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简介
生殖 道
人体 微生态
肠道
口腔
鼻咽
微生态和健康
超级生物体
人是一种“超级
生物体”。
机体细胞10
13
个,微生物细胞1014 个,人体细胞:微 生物细胞=1:10, 从对人体的利害可 分为:有益菌 (正)、有害菌 (邪)和中性菌。
人体内生活着大
量共生细菌,其中大 部分在人的肠道里, 称为肠道菌群,肠道 菌群的平衡对于人类 的健康具有十大重要 的营养、代谢和免疫 功能,对于亚健康的 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总糖 (%)
9.3 4.4 24.3 16.4 29.5 19.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 *用苯酚-硫酸铜法测定总糖 来源:金其荣 徐勤 果寡糖酶法生产,适用技术市场
p25, 1997 No.9
存在于大约36000多种植物中。
每天约要吃22个香蕉或者383瓣大蒜才等于4克的低聚果糖
低聚果糖简介
生产示意
微生态和健康
肠道的重要性
最大的营养器官
肠道中微生物重 1.5 公 斤 , 控 制 人 体 70% 的 免疫,是人体最大的 免疫“器官”。
最大的免疫器官
已经发现的 130 种人体 必需的营养素食物中并 不存在,必须依靠肠道 中的有益菌合成。
1
90%* 的营养靠肠道吸 收 , 99% 的 毒 素 从 肠 道 进 入 人 体 , 84பைடு நூலகம் 的 病毒 从肠道进 入人体 。
低聚果糖生物学活性和健康功能
更有效低聚果糖对肠道细菌生长的影响
新组分的发现让终产品效果更佳 低聚果糖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过程中,对发现新 有组分——新蔗果三糖的研究表明,新组分对增 值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平衡微生态、提升免疫 力效果更佳。 蔗果型低聚糖更稳定 对比果果型低聚糖,蔗果型低聚糖更稳定,在高 温下不易发生美拉德反应。 权威实验(非文献)效果验证 一、北京联合大学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表明:低聚 果糖低聚果糖具有激活人体益生菌增殖,抑制有 害菌,平衡微生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 健康作用。 二、早在2009年便与省级疾控中心合作,首次承 担低聚果糖添加于婴儿配方奶粉的喂养实验,与 母乳相比,添加低聚果糖的婴儿配方奶粉在婴儿 生长发育、肠道菌群、免疫球蛋白等指标上,均 1、双歧杆菌增殖113.80% 无显著差异,能使配方奶粉更接近母乳。 2、产气荚膜梭菌降低55.33%
低聚果糖生物学活性和健康功能
FOS提高消化功能和规律性
低聚果糖生物学活性和健康功能
FOS能显著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低聚果糖能够显著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三酰基甘油(TAG)含量 适度提高人体胆固醇含量,服用低聚果糖后可以抑制胆醇血症的效果,可以观 察到LDL和总的胆固醇少量下降,而血清的甘油三酸脂也有下降趋势 对于患hyper-cholesterolemic的人,服用低聚果糖,同样可以观察到血清的胆 固醇含量有下降趋势。 对于轻微患hyper-cholesterolemic的人,服用低聚果糖,发现x血浆的甘油三 酸脂有显著下降,胆固醇水平没有变化。
益生元低聚果糖介绍
1
微生态和健康
2
低聚果糖简介 低聚果糖的物化性质 低聚果糖生物学活性和健康功能
目录 content
3
4 5
低聚果糖的安全性及应用
6 案例展示
微生态和健康
重新认识“人”
微生态和健康
人体微生态
皮肤
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中 ,超过99%都是细菌, 占人体菌群的80%,存 活着数量大约有100兆 个,有500~1000个不 同的种类。这些数目庞 大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 三个大类:有益菌、有 害菌和中性菌。
低聚果糖物化性质
水分活度
低聚果糖、蔗糖、葡萄糖、55%的果糖和山梨醇的水分活度
注:益生菌专用SCFOS水分活度更低。
低聚果糖物化性质
综述
低热量
常温及高温 条件下中性 条件下相当 稳定,低温 耐酸 甜度低 口味纯正 清爽 吸湿性能优 于麦芽糖接 近山梨醇 非还原性, 不参与美拉 德反应
可以满足目前常 见的生产工艺和 产品特性的要求
HO
HO OH O H HO H OH H O HO H OH O HO
OH O H HO H OH H O HO H O O
HO H H
OH O HO H O HO H O HO H O HO H OH O O O
OH HO
HO H H OH
H H
H H
OH HO
OH HO
O H HO H OH H OH H
微生态和健康
关注亚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
