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保险欺诈的预防与识别

汽车保险欺诈的预防与识别

(3)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我国是一个法 治社会,对于汽车保险诈骗行为也有相应的法律 《刑法》《保险法》对处罚进行明确的说明和约束。但 是诈骗案件还是会不断发生,主要因为在保险公司 来看,整个处理事情的时间流程较长(派专员收集 证据,进行处理),如果涉及到的金额较少,只会让 保险公司入不敷出,因此在实际处理诈骗少金额事 件时,保险公司并未按照法律办理事情,甚至会私 下解决事情,这种行为助长了诈骗案件的发生。再 者,我国针对个人信用,管理并不是很严格,而且也 未建立比较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即使诈骗者本身 的信用缺失也不会影响到其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 上容许了诈骗行为的存在。
关键词:汽车保险;保险欺诈;识别与防范
1 汽车保险欺诈的成因
1.1 汽车保险欺诈的概念 汽车保险欺诈广义上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发生
在汽车保险交易中,存在的形式各式各样。狭义的 汽车保险欺诈是指被保险人、投保人对一些存在的 真实情况进行故意隐瞒、掩盖、扭曲或者故意制造、 编造虚假事实,从而夸大损失程度,逃避事故责任 等,即二者不遵守诚信原则,以谋取保险赔偿金的 行为。 1.2 汽车保险欺诈的成因
由于一些原因,被保险人没成了财产损失 或人身伤亡,为取得索赔资格隐瞒了这些真实原 因,捏造有资格索取赔款的理由,以骗取保险公司 的赔付。
3 汽车保险欺诈的防范
3.1 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增强保险意识和法制观念 (1)诈骗人员对于违法行为了解太少,甚至有
2 汽车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2.1 出险在先,投保在后 这是指机动车在发生事故时没有进行投保,在
发生事故后进行投保,通过捏造事实,伪造机动车
68 2019 年第 1 期
第 46 卷第 1 期 Vol.46 No.1
时代农机
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19 年 1 月 Jan. 2019
①定损索赔过的车辆,换上其他车辆的车牌号 后,进行保险索赔。②为出现事故的车辆换上损坏 了的旧件,以假乱真向保险公司索赔。③无证驾驶 或酒后驾驶的驾驶员发生事故后,找具有正常驾驶 资格的人顶替真实驾驶员承担责任。 2.8 内外勾结,狼狈为奸
保险公司内部人员为获得更大利润,与汽车 4S 店或汽车修理厂相互勾结,制造汽车交通事故假 象,骗取保险公司的高额赔偿。 2.9 顶替他人,冒充索赔
肇事逃逸是一种违法行为,即驾驶机动车发生 事故后,为了逃避事故责任,明确自己发生了交通 事故,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肇事逃逸一般有 以下两种情况:第一,驾驶者和机动车都逃离事故 现场的;第二,弃车逃逸,即涉事者离开事故现场, 将机动车留在原地。但是,涉事者一旦被查获,将会 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以及向受害方赔偿高额损失。 2.7 移花接木,混淆视听
在机动车发生碰撞事故后,为了获取更高赔偿 金额或者更换汽车配件,进行故意扩大损失范围或 者放任损失的扩大。 2.5 编造原因,隐瞒真相
机动车发生事故会有责任划分,根据保险合同, 造成的经济损失部分属于免责范围,部分可能需要 车主本人承担一定的比例。为了逃避较高的比率, 投保人就会编造事故原因、隐瞒事故真相(用欺骗 手段骗取警方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或者篡改警方出 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或者伪造警方的事故责任认 定书等),以此来欺骗交警和保险公司的查勘人员。 2.6 肇事逃逸,事后索赔
(2)保险公司内部的原因。首先,个别保险公司 的业务人员不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收受投保人或 汽修厂的好处从事诈骗行为,给公司本身造成一定
作者简介:于丽丽(1989-),女,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 向:车辆工程。
的损失。再者,有些保险公司业务人员没有经过专 业的培训,业务能力较差,对于捏造的虚假证据以 及掩盖的现场无法进行甄别,无法阻止诈骗行为的 产生。其次,保险公司在受理诈骗案件过程来看,存 在不可避免的时间差。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和派遣业 务人员进行现场取证存在有一定的时间差,即使派 遣很及时,也会给诈骗人员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现场 的改变,最终业务人员取证困难,按照诈骗人的意 愿进行赔付。
在保险期内发生事故骗取赔偿金。 2.2 虚假告知,不够诚信
在机动车发生事故时为了获得更高的赔偿,虚 假告知事故发生的现场(包括与保险标的有关的所 有有利与不利的事实,以便保险人确定是否承保该 标的以及保费和保险金额的高低),混淆视听,这违 背了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 2.3 无中生有,谎报出险
这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没有发生实质 性事故的机动车,进行谎报事实,并提出索赔行为。 2.4 二次撞击,扩大损失
第 46 卷第 1 期 Vol.46 No.1
时代农机
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19 年 1 月 Jan. 2019
汽车保险欺诈的预防与识别
于丽丽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摘 要: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相关资料显 示,截至 2017 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 3.10 亿辆。汽车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 个问题:交通事故的增加。在许多的交通事故中,一些车主为了降低赔偿成本或者逃避事故责任 进行汽车保险的诈骗,另外部分车主为了降低汽车的保养维修成本进行保险诈骗等,这些行为不 仅影响了汽车保险行业的正常运作,还给保险公司带来额外的损失。文章通过对保险欺诈成因、 表现特征分析,给出针对防范汽车保险欺诈的方法。
汽车保险欺诈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来 自于个人的己私之利,还有保险公司的内部原因, 还会因为整个社会环境的问题助长诈骗行为的产 生。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汽车保险诈骗的首要原因:利益驱动。首 先,从投保人的角度出发,目的比较明确:减少开支 逃避责任。为了达到目的,进行各种证据的编造捏 造,无中生有或者掩盖过失,以上各种形式的诈骗 其实都是利益的驱动。其次,是诈骗行为的参与者, 为了减少个人的经济损失,降低事故责任,配合投 保人提供相应的虚假证据参与诈骗,甚至有些行为 是在收受了投保人的贿赂之后进行的诈骗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