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 专业 班 学号逆变器的仿真与特性研究作者单位:科技大学作者:健摘要:现在大量应用的逆变电路中,绝大部分都是PWM型逆变电路。
为了对PWM 型逆变电路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逆变器单极性控制所需的电路模型,采用IGBT 作为开关器件,并对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和PWM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运用MATLAB中的SIMULINK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波形,并运用MATLAB提供的powergui模块对仿真波形进行了FFT分析(谐波分析).关键词:SPWM;PWM;逆变器;谐波;FFT分析1 引言随着地球非可再生资源的枯竭日益以及人们对电力的日益依赖,逆变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PWM型逆变器的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使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大大提高,并显示出其可以同时实现变频变压反抑制谐波的优越性,因此它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PWM 控制技术正是有赖于在逆变电路中的成功应用,才确定了它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2PWM控制的基本原理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波形。
PWM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面积等效原理,即: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
下面分析如何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一个正弦半波。
把正弦半波分成N等分,就可以把正弦半波看成由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序列所组成的波形。
如果把这些脉冲序列用相同数量的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波部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的正弦波部分面积(冲量)相等,就可得到下图b所示的脉冲序列,这就是PWM波形。
像这种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也称为SPWM波形。
SPWM波形如下图所示:图(一):单极性PWM 控制方式波形上图波形称为单极性SPWM 波形,根据面积等效原理,正弦波还可等效为下图中的PWM 波,即双极性SPWM 波形,而且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广泛。
图(二):双极性PWM 控制方式波形3 PWM 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PWM 逆变电路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目前实际应用的几乎都是电压型电路,因此主要分析电压型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
要得到需要的PWM 波形有两种方法,分别是计算法和调制法。
根据正弦波频率、幅值和半周期脉冲数,准确计算PWM 波各脉冲宽度和间隔,据此控制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就可得到所需PWM 波形,这种方法称为计算法。
由于计算法较繁琐,当输出正弦波的频率、幅值或相位变化时,结果都要变化。
与计算法相对应的是调制法,即把希望调制的波形作为调制信号,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波,通过信号波的调制得到所期望的PWM 波形。
通常采用等腰三角波作为载波,在调制信号波为正弦波时,所得到的就是SPWM 波形。
下面具体分析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的单极性控制方式。
图(三)是采用IGBT 作为开关器件的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
O U d -U OtU d - U d图(三):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单极性PWM控制方式:在u r和u c的交点时刻控制IGBT的通断。
ur正半周,V1保持通,V2保持断。
当u r>u c时使V4通,V3断,u o=U d 。
当u r<u c时使V4断,V3通,u o=0 。
ur负半周,V2保持通,V1保持断。
当u r<u c时使V3通,V4断,u o=-U d ;当u r>u c时使V3断,V4通,u o=0 。
这样就得到图一所示的单极性的SPWM波形。
4电路仿真及分析4.1单极性SPWM触发脉冲波形的产生:仿真图如下所示。
图(四):单极性PWM逆变器触发脉冲发生电路在Simulink的“Source”库中选择“Clock”模块,以提供仿真时间t,乘以2∏f后再通过一个“sin”模块即为sinwt,乘以调制比m后可得到所需的正弦波调制信号。
三角载波信号由“Source”库中的“Repeating Sequence”模块产生,正确设置参数,三角波经过处理,便可成为频率为fc的三角载波。
将调制波和载波通过一些运算与比较,即可得出下图所示的单极性SPWM触发脉冲波形。
图(五):单相桥式PWM逆变器V1触发脉冲波形(单极性SPWM波形)4.2 双极性SPWM触发脉冲波形的产生:仿真图如下所示。
图(六):双极性PWM逆变器触发脉冲发生电路同上,在Simulink的“Source”库中选择“Clock”模块,以提供仿真时间t,乘以2∏f后再通过一个“sin”模块即为sinwt,乘以调制比m后可得到所需的正弦波调制信号。
三角载波信号由“Source”库中的“Repeating Sequence”模块产生,正确设置参数,便可生成频率为fc的三角载波。
