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的十种养殖模式一、淡水养虾主要集中在海南琼海长坡镇一带,这些淡水养虾的池塘大部分都是由罗非鱼池塘改建而成,池塘面积大都在3亩左右。
有条件的养殖户会把土塘铺上地膜,配备其他抽水、排污、蓄水池等设施。
如果池塘条件达不到自动排干效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也会拿着吸污管到池塘人工吸污。
投苗的时候仍然要用海水,海水通过油罐车从海边运到池塘。
海水的盐度在18-21度之间,需要通过河流、水库或者是打井抽淡水淡化,把盐度降低到3-5度,水深控制在20-30公分。
虾苗的投放密度在7-13万尾/亩。
放苗一周之后,等虾苗适应了池塘的水质,就开始慢慢抽淡水,根据虾塘实际情况,每天抽几公分,一直抽到卖虾为止。
等虾收成之时,池塘的水也就几乎没有盐度了。
淡水养虾生产速度很快,夏天平均2个月,就能够达到30-40支的规格。
而冬造虾则需要100天左右。
今年的40支/斤的虾价格都能够维持在23元/斤以上,当地一造虾的成本在7元左右,每亩1000斤的收益也能到达16000元。
二、鱼虾混养土塘,没有铺地膜、排污等设施,池塘的条件相对落后。
一般来说,一口3亩左右的虾塘都会混养500-1000尾不等的海水鱼,海水鱼的品种有新斑、龙胆以及珍珠龙胆。
“鱼投放的规格都在10公分以上,这样鱼才能吃到病残弱的虾。
虾苗的投放密度在5万-8万尾/亩,把苗投放到池塘里面20天左右,才把鱼苗放进池塘。
而虾收成之后,鱼一般不会卖掉,先在池塘暂养着,等到自家哪一口池塘的虾苗标够了20天,又从新放到池塘中去,一直轮着来使用。
大部分养殖户饲料投喂以虾料为主,并不会选择投喂鱼料。
万宁鱼虾混养一天投喂三餐为主。
**餐早上7点左右,而中午他们并不投喂,第二餐则已经是傍晚的5点左右,晚上9点再喂第三餐。
“如果想虾长得快一点,就一天喂四餐,在中午再一餐。
鱼虾混养的成功率在6成以上。
对虾亩产普遍在500斤左右,一口3亩的池塘,养到40支/斤,今年的虾价格好,40支/斤的虾都能保持在23元/斤以上,算起来,一口塘造能产出3.45万元,三、大棚养殖模式大棚虾养殖刚开始起步,近几年养殖面积较为稳定,在200-300亩左右。
在养殖上,根据具体情况每年养殖1-2造,4月中旬左右放苗——目前**造投苗基本已经完成,情况良好。
在7月中旬左右可以上市,平均22支/斤规格,2-3天内出完一口塘虾,**造出虾总体维持时间20天左右。
大棚虾平均亩产1500斤,亩利润25000元。
如果是养殖2造虾,由于**造虾要赶上市时间,总体规格比第二造虾规格偏低,所以养殖2造虾时,**造虾利润会比第二造偏低。
与土塘养殖相比,大棚养殖优势关键在于:一,一年**多可以养殖2造,土地利用更好;二,大棚养殖可以提高对虾抗病力;三,大棚**造虾上市时间比土塘虾早1个月左右,提前上市有价格上的优势。
四、外塘养殖模式山东东营精养放养密度为5万尾/亩;混养品种主要为四大家鱼,近几年在尝试海参混养,混养比例为对虾:鱼=(10000尾:200尾)/亩。
无论精养还是混养,投放虾苗为本地培育土苗,价格多年来稳定在80-120元/万尾之间。
与山东其他地方相比,东营的养殖模式较为粗放落后,养殖效益低。
据了解,一般在5月初放苗,10月上市,平均亩产600斤左右,**可达1000斤,**100斤,甚至更低。
五、外塘养殖与温棚养殖近年来,当地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基本没变,以外塘养殖与温棚养殖为主,其中温棚又分为大棚和小棚,小棚主要用于标粗。
大棚养殖分为春(3月投苗)、秋(7月投苗,**迟放到8月20日)两造,投苗时间一般从3月开始,有锅炉等保温设备的大棚在3月10日前已经投苗完毕,没有保温设备的大棚也在3月中旬前后基本完成投苗,现在棚虾投苗已接近尾声,而外塘对虾养殖投苗高峰将在4月20日后。
大棚虾主要采取精养模式,密度在5.5万尾/亩,均投放一代苗,3月放苗的大棚虾一般在6月中旬达到80支/斤后开始上市,陆续分批出虾,一直到7月中旬基本出完,此时外塘虾达到上市规格。
外塘养殖一般采用混养模式,混养品种主要是鲢鱼和草鱼,混养比例为花鲢:白鲢:草鱼:南美白对虾=100:60:11:80000,虾苗一般选择土苗。
