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欺诈
案例
业务查询系统的数据显示, 一年内张先 生的车连续两次事故都是单车事故, 且没有警 察的检查报告, 据此可以推定张先生有涉嫌欺 诈骗赔的可能, 张先生是否真的实施了骗保行 为这要视进一步的调查而定。
现在国内有些保险公司己经开始通过设立 黑名单、灰名单的制度来遏制保险欺诈, 这其 中就包括了内部数据查询的思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二节 汽车保险欺诈的形成原因
诚信的缺失固然是骗赔行为产生的社会根 源,但保险公司的粗放经营、反欺诈手段的落后 和追罚不力,也使骗赔者拥有了“低成本的巨大伤 害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 社会原因 (1)整个社会尚缺乏诚信体系和健全的监控机制
。在不少人看来,保险欺诈是一种可以原谅的过 错,并不是什么违法行为。 (2)法律环境的影响。部分司法判例,出于保护被 保险人的考虑,选择了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证据驳 回了保险公司的拒偿主张,从而助长了他们的嚣 张气焰。
防范欺诈的方法——验标承保法
在投保人提出承保申请时,保险人对保险标的 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事先检查,然后再决定是 否承保,以什么条件承保的一项制度。
严格执行验标承保制度,可有效防范空标承 保、事后承保、带“病”投保等事件的发生,同时 还可以达中生有,谎报出险
这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在保险期 限内对并未发生的损失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的 行为。被保险人通过“制造”虚假事故、更换报废 零部件、单方事故后再重新伪造双方事故、将 本不属于保险索赔范围但事后制造事故骗取修 理金等手段实施欺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 编造原因、隐瞒真相 事故发生后,对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据保险 合同,或者属于免责范围,或者需要车主本人承 担较高的比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 汽车保险欺诈的影响 “投保容易理赔难”的说法,有一部分来源于因保
险欺诈而引起的保险公司拒赔案件,其他被保险 人不明就里,受到舆论的影响而得出了这样一个 片面的结论。这给保险公司的经营声誉造成了巨 大的无形损害,影响了下一步的展业。 车险骗赔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也对 投保人的保险权益造成了极大损害。
汽车损失险欺诈的形式
1)利用虚假材料(信息)实施的欺诈 2)单方事故中的欺诈:事故发生时只有驾驶人一方在交
通事故现场,因为缺乏目击证人,特别具有隐蔽性。 3)汽车维修厂实施的车损险欺诈
汽车损失险欺诈的防范措施
加强防腐力度,维护保险秩序; 强化防范意识,提高自控能力; 全面收集信息,严格细致地查勘现场; 讲究调查艺术,策略获取证据; 周密审查单证,科学鉴别案情。
2 出险在先,投保在后 指汽车出险时尚未投保,出险后才予以投保,然 后伪装成在合同期内出的险,以达到获取汽车保 险赔款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 改变用途,出险索赔 如:个别客户的汽车,起初是按照非营运属性投 保的。但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却改变了汽车的 用途,开始从事营运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辆车的牌照后,再次索赔; 四、故意混淆事故责任比率,改变保险公司承
担事故责任的比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0 一险多报、重复索赔
(1)一次事故向多个保险人索赔。属于重复投保。 (2)一次事故多险索赔。 (3)在一次事故中,先由事故责任者给予赔偿,然
后再向保险公司索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1 顶替他人、冒充索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6 报案不实、夸大损失 是指出险汽车的真实损失很小,被保险人却故意 夸大损失程度或损失项目,以小抵大,骗取赔款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7 二次撞击、扩大损失 是指保险事故发生后,保户为了获得高额的保险 赔偿,放任损失的继续扩大,甚至故意扩大标的 的损失程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综合分析案情,寻找揭露诈骗的突破口。 ①分析投保动机。 ②将有关时间联系起来分析。 ③将现场痕迹物证及有关证据结合起来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防范欺诈的方法——内部数据查询法
是充分利用公司现有 的数据资料分析赔案。
首先必须依托公司的 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产生相 应的数据库。其次业务查 询系统应当具备基本的数 据分类功能,业务人员能 够利用业务查询系统在多 个终端进行不同级别的查 询和输出。
汽车焚烧欺诈的形式
1)放火形式 车厢内放火、车头发动机部分放火、轮胎部
位放火、油箱部位放火 2)以车辆撞损事故导致汽车焚烧
故意制造汽车撞损的表象,之后点燃汽车。
汽车焚烧欺诈的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验车承保,正确合理设计保险单; 详细查询出险经过,及时掌握案情的来龙去脉
; 认真进行现场查勘,及时获取痕迹证物; 全面审查理赔卷宗,及时发现骗赔线索; 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及时鉴别案情真伪。
