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报告篇一: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数学教育学》结课论文题目: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生姓名:曹义超学号:120XX30113指导教师:林昕茜日期:摘要一边是升学考试压力,一边是“减负”政策,学校、家长是否真的处理的很好?本文就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开展了一项小调查,旨在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为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出一点意见。
希望更多的中小学生能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成就自己的一生。
关键词:课业负担;减负政策;教育改革一、调查目的及意义针对国家出台的中小学“减负”政策,调查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教育方面的负担以及“减负”政策的基本情况。
这将有助于提高我们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可以为孩子们课余生活的建设提供一点参考性意见。
对以后政策的执行方向以及力度也能有一个宏观性的把握。
二、调查内容及对象本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涉及课业、家庭作业、课外培训以及厌学情况等几个方面。
调查采用网络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象为全国随机的中小学的学生。
对于部分小学生的问题是可以由其家长代为填写的。
三、调查过程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发放一定量的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集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中小学生(家长)的有效问卷4701份。
其中小学生样本2923条,初中生样本1778条。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福建、辽宁、北京、上海、天津、海南;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安徽、江西、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陕西、广西、重庆、云南、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西藏)样本量分别为1946、1440和1315,各占样本总量的41%、31%和28%。
四、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发现,仅有约25%的中小学生表示“减负”后课业负担“明显减轻”或“有所减轻”,仍有约30%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不减反增;并且,有超半数的中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同时,超过60%的中小学生在接受各种课外培训,在接受课外培训的学生中每天完成课外作业的用时在30分钟以上的占了60%。
在厌学情绪方面,整体来看中小学生厌学情绪还是比较比较严重的。
(1)约三成学生课业负担不减反增图1课业负担变化情况如图1(左)所示,“减负”后约有22%的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或“有所减轻”,而近半数(47%)的学生课业负担是维持原状的,同时还有31%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有所加重”和“明显加重”的。
对于“减负”在中小学生之间的效果体现如图1(右)所示,尽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维持原状的比例是最大的,但是小学生在课业负担“明显减轻”、“有所减轻”的比例上大于初中生,而初中生在课业负担“明显加重”的情况上多于小学生。
可见,相对于初中生来说,小学生的“减负”效果略好。
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初中生自我意识到面临着中考等竞争需要加大学习强度,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教小学生明显严格化造成的。
图2城市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对比如图2所示,选取了六个具有代表性的省/直辖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对。
其中,北京课业负担减轻比例最高,有60.5%的学生表示“减负”后课业负担减轻了;上海课业负担减轻比例最低,为16.1%。
而课业负担加重比例最高的为湖南,有35.5%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减负”课业压力不减反增。
(2)超半数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用时超过1小时图3学生们完成家庭作业所用时间由图3(左)可知,完成家庭作业用时在30-60分钟的学生比例最高,占整体样本的34%,还有23%和32%的学生分别每天需要60分钟和90分钟以上来完成。
由图3(右)所示,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时间在30-60分钟的比例最高,占小学生样本的41%,初中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在90分钟以上的人数最多,占初中生样本的49%。
可见,初中生的课业压力要大于小学生。
图4城市间家庭作业用时对比篇二: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调查报告2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分析大众街小学陈波学生负担过重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存在久治不愈的顽症。
针对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早在2000年,国家教委就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近年来“减负”工作在持续不断,各级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校和教师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但减负的呼声仍然经久不息。
从学生过于沉重的书包,书包里名目繁多的教辅资料不难看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其轻松愉快、身心健康的成长呢?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做了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
本次调查于20XX年6月至20XX年10月进行,采用问卷形式和亲自走访相结合,调查对象包括4-6年级各班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领导等有关人员。