将调制波和载波通过一些运算与比较,即可得出下图所示的双极性SPWM触发脉冲波形。
图(七):单相桥式PWM逆变器V1触发脉冲波形(双极性SPWM波形)4.3单极性SPWM控制方式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仿真及分析4.3.1单极性SPWM方式下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主电路图如下所示:图(八):单相桥式PWM逆变器主电路图将调制深度m设置为0.5,输出基波频率设为50Hz,载波频率设为基波的15倍,即750Hz,仿真时间设为0.04s,在powergui中设置为离散仿真模式,采样时间设为1e-005s,运行后可得仿真结果,输出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如下图所示:图(九):单极性SPWM方式下的逆变电路输出波形对上图中的输出电压uo进行FFT分析,得如下分析结果:图(十):单极性控制方式下输出电压的FFT分析由FFT分析可知:在m=0.5,fc=750Hz,fr=50Hz,即N=15时,输出电压的基波电压的幅值为U1m=150.9V,基本满足理论上的U1m=m*Ud(即300*0.5=150)。
谐波分布中最高的为29次和31次谐波,分别为基波的71.75%和72.36%,考虑最高频率为4500Hz时的THD达到106.50%。
对输出电流io进行FFT分析,得如下分析结果:图(十一):单极性控制方式下输出电流的FFT分析由FFT分析可知:在m=0.5,fc=750Hz,fr=50Hz,即N=15时,输出电流基波幅值为128.2A,考虑最高频率为4500Hz时的THD=13.77%,输出电流近似为正弦波。
改变调制比m和载波比N,如增大m和N,可以有效减小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谐波分量。
4.3.2 双极性SPWM方式下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下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主电路与图(八)相同,只需把单极性SPWM发生模块改为双极性SPWM发生模块即可。
参数设置使之同单极性SPWM方式下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相同,即将调制深度m设置为0.5,输出基波频率设为50Hz,载波频率设为基波的15倍(750Hz),仿真时间设为0.06s,在powergui中设置为离散仿真模式,采样时间设为1e-005s,运行后可得仿真结果,输出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和直流侧电流如下图所示:图(十二):双极性SPWM方式下的逆变电路输出波形同样,对上图中的输出电压uo进行FFT分析,得如下分析结果图(十三):双极性控制方式下输出电压的FFT分析由FFT分析可知:在m=0.5,fc=750Hz,fr=50Hz,即N=15时,输出电压的基波电压的幅值为U1m=152V,基本满足理论上的U1m=m*Ud(即300*0.5=150)。
谐波分布中最高的为第15次和29、31次谐波,分别为基波的212.89%和71.65%、71.95%,考虑最高频率为4500Hz时的THD达到260.21%。
对输出电流io进行FFT分析,得如下分析结果:图(十四):双极性控制方式下输出电流的FFT分析由FFT分析可知:在m=0.5,fc=750Hz,fr=50Hz,即N=15时,输出电流基波幅值为130.3A,考虑最高频率为4500Hz时的THD=34.15%,输出电流近似为正弦波。
改变调制比m和载波比N,如增大m和N,同样可以有效减小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谐波分量。
4.3.3 单极性和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下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比较分析单极性SPWM控制方式输出波形和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输出波形的比较:在调制比m(0.5)、载波频率fc(750Hz)、调制波频率fr(50Hz)等均相同的情况下,单极性SPWM控制方式输出电压THD=106.5%,明显低于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输出电压的THD值(260.21%),且单极性方式下输出电压谐波次数较高,更容易滤除;单极性SPWM控制方式输出电流THD=13.77%,而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输出电压的THD=34.15%,即单极性方式下输出电流谐波含量明显更小,更接近于正弦波。
综上所述:单极性调制时的谐波性能要优于双极性调制方式。
5结论对于PWM控制方式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即可以选用单极性SPWM控制方式,也可以选用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
单极性SPWM信号发生电路比双极性的复杂一些,但与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相比,单极性SPWM在线性调制情况下的谐波性能明显优于双极性调制。
通过适当的参数设置,运用PWM控制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逆变电路的运行要求。
参考文献[1]林飞,杜欣,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MATLAB仿真,中国电力,2009.1 [2]王兆安,进军,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2009.5[3]维波,MATLAB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中国电力,2007[4]汤才刚,朱红涛,莉,国桥,基于PWM的逆变电路分析,《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第1期总第2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