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教案
宁夏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系部临床护理学系教师姓名赵彩萍副主任护师
课程
名称
内科护理学
专业
层次
护理本科
年级
20X20XX年6月20日
学时
10分钟
授课题目: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
2.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3.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4.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
血尿:肉眼血尿颜色可为洗肉水样或浓茶样。
蛋白尿:出现轻、中度的蛋白尿。
水肿:多为晨起颜面水肿,呈肾炎面容。
高血压:血压增高明显时可出现头痛、呕吐及抽搐、意识障碍等高血压性脑病等表现。
肾功能异常:出现可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1-2周后随尿量的增加肾功能可恢复正常。
(三)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
血清C3及总补体发病初期下降。
20XX年月日
宁夏医科大学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
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共计10分钟)
案例介绍(2分钟):
案例介绍:患者,王某某,男,30岁。主因发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3月,伴尿中泡沫增多1月收住。患者3月前无诱因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伴尿中泡沫增多。病程中无发热、咳嗽、无尿频、尿急、尿痛。为进一步诊治收住。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述:(2分钟)
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以急性起病,以少尿、血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的肾损害。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后也可引起。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分钟)
病因:常发生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偶见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临床上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
病情观察: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尿量的变化;定期测量体重;观察水肿的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观察有无心功能衰竭及高血压脑病的表现;监测血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用药的观察:遵医嘱使用利尿药,观察利尿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利尿药要监测血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5.健康教育
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可使本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应做好呼吸道隔离,防止猩红热,化脓性扁桃体炎传播;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脓疱病,一旦发生链球菌感染,应及早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对降低肾炎发病率有明显预防作用。
发病机制:溶血性链球菌的胞壁成分或某些分泌蛋白刺激机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最终发生免疫反应引起肾脏弥漫性炎症。
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2分钟)
(一)临床表现特点
儿童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起病前1-3周有前驱感染史;
发病急,病情轻重程度不同;
(二)典型肾炎综合征的表现:
少尿。尿量较少,可每天少于400毫升。一般1-2周后尿量可恢复正常。
重点难点:
重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难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教具与课件:
案例教学、启发式、提问、课件等
课外作业:
1.急性肾小球肾炎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在护理措施方面有哪些不同?
2.急性肾小球肾炎水与盐的摄入怎样控制,标准是什么?
课后回忆(经验教训、效果估计或反应,存在问题……):
系部主任
该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如下示:
尿常规示:尿蛋白3+,红细胞36个/高倍镜;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示:1.892克/24小时
尿红细胞位相:红细胞大小不等,10-20%的红细胞为基本正常,80-90%红细胞为变形,有面包圈样、花环样、草莓样、玫瑰花样等。
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无异常。
B超检查:双肾对称性增大。
设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哪些特点?
肾功能检查。
4.护理诊断及措施(3分钟)
护理诊断
(一)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
(二)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水肿、营养不良有关。
护理措施
休息: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症状比较明显者需卧床4-6周,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3个月内宜避免较重的体力活动。
饮食护理:给予含丰富维生素的低盐饮食,保证充足热量。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饮食,蛋白质入量应保持在1g/(kg·d)。对有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质入量,每天约0.6g/kg即可。此类病人应限制含钾食品。急性期要严格限制盐的摄入者。每日的食盐量应低于3克。同时需限制水及钾盐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