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教案一、总述(一)教学目的:l、熟悉内科学发展及对护理学的要求及有关护理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2、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3、会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并且能应用已学的有关护理知识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并做出评价。
4、了解本学科中相关诊疗方法及护理。
(二)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20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22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8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2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0第七章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 8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8第九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20 (三)总学时:理论讲授,130小时(四)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见习及学生自习、CAI课件等(五)教学效果评价:l、理论考试。
2、学生反馈及学生作业评判、同行评判。
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有关考核,对病人护理效果评价。
二、各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1、熟悉内科护理学特点及对护理要求。
2、掌握有关护理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介绍内科护理学的特点及发展,详细阐述内科病人对护理的要求,以及有关护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
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评估内容。
3、掌握本系统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计划及评价。
二、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结构、功能。
2、详细讲授本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评估内容。
3、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本系统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4、讲授并示范有关护理措施:胸部物理治疗法及体位引流的步骤。
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四、教学时数:3学时第三节慢性支气管炎第四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一、教学目的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概念。
2、了解慢支及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发病机制。
3、掌握对病人进行评估,并能分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制定出护理目标及相关护理措施。
4、能正确地演示有关护理操作:如肺功能的训练。
5、能与病人进行正确交流,收集到病人的相关资料。
二、教学内容1、简述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详述其临床表现,以及护理评估的内容和讨论得出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相关措施。
2、让学生或引导学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0四、教学时数:讲授2学时第五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教学目的1、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2、掌握对病人进行评估,并能分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制定出护理目标及相关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及护理评估的内容和讨论得出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相关措施。
2、让学生或引导学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四、教学时数:讲授2学时第六节支气管哮喘一、教学目的l、熟悉支气管哮喘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
2、熟悉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
3、掌握对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并能得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制定出护理目标、措施。
4、能对哮喘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二、教学内容l、支气管哮喘概念及发病机制。
2、详述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3、详述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要点及防治要点,其中有关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观察为重点。
4、讨论或指导学生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进行相应护理目标、措施的制定,并做有关健康教育。
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七节支气管扩张第八节肺炎一、教学目的1、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临床特点及体位引流。
2、了解肺炎的概念、分类。
3、熟悉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
4、掌握对肺炎链球菌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并得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制定出护理目标和有关护理措施。
5、了解其他类型肺炎的特点及护理要点。
二、教学内容1、支气管扩张的概念、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护理评估、措施与内容。
2、肺炎的概念及分类。
3、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评估内容。
4、自学其他肺炎的临床特点。
5、启发学生对病人进行有关健康教育。
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四、教学时数:3学时第九节肺结核一、教学目的1、熟悉肺结核的发病状况、病因及发病机制。
2、掌握肺结核的临床类型。
3、掌握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得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肺结核病的发病状况、病因和发病机制。
2、肺结核的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3、肺结核的治疗原则,详述对症处理要点。
4、学生自学、讨论肺结核病人预防及健康教育。
三、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见习相结合四、教学时数:4学时第十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一、教学目的1、了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状况、病因、分类。
2、熟悉该病的临床表现。
3、掌握对该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并得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制定相应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状况、分类。
2、临床特点。
3、治疗要点,护理要点(学生讨论)。
三、教学方式:讲授、CAI课件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十一节呼吸衰竭一、教学目的l、掌握呼衰概念、病因。
2、了解呼衰的发病机制。
3、掌握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并能得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制定出护理目标和相关护理措施。
4、会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二、教学内容1、呼衰的定义、分类、呼衰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2、治疗要点、护理评估、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见习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了解循环系统疾病的特点及常见症状。
2、熟悉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
3、掌握循环系统常见症状的护理评估、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二、教学内容1、循环系统疾病的特点及常见症状。
2、循环系统疾病常用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节心功能不全一、教学目的1、熟悉心功能不全概念及左、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2、掌握心功能不全的基本护理措施。
3、掌握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急救措施。
二、教学内容1、心功能不全概念。
2、左、右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护理评估、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4、左心功能不全概念及急救措施。
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时数:4学时第四节心律失常一、教学目的1、熟悉心律失常概念及心律失常分类。
2、掌握正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律失常、早搏(房早、室早)房颤、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3、掌握心律失常基本护理诊断及基本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心律失常概念及分类。
2、窦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
3、早搏、房颤心电图改变。
三、教学方式:理论讲授、启发示教学、见习四、教学时数:4学时第五节心脏瓣膜病一、教学目的1、掌握心脏瓣膜病及风湿性心瓣膜病概念。
2、熟悉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
3、掌握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基本护理诊断及基本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概念。
2、风湿性瓣膜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风湿性瓣膜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目标、护理措施、评价。
三、教学方式: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见习四、教学时数:3学时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教学目的1、掌握心绞痛、心肌梗塞概念。
2、熟悉心绞痛疼痛特点、心肌梗塞先兆症状及临床表现。
3、掌握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基本护理诊断及基本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概念。
2、心绞痛、心肌梗塞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基本护理诊断及基本护理措施。
三、教学方式: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四、教学时数:4学时第七节高血压病一、教学目的1、掌握高血压病概念及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诊断标准。
2、了解高血病分期。
3、熟悉临床表现、药物治疗。
3、掌握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措施。
4、掌握高血压病基本护理诊断及基本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高血压概念。
2、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3、本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三、教学方式:启发式理论讲授四、教学时数:3学时第八节病毒性心肌炎一、教学目的1、了解病毒性心肌炎概念。
2、熟悉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
3、掌握病毒性心肌炎基本护理诊断及基本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病毒性心肌炎的概念。
2、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护理诊断及基本护理措施。
三、教学方式:启发式理论讲授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特点及护理要点。
2、了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病因。
3、掌握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评估、诊断、措施。
二、教学内容1、消化系统发病状况。
2、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
3、常见症状护理评估。
4、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评估、诊断、目标、护理措施、评价。
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节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了解慢性胃炎的病因、分型。
I、熟悉慢性胃炎病人临床特点。
2、掌握本病护理评估、诊断、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慢性胃炎概念及分型。
2、慢性胃炎的护理评估、目标、措施、评价。
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四节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掌握消化性溃疡概念、分类。
2、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常用药物。
3、熟悉该病临床表现、发病机制。
4、掌握该病病人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消化性溃疡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与治疗。
2、护理评估、护理问题、目标、措施、评价。
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时数:4学时第五节肝硬化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了解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
2、熟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2、掌握本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肝硬化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治疗要点。
2、护理评估、诊断、措施及评价。
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时数:4学时第六节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的l、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2、熟悉该病的临床特点。
3、掌握护理评估、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及肝动脉、栓塞化疗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原发性肝癌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治疗要点。
2、本病的护理评估、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时数:2学时第七节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一、教学目的1、了解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
2、熟悉该病的临床表现。
3、掌握对症护理及医护合作处理的问题等的护理措施。
4、向模拟家属进行有关肝性脑病病人的基本医学知识教育。
二、教学内容1、肝性脑病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