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基本表现1、课外作业多。
报刊、杂志、网络上多次看到有关课外作业量的明文规定:小学生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四十五分钟以内。
但通过我的调查了解到,学生的作业量均比上述规定明显增多。
四年级、五年级的作业量在1--1.5小时左右,六年级的作业更多,尤其是后期复习阶段,每天作业量在1.5--2小时,学生做得头昏脑胀,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教辅资料多我们调查了4-6年级学生的书包,也走访1了学校附近的书店,询问了部分家长,了解到学生的课外辅导书,除了上级规定的课辅材料是开学初与课本统一发放外,学生书包里还有其它相关的学习材料,种类繁多,数量不一。
这些教辅资料有学生自己愿意购买的,也有家长自行购买的,还有看到别的同学购买要求家长购买的。
不管是怎么来的,最终都要在或老师,或家长的督促下完成。
3、考试次数多。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平时测验试题要比学期考试题容量大,难度深。
通过调查,了解到,我校的学生每学期至少有4-6次的大小考。
每一单元结束,有单元测试;每学期中途有期中考试;每学期结束有期末考试;而毕业班的考试就更多,学校的跟踪考试,复习测试等等。
每一次考试对学生都是一次身心大考验,学得好的为要考的更好而紧张,学得不太好的怕考不好而紧张。
一说考试学生就如临大敌,甚至出现考试焦虑症。
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通过询问调查及研究分析,造成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在教育体制的影响,也有来自教师工作指导思想的影响,还有来自学生家长及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更有来自社会竞争和舆论的影响。
(一)、来自教育体制内部不完善的影响1、招生制度2我国各类学校招生基本上采取统一考试按分数录取的形式,这无疑对中小学起到最直接、最有效的导向作用,考试成绩不仅是升学的标尺,还可能成为今后择业的标尺,所有的学生都要往统考的独木桥上冲,从而引发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教育评估制度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效果时,往往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的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判断学校工作、教师工作是好是差。
这一方面造成上报数据的虚假和对学校、教师工作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严重地诱发了中小学校教学思想不端正,随之而来的只能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提高学生分数有轴心的局面。
3、学校管理针对以上情况,学校也只好通过各种方法督促教师努力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
故在学校管理中,对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整天要求学生守在教室的老师听之任之;甚至把让学生提前到校学习、接受辅导的教师作为工作积极、认真的典型,客观上怂恿了加重学生负担的现象。
(二)来自教师思想观念、教学方法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应试教育基础上,认为要让学生学得牢、考得好,就要多背、多写、多练。
教学方法也还是过去不注重学生智力开发的满堂灌填鸭式,不能对症3下药,因材施教;也无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再加上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年终测评,不得不通过重复繁琐的“题海战”,接二连三的考试来力求提高学生的分数,从而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
(三)、家长及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当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其家长因种种原因大多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很少,却充分认识到现在社会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学生都被家长视为掌上明珠,盼子成龙,盼女成凤。
孩子的学习、升学、择业,无不牵动着家长的心。
在这种状况下,家长对孩子的作业不是怕多了,而是怕少了,甚至很多家长又额外布臵作业、买辅导书、请家庭教师,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
学生在家长的思想灌输和压力下,也生怕自己落后,从而自我要求、自我加压,反复的做题、反复的背诵,加重了自己的课业负担。
(四)社会竞争压力和舆论的影响一方面社会大众媒体,在报道某校、某师工作业绩时,非常显要的登上该校、该师所教班今年考上了多少名大学生,升入分数线的多少等。
这种舆论的影响已使人们习惯了以分数论高低,以分数论学校质量好坏。
另一方面,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优待人才之风日益盛行。
纵观周围,用人单位对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求相若渴,重金聘用;而大量低学历、低层次的普通劳动者或下岗或待业,生活相对困难。
以4 上种种,必导致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层层加压,使学生苦不堪言。
三、课业负担过重对学生造成的危害首先是心理方面的: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不爱学习,不想写作业,甚至不愿上学,学习缺乏自信和进取心。
还有部分学生迫于老师和家长布臵过多的作业和压力形成逆反心理,对老师和家长撒谎、不服管教,甚至有暴力倾向。
其次是身体方面:过多的作业、不惜会热爱那个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不少学生体质下降,患神经衰弱、脊柱弯曲、近视眼等疾病。
再次是智力方面: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被作业占据,没有时间看书,玩乐,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整天都是不停的做,成了学习的机器,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总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剥夺了青少年的童心和乐趣,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和方法针对以上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和原因,翻阅了大量资料,也请教了很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并与他们研究探讨了减轻课业负担的对策方法。
大家一致认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