六、创新养殖模式1、生物絮团养虾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的有机体和无机物,经生物絮凝形成的团聚物,由细菌、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一些无机物质相互絮凝组成。
通过操控水体营养结构,向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调节水体中的C/N比,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的繁殖,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养殖代谢产物转化成细菌自身成分,并且通过细菌絮凝成颗粒物质被养殖动物所摄食,起到维持水环境稳定、减少换水量、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和降低饲料系数等作用的一项技术,它被认为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和饲料成本的有效替代技术。
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技术主要通过向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调节水体中的C/N比,连续充氧,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的繁殖,在水体中形成细菌、微藻为主的絮凝颗粒物质,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养殖污染物转化成细菌自身成分,这些絮凝颗粒物质可被养殖动物所摄食,起到净化养殖水环境、降低饲料系数和防治病害等作用。
2、无藻养虾养殖水体藻相常常变幻,养殖周期内难于调控,于是养殖户和企业尝试养殖全程不用藻类,采用其他办法或物质取代藻在水体中的作用,其分解有机物功能便也采用活菌和改善排污设施来处理。
采用更系统化、更可控的方式和替代品,取代藻类在养殖过程中的作用。
无藻养虾模式是一种创新养殖模式,一些养殖户亩产甚至可达万斤。
在整个对虾养殖系统中,前期水质处理用大量消毒剂把藻杀死,然后用虾片培育水色,并投放大量菌制剂,配套水车、鼓风机、纯氧等增氧设备。
无藻则不会出现因为藻相变化引发对虾应激发病。
福建漳浦的无藻养虾尝试得到成功,后经专业人士提升、推广,在一定范围内得以推行。
无藻养虾在东南亚地区应用广泛,虽然这种模式和我国传统模式有很大差异,是否适合大范围推广还存可探讨的地方。
这种模式对水质调控以菌类产品为主,在水质调控、虾塘底质排污等方面可以很多有益的借鉴。
3、跑道式养殖跑道式养殖池为混凝土结构,每个池长50m、宽6m,池底为约300角的斜坡,深水处水深2.10m,浅水处水深1.10m,深水区一侧有一条集污凹槽,在每个养殖池的两端分别设有过滤池、抽水井和人造波浪装置,池内布设有充气管道和人工海草等,共有8个池,每2个养殖池连接为一组,实现水循环,即共有4组养殖池,每组养殖池设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充气小管均匀排列于池底,与养殖池的长边成垂直分布。
整个养殖场有1个面积为0.35公顷的蓄水池,外海海水经沉淀、消毒处理后分别抽人各组养殖池。
主要投喂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次,每次投喂日投喂量的1/4。
根据南美白对虾摄食和生长活动情况确定日投喂量。
此外,水温高于34℃和南美白对虾大量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前后多投喂。
