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汽车零配件企业介绍
➢ 主要生产汽车部件、汽车电子设备系统及专用机器设备
▪ 博世汽车部件(南京)有限公司
➢ 博世汽车部件(南京)有限公司(原名南京华德火花塞有限公司)成 立于1996年,是博世集团汽车售后事业部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现 有员工800余人。
➢ 主要从事火花塞的研发、匹配和生产加工,是目前国内各大汽车主机 厂的首选。
6.国产零部件主要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
▪ 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 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 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 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 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
除了规模以外,汽车零部件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增速较快,但由于产业技术含量不 高,并受国外厂商的挤压。
1.零部件被外资垄断,核心技术缺失
▪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 术,主要产品仍处于供应链的低端,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被 外资企业垄断,零部件出口技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缺 乏品牌效应,极大的制约了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 。
5.产业规模大,但缺乏规模效应
▪ 国内零部件企业共有2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 业近8000家。2万多家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国内零部件的80% ,销售额却只占20%,并且90%的产品集中在低端。2010年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为1.644万亿人民币,平均每 家产值仅为0.8亿元左右,生产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规模 效应。
汽车零配件企业介绍
学习目标
任务一
了解我国汽车配件企业的状况
任务二
了解全球知名配件供应商
《10汽/19车/2配02件0管理与营销》黄靖淋
一、我国汽车配件市场
随着汽车行业的火爆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保持迅速增 长,2013年汽车配件后市场利润为1647亿人民币,成为全 球零部件行业盈利水平最高的国家。
博世汽车技术
1.汽车动力系统
(1)汽油直喷
▪ 在汽油直喷发动机中,油汽混合物在燃烧室中直接形成。在进气冲程,空 气被推入进气阀,燃油高压下被喷油器喷入燃烧室。在每一个燃烧冲程中 ,通过精确配置空气和燃油,能有效降低油耗,减少排放。
▪ 功能: ▪ 安装在油轨上的高压喷油器在高压下能迅速雾化燃油,在燃烧室内形成最
▪ 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 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 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
▪ 车市进入平稳期,外资零部件企业纷纷在华赚得 钵满盆满。包括博世、法雷奥、TRW、采埃孚在 内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
世界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1、博世(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 2、电装(日本排名第一的零部件及系统的顶级供应商,丰田嫡系) 3、爱信精机(世界第九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爱信的变速箱最出名,
▪ 博世汽配售后市场主要负责全球范围内用于汽车售后市 场的博世品牌汽车零配件分销业务。
▪ 产品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安全系统、电气装置、燃 油喷射技术及检测设备。同时,它也向车主提供快速、 优质的售后服务。
▪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成立于1999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现有员工超过5000人。
▪ 主要汽车产品有:转向和悬挂系统、方向盘系统、安全 带系统、电子安全装置、无线电产品、电子保安装置、 发动机部件、强化紧固件及部件、车身控制系统。
▪ 天合在中国的生产运营设施有12家,员工总数约3,400人 。
▪ 天合(苏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是天合公司于1996年在 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主要产品有组合开关、后 视镜调整开关、遥控门锁系统等各类汽车电器、电子产 品,
▪ 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 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 、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 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
7.国际贸易形势日趋严峻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汽车零部件开始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我 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海外尽管物美价廉,但是由于核心竞争力缺 失,产品替代性强,因此屡屡被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方式拒之门 外,从紧固件到汽车轮胎、轮毂等,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遭遇的 贸易摩擦从未间断过。
▪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251位。
『奔腾B70的门板来自于江森自控』
『江淮同悦的座椅来自于江森自控』
•中国的每一个汽车制造厂旁边,都会有一些专业的配套厂相邻 而建,目的就是最直接方便地为整车厂提供配套产品,在这些 配套厂中间,一定会有江森自控的身影。