是指汽车出险后,造成了财产损失或人身 伤亡。但由于某些原因,被保险人根本没有资 格向保险公司索赔。但他在索赔时,却隐瞒了 这些真实的原因,而是改换成为了有资格索取 赔款的“理由”,以骗取保险公司的赔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2 内外勾结、狼狈为奸 是指保险公司内部的相关工作人员与汽车
修理厂相互勾结,利用保户因为发生小事故造 成轻微损伤的标的车,通过再次碰撞的方式扩 大损失;或者利用车主虽然投保了车损险,但 只是前来进行例行维护的汽车进行故意碰撞, 以此相互勾结,骗取保险公司的高额赔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认真调查事故经过。 一方面,应围绕事故向投保人、被保险人
、受益人及目击者进行调查,对事故发生的经过 、原因、损失情况及保户经营状况、个人品行、 近期异常表现、保险标的状况等与事故有关的情 况进行详细询问,并作好调查记录。
另一方面,与负责事故处理或鉴定的有关 部门密切配合,及时了解事故处理情况,提出涉 嫌诈骗的疑点,争取公安部门的支持,配合调查 取证。
防范欺诈的方法——关键指标法
是发达国家保险公司广为采用的以某些重要指标 作为判定和识别保险欺诈案件依据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依托理赔人员的日常经验积累,具 有很强的经验性特征,也很方便、实用,准确性 比较高。
车险欺诈关键指标
案例
广州市胡氏兄弟车险集团诈骗案中,在保险 公司承保的三台汽车的出险时间分别为 1996 年 10月、11月和 1997 年1月, 在四个月内连续出现 3次事故, 足以引起对关键指标“火眼金睛” 的理赔 人员的高度关注, 但事实并非如此, 胡氏兄弟还是 继续行骗到当年的8 月份。
8 故意造案,骗取赔款 是指被保险人故意使投保的车辆出险,造成损失 ,以谋求骗取赔款的行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9 移花接木、混淆视听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证驾驶或酒后驾驶发生事故后,找具有
正常驾驶资格的人顶替真实驾驶员承担责任; 二 、正常维修的车辆,被换上损坏了的旧件
, 然后假冒原车损坏件向保险公司索赔; 三、一辆已经定损、索赔了的车,被换上另外
8.4 汽车保险欺诈的防范方法
防范欺诈的方法——设置警示语法
• 指那些告知保险欺诈是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受到 惩罚的具有一定警示作用的语句。警示语可印制 在保单或者理赔单证的某个显著位置,一方面可 以起到提示客户不要采取欺诈手段骗取保险金的 作用;另一方面也对那些蓄意进行保险欺诈的客 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 投保人原因 (1)某些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法制观念淡薄。 (2)有些投保人企图通过参加汽车保险,实现发 财的目的。 (3)有些投保人由于某种偶然因素的诱发,比如 他人提醒,才产生了欺诈的念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 保险公司原因 (1)对防止保险欺诈重视不够。 (2)保险业信息交流不畅。 (3)承保程序不科学。 (4)理赔程序不科学。 (5)保险公司对某些已经识破了的欺诈行为处理过
防范欺诈的方法——外部数据查询法
利用行业性的数据查询系统防范保险欺诈 的方法。外部数据查询时发达国家保险公司联 手打击保险欺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 美国的ISO(Insurance Service Office) 现 在是全美最大的保险信息数据供应商, 它的 Claim Search-Auto系统可以帮助客户搜寻有 关车辆盗抢、盗抢车辆返还、损坏、抢救等方 面的信息, 而且还可以提供有关车辆被扣压和 出口方面的信息。现在占全美保险的93%的保 险公司加入了该系统, 各类保险基金、互助保 险机构、第三方托管机构、州保险部的反欺诈 局和其他执法机构也参加了这一系统, 有22 个 州的法律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将有关的数据传输 给该系统。
绝对免赔额指的是保险人无条件免赔的部 分, 如人保财险2004年10月份推出的500元 绝对免赔额, 即发生任何保险事故损失在500 元以下的部分保险人一律不予赔付。
在采用相对免赔额(率)的情况下,一般规 定发生损失后保险人只负责赔付一定比例的 损失如80%等, 对超过该比率以上的部分则 由投保人自己承担。
松。 (6)理赔人员素质偏低,把握不住理赔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三节 汽车保险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
1 虚假告知、不够诚信 根据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如实告知是投保人必
须履行的义务之一。包括与保险标的有关的所有 有利与不利的事实,以便保险人确定是否承保该 标的以及保费、保险金额的高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汽车保险欺诈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主要内容
+
汽车保险欺诈概述
+
汽车保险欺诈的形成原因
+ 汽车保险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
+ 汽车保险欺诈的防范与调查
汽车保险欺诈的调查方法 汽车损失险识别与防范
学习目的要求
一、掌握一般汽车保险欺诈案件的基本调查方法
二、了解汽车损失险、汽车欺诈的表现形式与防 范措施 三、能应用正确的车险欺诈调查方法,对保险欺 诈进行识别和防范
防范欺诈的方法——实地调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