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制动性能计算综述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制动性能计算综述

序号: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汽车制动性计算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指导教师:
目录
1.题目要求 (3)
2.计算步骤 (4)
3.结论 (8)
4.改进措施 (9)
5.心得体会 (9)
6.参考资料 (9)
1. 题目要求
汽车制动性计算
数据:
1
)根据所提供的数据,绘制:I 曲线,β线,f 、r 线组;
2)绘制利用附着系数曲线;绘制出国家标准(GB 12676-1999汽车制动5)对制动性进行评价。

6)此车制动是否满足标准GB 12676-1999的要求?如果不满足需要采取什么附加措施(要充分说明理由,包括公式和图)?
注:
1、 符号中下标a 标示满载,如m a 、h ga 分别表示满载质量和满载质心高度
2、 符号中下标0标示空载,如m 0、h g0分别表示空载质量和空载质心高度
2. 计算步骤
1)由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公式:
绘出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即I曲线
由β曲线公式
绘出β曲线,由于空载时和满载时β相同,则β曲线相同。

f线组:当前轮抱死时,
得:
r线组:当后轮抱死时,
得:
空载时,将G=3980*9.8N,h=0.8,L=3.950m,a=2.200m,b=1.750m,φ
=0.1,0.2,0.3,0.4,0.5,0.6,0.7带入公式放在一个坐标系内,绘出空载时r,f曲线:
图1 空载时r,f,I线组
满载时,将G=9000*9.8N,h=1.170m,L=3.950m,a=2.95m,b=1m,φ
=0.1,0.2,0.3,0.4,0.5,0.6,0.7带入公式放在一个坐标系内,绘出空载时r,f曲
线:
图2 满载时r,f,I线组2)前轴利用附着系数
后轴利用附着系数
将数据带入可绘出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关系曲线:
图3 附着系数曲线及国家标准范围
则,z=0.428时,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均为0.428,即无任何车轮抱死
3)由制动效率公式
图4 制动效率曲线
4)①由制动距离公式
得,当u=30km/h,φ=0.80时,
空载时8.98.07059.092.2530301.002.06.312
⨯⨯⨯+⨯+⨯=)(s =7.27m 满载时8
.98.09119.092.2530301.002.06.312
⨯⨯⨯+⨯+⨯=)(s =5.86m. ②求制动系前部管路损坏时汽车的制动距离s1,制动系后部管路损坏时汽车
的制动距离s2。

制动系前部管路损坏时,制动距离s1: 则在后轮将要抱死的时候,2()Xb z g G
F F a zh Gz L
ϕϕ==
-= 得:g
a z L h ϕ
ϕ=
+,max b a zg =
空载时,max b a =3.762/m s ,满载时max b a =4.732/m s 。

制动距离:20
220max
''1(')3.6225.92a a b u s u a ττ=++
解得空载时s=10.235m,满载时s=8.34m 。

制动系后部管路损坏时,制动距离S2: 得:g
b z L h ϕ
ϕ=
-,max b a zg =
空载时max b a =4.152/m s ,满载时,max b a =3.252/m s ,
制动距离:20
220max ''1(')3.6225.92a a b u s u a ττ=++
解得空载时s=9.37m ,满载时s=11.68m 。

3.结论
对制动性进行评价
1. 在法规图3给出了GB 12676-1999法规对该货车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关系曲线要求的区域。

通过图表可知,这辆中型货车在制动强度≥0.3时空载后轴利用附着系数φr 与制动强度z 的关系曲线不能满足法规的要求。

2. ①制动距离:
GB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标准:
130
15.02
v v s +==36.692m 汽车在φ=0.8的路面上车轮不抱死,取制动系反应时间
s 02.0'2=τ,制动减速度上升时间s 2.0''2=τ。

利用制动效率曲线,φ=0.80的路
面上,空载时后轴制动效率等于0.7122,满载时后轴制动效率为0.8175。

max b a =制动效率*φ*g ,空载,max b a =5.58。

满载max b a =6.41
根据公式a u b a a u s max
20
0'
'2'292.2526.31+⎪⎪⎭⎫ ⎝⎛+=ττ 当行车制动正常时,若u=60Km/h ,经计算得:空载制动距离s=26.89m ,满载制
动距离s=22.70m ;均小于GB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标准,所以符合标准要求;
②当该车前轴制动管路失效时,制动距离:
满载时GB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标准:
115
2510015.02
v v s ⋅+==94.5m 若u=50Km/h ,经计算得:满载制动距离s=22.76m ,
小于GB12676-1999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标准;空载时,GB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标准:115
2510015.02
v v s ⋅+==94.5m 空载制动距离s=29.46m ,小于94.5。

所以都符合标准要求;
③当该车后轴制动管路失效时:GB12676-1999汽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
法标准115
2510015.02
v v s ⋅+==94.5m 。

若u=60Km/h ,经计算得:空载制动距离s=33.96m (小于);满载时,GB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标准:115
3010015.02
v v s ⋅+==80.0m 满载制动距离s=56.42m (小于)符合标准要求。

4改进措施
1,由于空载后轮利用附着系数不符合要求。

根据公式:
()
()h F
F
g
Z
Xb
r
z
a
L
z
-
-
=
=
1
1
2
2
β
ϕ,
为了使设计符合要求,可以减小前后轴距L,同时适当改变质心到前轴的距离a,以及减小空载时质心的高度,可以减小后轮利用附着系数。

但是上述三项一旦改变,汽车的整体性能都将改变,需要对汽车进行重新设计。

2,加装比例阀或载荷比例阀等制动调节装置。

装比例阀或载荷比例阀等制动力调节装置,可根据制动强度、载荷等因素来改变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值,使
之接近于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既接近ϕ=z.满足制动法规的要求。

这种方法不需改变车身结构,效果明显,成本小。

5心得体会
这是第一次使用maple来实际验证汽车理论课程里学过的知识,真
心感觉到此类软件的强大,通过课程设计,也更加加深了对汽车制动
性能的认识,同时在课程设计时与同学们充分交流,也弥补了自己课
程学习当中的不足之处,虽然实习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受益匪
浅。

6参考文献
[1].j余志生. 汽车理论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2]GB-T 15089-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动车辆及挂车
分类 [S].
[3]GB 12676-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
性能和试验方法[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