•芜湖的江森云鹤(为奇瑞配套),长春的富维江森(为一汽、 一汽大众、一汽马自达配套),武汉的武汉泰极江森(为东风 本田配套),上海延锋江森(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海汇 众等配套),重庆延峰江森(为长安福特等配套)
▪ 电装是日本排名第一、世界顶级的汽车零部件供 应商集团公司,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 184家关联公司,集团员工数达120812名
▪ 电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及其售后服务
▪ 包括汽车空调设备和供热系统、电子自动化和电子控制产品、 燃油管理系统、散热器、火花塞、组合仪表、过滤器等。目前 ,电装共有21种产品排名世界第一。
佳的的空燃比。
(2)驾驶安全系统
▪ 主动安全, 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牵引力控制系统 TCS 或电 子稳定程序 ESP等主动安全系统会在碰撞发生前介入并防止碰 撞的发生。
加速时防止车轮打滑 牵引力控制系统 (TCS) 于 1986 年首先推出市场 最初是 安装在商用车上,1987 年乘 用车也开始采用。 博世的牵引力控制系统能够防 止车轮在车辆起动或加速时打 滑,尤其是在湿滑的道路表面 。
3、爱信精机
▪ 日本爱信精机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世界第三 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
▪ 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丰田汽车零部件的主要供 应商,其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闻名于世。2012年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79位。
『应用于雷克萨斯LS系列的8速自动 挡变速箱』
代表爱信技术水平的,是世界上第一款8速自动挡变速箱(TL-80SN),与 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开发,应用在了雷克萨斯的旗舰车型——LS系列上,具 有出色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3.零部件产品模仿性高,缺乏创新
▪ 中国大部分自主零部件企业仍停留在来图加工、样品测绘 阶段,面对整车厂推出的新车型、新品种、新技术快节奏 的高需求,很多自主零部件企业只能疲于应付研发任务, 无暇顾及提升自身的基础研发水平与配套能力。
4.高端人才短缺,整体环境不健全
▪ 目前科技人才极度短缺,培养体系不健全,零部件企业的技 术人才流失严重,行业高素质的人才大都在外资企业。
伟世通是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全球汽车生产厂商设计 和制造空调系统、汽车内饰,以及包括照明在内的电子系统。伟 世通1992年开始开辟中国市场,主要为各大厂家配套生产仪表板、 座椅、保险杠、空调系统等。
『内饰是伟世通的强项』
『i30的保险杠』
『新嘉年华的中控面板』
7、江森自控
▪ 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恒温器制造厂 家, 是世界最大的汽车部件和座椅的独立供应商, 公司总部设于美国威斯康辛州。
➢ 博世在汽车零部件各个方面的研发及生产水平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博世汽车的底盘系统、能源与车身系统、汽车多媒体系统、汽车电子 系统等部门相继进驻博世(苏州)公司。
▪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 博世公司和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9750万美元设立的外商独 资经营公司,设立于2004年12月份,位于湖南长沙经济开发区。现有 员工超过2000人。
8、德尔福
▪ 德尔福是全球领先的乘用车、商用车的电子与技术供 应商,在全球32个国家设有技术中心、生产基地和 客户服务中心。
▪ 德尔福公司在1995年以前是通用汽车公司的零部件子 公司,1995年与通用分家之后,德尔福成为一家完全 独立的公司,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但 2005年之后,博世公司突飞猛进,超过德尔福成为世 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的老大。
工作原理 如果其中一个驱动轮将要发生 打滑,TCS 便会工作。 牵引 力控制系统会减小发动机驱动 扭矩。
(3)驾驶舒适系统
『博世的无骨雨刷』
『博世的火花塞』
『博世的空气流量 计和点火线圈』
2、电装
▪ 1949年12月,作为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的零部 件工厂之一的电装,从丰田集团独立分离出来,
二、全球领先汽车配件供应商
▪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 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 业开展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 件体系作支撑。
▪ 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 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 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 是上海大众、一汽、东汽、南汽及南京依维柯等中国各 大汽车厂的供货商。
6、伟世通
▪ 伟世通公司是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总部位 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伟世通在全球拥有81,000名员工。
▪ 伟世通为全球汽车生产厂商设计和制造创新的空调系统 ,汽车内饰,以及包括照明在内的电子系统,并提供多 种产品以满足汽车售后市场的需求。
4、德国大陆集团
▪ 德国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创始于1871年,全球 500强,是世界领先的汽车配套产品供应商之一。
▪ 大陆集团众多事业部都占据领先的市场地位:制动钳、 安全电子设备、车载智能通信系统、汽车仪表和供油系 统全球销量第一;电子制动系统和制动助力器全球销量 第二。
▪ 是全球第四大轮胎供应商,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轿车和 轻卡,冬季轮胎和商用轮胎供应商。
▪ 产品包括刹车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电子、轮胎及橡塑 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