中国营养健康状况: 肥胖3.26亿 高血压血脂各1.6亿 糖尿病超过1亿 亚健康是既 没有疾病又 不健康的中 间过渡状态 亚健康是重 大疾病的潜 伏阶段 慢性病是 量变到质 变的过程 亚健康是可 WHO2004 逆的,可以 年指出, 通过生活方 70%的人死 式恢复健康。 于生活方式。
G型水分活度介 于山梨糖醇和 蔗糖之间,P型 水分活度稍高 于蔗糖
易储存
耐高温,可 以适应常见 的热工艺 黏度适中
1
微生态和健康
2
低聚果糖简介 低聚果糖的物化性质 低聚果糖生物学活性和健康功能
目录 content
3
4 5
低聚果糖的安全性及应用
6 案例展示
低聚果糖生物学活性和健康功能
典型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低聚果糖完全符合上述 定义,因为:
低聚果糖几乎不被消化的 通过小肠。 低聚果糖在大肠中被肠道 内的益生菌选择性的利用, 促进其生长,提高活性: 有益菌排斥和抑制有害菌 的生长繁殖,双向调节肠 道菌群至平衡状态。 低聚果糖具有一系列的健 康功效。
低聚果糖生物学活性和健康功能
热量低
蔗糖的热值: 4.17kcl/g GB13432 可宣称低 热量,达到 GB13432规定量, 可宣称膳食纤维有助 于肠道健康。 低聚果糖的热值: 在体内不被消化, 不产生热量 低聚果糖在体内被双 歧杆菌等发酵产生丁 酸等物质,被人体利 用可提供约1.0kcal/g;
在全球范围内,包括欧洲EFSA和美国FDA 等机构公认的具典型益生元功效的天然存在 的安全的是低聚半乳糖(GOS)和低聚果 糖(FOS)!另外的被称为准益生元。 •研究最多 •应用最广泛 中国卫计委:GOS、FOS、菊粉和棉子糖 是益生元来源。
微生态和健康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营养器官”、”免疫器官”和“第二大脑” 益生元是一种健康必须的营养素, 正日渐成为消费者的共识!
低聚果糖物化性质
抑制淀粉老化
低DE值淀粉水解液在低温下放置,会出现 老化而变浑浊。向这一溶液中加入低聚果 糖后,随添加量不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这 种浑浊现象。用30%低聚果糖P水溶液代替 30%糊精(DE10到30)水溶液置于5℃低 温环境中保存0~48h进行老化实验,用分 光光度计测定720nm处的吸光度表示糊精 溶液浑浊度,借以观察糊精的老化程度。 图左显示了这一效应。有此可见,低聚果 糖具有明显防止淀粉回生的作用,这一特 性在糕点、面包等淀粉类食品中应用可使 这些食品长期保存不变硬。
低聚果糖生物学活性和健康功能
在结肠发酵
慢速发酵多蛋白质 pH ± 7通过12-36 h 快速发酵多碳水化合物pH acid (> 4.5)通过 6-16 h
横向
右结肠,上升
左结肠,下降
盲肠
直肠
低聚果糖生物学活性和健康功能
健康功效
低聚果糖生物学活性和健康功能
人体结肠发酵
10%的CO2、H2 、CH4 排出
低聚果糖简介
结构天然存在
OH H HO H HO H H OH HO O H HO H OH H OH HO H H OH H O HO OH H OH HO O H HO H OH H OH H H O HO O HO O H HO H OH H O H OH HO H O HO O H OH O H OH OH H H HO H HO O H HO H OH H O H OH HO O H HO O H OH O HO O H HO O H OH OH OH H HO H OH O H H OH OH OH H
微生态和健康
益 生 菌
条件 致病 菌
致病 菌
环境因素
微生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 进行的《中国人口亚健康与微生态失衡状况调查》,汇总全国345位专家的结论:
微生态失衡与亚健康、慢性疾病互为因果 疾病必然伴随着微生态失衡
微生态和健康
益生菌—双歧杆菌是“健康指数”
对不同年龄人士的实验结果显示,人一出生即有细菌定植在肠道内,母乳喂 养的婴儿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可达总菌数的90%以上,此时婴儿免疫力强, 消化吸收好,排便正常。断乳儿和成人的双歧杆菌减少,老年人肠道内的双 歧杆菌则减低至10%左右,身体强壮的青年和长寿老人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 则明显比体弱多病的人多。所以,微生态学家也把双歧杆菌数量成为“健康 指数”。
低聚果糖简介
低聚果糖(%)
占新鲜材料
2.8 0.2 1.0 3.6 0.7 0.3
植物名称
洋葱 大葱 大蒜 牛蒡 黑麦 香蕉
占干材料
25.0 1.9 2.2 16.7 0.7 1.3
占总糖
29.0 3.6 3.9 22.0 0.9 1.6
水分 (%)
89 91.5 57.1 78.5 11.5 75.5
蔗糖 Sucrose
果糖 Fructose
低聚果糖 FOS
1
微生态和健康
2
低聚果糖简介 低聚果糖的物化性质 低聚果糖生物学活性和健康功能
目录 content
3
4 5
低聚果糖的安全性及应用
6 案例展示
低聚果糖物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