养殖用海水经过蓄水池沉淀、过滤及紫外消毒处理后进人养殖池,在养殖过程中交替使用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定期投喂药饵;利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处理水质,以减少养殖高峰期因大量换水而带来的污染隐患;定期吸污和不间断增氧,以减少病菌的滋生;运用PCR技术对南美白对虾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的跟踪检测,起到监测预警的作用。
七、高位池地膜循环水养虾该模式是以循环水技术为依托的仿工厂化养殖模式,**的优点是让鱼虾产量普遍提升一倍,而且实现双节省和零污染的目标。
中山市神湾镇海港村逸岛水产生态养殖场负责人林柏炎向笔者透露,高位池地膜循环水仿工厂化养殖模式,采用微生物调节水质,虾塘的水体经过排污处理后,可以多造使用,而且水体经过经常排污和微生物调节后,鱼虾虫害少,具有高产、高效、零用药、零排放、节水、节电等优点。
以对虾养殖为例,普通虾塘养殖每造的亩产量为200-400公斤,在这里因为养殖密度增大、且虾苗成活率高,每造亩产量可以达到750-1250公斤,每年养殖4-5 造,亩总产量可达到4000公斤左右。
”林伯炎说。
养殖者:中山市神湾镇海港村逸岛水产生态养殖场设计者:中山市神湾镇海港村逸岛水产生态养殖场八、网箱养虾在传统的养殖观念中,网箱用于养鱼,对虾也只能在池塘中养殖。
把对虾放进网箱里养殖,对诸多水产人士而言,不要说见过,就是听可能都没听说过。
但湛江市太平镇养殖户卢叔已经将其付诸行动,今年在网箱中养虾已经一个多月,养殖情况目前看起来还算不错。
“网箱养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卢叔告诉记者,今年之所以用网箱养虾,主要是这几年养鱼亏怕了,几年时间就亏了50多万。
卢叔这几年每年都养数万尾金鲳鱼,共有10多口网箱,每口大小为7 ×4.5 米。
由于这两年金鲳鱼病害较多,死亡率高,而饲料却不断提价导致养殖成本直线上涨,卢叔几次卖鱼都亏钱。
不养金鲳鱼,养什么?正在纠结中,一个亲戚养虾卖高价赚大钱的消息让他眼前一亮。
“能不能用网箱养虾?”于是卢叔决定尝试一下。
卢叔用两口网箱作实验,每口网箱用网眼较小的网(以不让虾苗跑出去为准)分成6格,每格投放1万尾虾苗。
每格网箱内搁置多个缯网,用于投喂饲料。
“网箱养虾的**优点就是水体环境好,污染小”,卢叔介绍,由于网箱远离海岸,养殖水体都是干净的海水,就连对虾育苗场用的海水都没有他网箱的好。
虽然单纯海水养殖的对虾长速比有淡水的池塘的慢,但肉质好。
如果养殖成功,其售价也会高于池塘养殖的对虾。
不过网箱养虾的缺点也比较明显。
卢叔告诉记者,湛江台风多,网箱若被打破,对虾出逃则损失巨大。
而且网箱距离岸边较远,无法接驳电线,对虾养殖密度高,在养殖前期可能问题不大,但在养殖后期晚上增氧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卢叔表示,目前对虾还比较小,他打算等对虾大些就将对虾分到其他网箱内养殖,换用网眼大点的网,方便网箱内外的水体交换,同时也方便对虾粪便、虾壳的排放清理。
九、创新混养模式1、金鲳与南美白对虾全生态混养模式模式简介:2009年北海市科技局向北海金海岸水产研究所下达项目——金鲳与南美白对虾全生态混养殖技术研究示范。
2009年4月28日至5月5日投放南美白对虾苗共360 万尾,平均放养密度4.5万尾/ 亩,2009年5 月13日至5月18日投放金鲳苗共10.4万尾,放养密度1300尾/ 亩,投放金鲳鱼种苗10.4万尾,投放白虾苗360万尾。
10月1 日开始收获,到10月22日收获结束。
经计算,收获金鲳产量66560 千克,产值1464320 元;收获白虾产量26800 千克,产值750400元,两项合计年产值2214720 元,税前利润1054729 元。
经计算,金鲳成鱼成活率90.5%,亩单产量832 千克,年均尾重0.707 千克;白虾产量26800 千克,平均规格24.5支/ 斤。
养殖者:北海金海岸水产研究所,北海市设计者:北海金海岸水产研究所2、虾鳖混养模式模式简介:在虾鳖混养模式中,每年5月上旬投放虾苗,一般投放7万尾/亩,5月下旬投放1 斤/ 只左右甲鱼,100只/亩,分别投喂虾料和甲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