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压缩一维非定常流动

可压缩一维非定常流动


上式被称为特征标准型方程,它是由n个如下所示的标量方程所组成,即
i (这里不对 作和)
如果曲线上的任意一点(
)满足
(4-2-23)
则曲线被称作第i族特征线。由式(4-2-23)得出,沿第i族特征线 有
下一页 返回
4.2.2 两类基本方程组间的相互转换及特征 分析
令,于是(4-2-47)式又可写为
,这表明接触间断面两侧压强相等,速度相等,而气
体的密度和温度等可以有任意间断。
② 对于激波,由式(4-3-10)可知,因为
,所以
即表示切向速度连续,而气流穿过激波时密度、法向、速度、压强和
能量都要产生间断。
(4-3-7) (4-3-8) (4-3-1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3.3 典型模型方程的经典解
上一页 下一页
§4.9 激波管及流动分析
4.9.1 激波管各区流动的计算与分析 4.9.2 获得较高试验温度与速度的途径
上一页
4.1.1 可压缩、无粘、完全气体非定常流动 基本组的数学结构
(4-1-5) (4-1-15) (4-1-20)
将上述方程按照运动方程式(4-1-5)、连续方程式(4-1-20)及 能量方程式(4-1-15)的次序排列,便得到如下矩阵形式
足下列两点性质:
都是标量函数,尤其是熵函数它满
1. 是 的凸函数,即 的Hessian矩阵
2.U*满足相容性条件,即
下一页 返回
4.3.2 强间断以及接触间断面两侧参数间的 关系
① 对于接触间断面,由定义知它是没有流体穿过的间断面即 ,
因此这时由式(4-3-7)便可得
;另外,由式(4-3-
8)可得§4ຫໍສະໝຸດ 7 波的相互作用4.7.1 特征线在刚性边界上的反射 4.7.2 膨胀波或压缩波在开口端处的反射 4.7.3 等熵波之间的相互作用
§4.8 有间断面的一维非定常流动
4.8.1 运动激波与驻激波之间的共性及其重大区别 4.8.2 运动正激波在静止气体中的传播 4.8.3 激波的相互作用及接触间断面的计算 4.8.4 初始间断的分解及黎曼问题的精确解法
由常微分方程理论知道,如果 与 可微分,则上式便有惟一解, 不妨将这个解记作
并且 与 满足
另外,当
时,还要求 与
到下面形式的方程
由式(4-3-12)给出,于是得 (4-3-19)
上一页 下一页
(4-3-20)
在这两个式子中为参量,也就是说式(4-3-19)与式(4-3-20)是关于 的参量方程。于是首先由式(4-3-20)得到反函数,然后代入到式(43-19)中便得到了u的表达式,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3.4 单个守恒律方程及Oлейник熵条件
Oлейник 在研究单个守恒律方程式(4322)的弱解惟一性时,提出了一 个熵条件即
(4-3-43)
这里
得到严格的数学证明;至于多维方程组,熵条件仅仅是确定惟一物理解的必 要条件。
式(4-3-43)常称作Oлейник 熵条件。数学上可以证明:满足 Oлейник熵条件的弱解是惟一的,并且是物理解。文献[19]还进一步解 释了Oлейник 熵条件所对应的物理问题是穿过激波的熵增条件。这里应该 指出:尽管对于单个一维守恒型方程,数学上已经证明了满足熵条件的弱解 是惟一的物理解,但是对于一维守恒方程组在一般情况下,解的惟一性并没 有
第4章 可压缩一维非定常流动
§4.1 可压缩、无粘、非定常基本方程组 的数学结构及一维流动
4.1.1 可压缩、无粘、完全气体非定常流动基本组的数学结构 4.1.2 一维非定常无粘流基本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方程
§4.2 守恒变量与原始变量基本方程组间 的相互转换及特征分析
4.2.1 双曲型方程组的左右特征向量矩阵及特征标准型方程 4.2.2 两类基本方程组间的相互转换及特征分析
§4.5 广义一维非定常流动的特征线和相 容关系
4.5.1 有摩擦、加热、添质效应的广义一维非定常流动
上一页 下一页
4.5.2 广义一维非定常流动沿特征线的相容关系
§4.6 非定常一维均熵流动及分析
4.6.1 均熵流动下的黎曼不变量 4.6.2 初值问题的依赖域与影响区 4.6.3 简单波区的性质及流动参数计算
§4.3 双曲型守恒律方程的弱解及熵函数、 熵通量、熵条件
下一页
4.3.1 熵函数与熵通量 4.3.2 强间断以及接触间断面两侧参数间的关系 4.3.3 典型模型方程的经典解 4.3.4 单个守恒律方程及Oлейник熵条件
§4.4 双曲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的 提法
4.4.1 双曲型方程边界条件提法的一般性原则 4.4.2 单向波动方程的初、边值问题的提法 4.4.3 一维非定常Euler方程组初、边值问题的提法
下一页 返回
4.1.2 一维非定常无粘流基本方程组特征值 与特征方程
一、一个空间变量的一阶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
(4-1-25)
式中,A,B均为的矩阵,
为未知函数组成的列向量;
也为列向量。如果在所考察的区域内
并且特征方程 有n个实根即
;设li为对应于i 的左特征行向量:
上一页 下一页
如果 并且
上一页 返回
4.4.1 双曲型方程边界条件提法的一般性原 则
式中, 是 别为r维与

阶矩阵, 是 维列向量。
(4-4-13) 阶矩阵; 与 分
时,则式(4-4-13)变成用矩阵表达的如下形式的边界条件 (4-4-15)

,则有
也就是说 与 为相似矩阵,由线性代数知道它们有相同的特征 值。矩阵 与 的具体表达式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于是,对于矩阵,注意到式(4-2-41),则有
这里为对角矩阵。因此,便可很方便的得到了矩阵的左特征矩阵与右 特征向量矩阵,即
上一页 返回
4.3.1 熵函数与熵通量
熵函数
与熵通量函数
构成完全组,即这些特征向量是完备的线性无关的,
此时称方程组式(4-1-25)为双曲型方程组。 二、方程组式(4-1-24)的特征
(4-1-24)
方程组式(4-1-24)的特征方程为
上一页 下一页
其根为 因此一维方程组式(4-1-24)是严格双曲型的,它的三族特征曲线
分别为
上一页 返回
4.2.1 双曲型方程组的左右特征向量矩阵及特征标 准型方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