(阳起石的含量为6%),碧玉为85%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是较高的;杂质矿物极少。
一般为1%一3%,多在1%左右;主要的杂质矿物为石墨和铁质;矿物粒度极细,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
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见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长柱状、短柱状纤维状。
粒度之细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也是少有的;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粒度均匀,交织成毡毯一般,这是质地细腻致密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结构为其他类玉石所少有。
2、质地细腻、温润质地是玉石质量的综合表现,包括形状、滋润程度、裂纹、杂质等等。
和田玉由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质地优良。
表现在:由于其粒度极细,所以质地非常细腻,是古人所谓的“缜密而栗”,为其他玉石所不及。
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润如羊脂一样而驰名天下。
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是“水头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
四是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角愚理自外,可以知中”。
3、硬度较大硬度是玉石质量重要标准之一,硬度大,则玉器抛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长期保存。
因此,工艺界以往在划分低、高档玉中,硬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高档玉硬度较大,低档玉硬度较小。
和田玉的硬度,经测定摩氏硬度为6. 0—6. 5,与翡翠相近,而比蛇纹石玉(硬度为,一般为4左右)和叶腊石类石(硬度一般低,一般为为高。
独山玉,硬度与和田玉相似,但是质地不如和田玉。
4、韧度极大韧度对玉器极为重要,韧度大,则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对于玉器的艺术造型和精雕细刻有极大好处。
韧是打击硬度,有的硬度很大,如黑金刚石摩氏硬度为10,水晶摩氏硬度为7,但是打击硬度低,一打即碎。
而和田玉摩氏硬度虽不及金刚石和水晶高,但是打击硬度很高。
据测定,和田玉的抗压强度高达6542公斤/平方厘米,也就是说,如压碎和田玉,必须在每平方厘米上施加约吨压力;而压碎钢铁,只需要施加4〜5吨压力。
韧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属透闪石玉,韧度大是其特色。
据世界上宝玉石的韧度资料显示,黑金刚石为10,透闪石玉为9,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为8,金刚石、水晶、海蓝宝石为,橄榄石为6,祖母绿为,黄晶、月光石为5,猫眼石为3,萤石为2。
如以透闪石玉韧度为1000,其他玉石或矿物相对韧度为:翡翠500,蛇纹石(如岫玉)250,石英岩10-20,石英5,刚玉2〜3,云母2。
可见,透闪石玉的韧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这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色,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拟的。
5、颜色纯正,有世之稀宝羊脂玉玉石的颜色,对工艺鉴定十分重要,包括色调、色纯、色浓诸方面。
玉石有多种多样的颜色,人们对玉颜色的追求因时代而不同,如中国古代,在“三代” 时流行青色,春秋战国开始到以后各代流行白色,清代晚期开始流行翡翠绿色世界上闪石玉颜色基本上为白、青、黄、黑、碧( 绿)5 种颜色,还有一些中间过渡色。
和田玉由于含铁量很低,基本为前四种颜色,即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 4 大类,并可进一步划分品种,如白玉中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
而超镁铁岩中闪石玉含有阳起石,含铁较高,基本上为绿色,即碧玉。
和田玉的颜色,与其他玉石比较,主要特点:一是色纯,如古人所说:“黄如蒸栗,白如截脂,黑如纯漆,谓之玉符。
”二是有羊脂玉,这是和田玉特有之美。
人们称其“精光内蕴,体如凝脂,坚洁细腻,厚重温润,佩之可以养性怡情,驱邪避瘟,有益于人者,美不胜收。
”三是有璞玉。
自古以来,对璞玉非常重视。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说:“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
其纵横五六寸无瑕玷者,治以杯鹭,此已当之重宝也。
”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点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层黄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约l 毫米) ,为氧化所致,从皮色可看出玉的质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等,常为上等白玉。
糖玉的外皮较厚,如红糖色,且末玉矿常有此类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
石皮是外层有石质围岩,要取去围岩后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宝。
”6、声音优美玉受打击后发出的声音,这是古人鉴别玉石的重要性质。
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绵长,如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音沉远,徐徐方尽。
这就是玉德中所说的:“叩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
”这一特性,其他非闪石玉是不及的。
第六节物理化学特性1、化学成分: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Mgs(OH)z(Si4011)22、晶系:其主要组成矿物透闪石为单斜晶系。
3、结晶习性:本身为显微纤维状晶体的交织体。
其原生矿床常为块状,又称山料。
次生矿为巨砾或卵石。
若是原生矿经剥蚀后被搬运到河流中沉积下来的卵石,称仔玉,若原生矿经剥蚀后,仅经短途搬运而呈巨砾产出者,称山流水。
4、结构:软玉具有典型的纤维交织结构。
5、颜色:变化大,有极白、白、青白、青、黄、绿、黑等,并决定其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