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价格提高 D.价格下降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 B. 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3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A.小汽车 B.服装 C.食盐 D.化妆品4.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A.递增 B.递减 C.先减后增 D.增后减5.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C.高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6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A.递减 B.不变 C.递增 D.先增后减7.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A.产量增加B.产量减少C.产量不变 D.价格提高8.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A.外在经济 B. 在经济C. 规模经济 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9.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A.折旧 B.正常利润C.管理人员的工资 D.生产工人的工资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A.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相切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是()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充分就业 E.通货膨胀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A.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B.商品的可替代程度C.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D.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E.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3.引起在经济的原因有()A.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B.厂商之间的合作C.综合利用 D.行业扶植E.管理水平提高4.通货膨胀理论包括()A.需求技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B..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C.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D.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E.滞胀理论5.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A.生产迅速增加 B.投资增加C 信用扩 D.价格水平上升E.失业严重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供给的变动2.规模收益递增3.结构性失业4.需求管理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2.说明牙膏社种产品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条件.3.简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4.说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容.五、分析题(共30分)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有四种方法(见下表)能生产出100单位的产品,试问:1.在A、B、C三种方法中,哪种生产方法在技术上是无效率的?2.“方法D在技术上是最有效率的,因为它一共只耗用了90单位的资源。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西方经济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B 5.A 6.C 7.B 8.D 9.D 1O.D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2、A B C D E 3、A C E 4、A B C D 5、A B C D三、名词解释1.供给的变动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即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2.当各种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3.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4.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5.增加的进口在增加的国民收人中所占的比例。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由需求与供给决定的。

所以,需求或供给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2)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它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供给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它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

(1分)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1)牙膏这种产品的市场属于垄断竞争结构市场。

这种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各种牙膏存在着差别,如不同牙膏在质量、包装、牌号、销售条件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别,这就会形成垄断;而各种牙膏相互间又可以替代,这又会形成竞争。

正是这种同一种产品的差别条件,既会产生垄断、又会引起竞争,从而形成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2)另外,牙膏这种产品存在着较多的厂商,它们各自既着力创造自已产品的特色,而各种牙膏之间又存在着竞争,使生产各种牙膏的厂商处于垄断竞争市场中。

3.(1)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4.(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一定时期,对于一国与他国居民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的报表。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容有(1)经常项目,包括商品、劳务和国际间单方转移;(2)资本项目,指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3)官方储备项目,指国家货币当局对外交易净额。

五.分析题(共30分).(1)方法B在技术上是无效率的,与方法A相比,它使用的资本与劳动的数量都多,而产量相同;与方法C相比,它使用的资本相等,但使用劳动较多且产量相同。

(2)这种说法不对。

与方法A和方法C相比,方法D耗用的资本数量多,而劳动数量少。

判断技术上的效率不能以耗用资本的数量为尺度。

(3)要判断哪种生产方法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必须知道劳动及资本的价格,根据TC=LP+KP分别计算其耗用总成本,成本最低的即是在经济上有效率的生产方法。

2002年4月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全国)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A.失业B.价格总水平提高C.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2.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3.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4.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无差异曲线上C.预算约束曲线上D.需求曲线上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A.一年之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6.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 A.10美元 B.20美元 C.2020美元 D.2美元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8.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A.飞机制造业B.烟草业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D.汽车制造业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A.边际成本B.平均成本C.市场价格D.边际收益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11.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C.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D.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12.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10和2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动是( )A.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15B.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25C.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30D.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3013.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B.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进口减出口14.与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相对应的情况是( )A.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C.边际消费倾向上升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15.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8B.边际消费倾向为0.7C.边际消费倾向为0.9D.边际消费倾向为0.616.市场利息率提高,(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17.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D.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18.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19.按照哈德—多马模型,当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小于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的反应是( )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D.减少用工数量20.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为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A.商品价格的变化B.互补品价格的变化C.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D.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E.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补贴22.如果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以变动,那么,该要素合理投入量应处于( )A.生产要素投入的第二区域B.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递增的阶段C.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递减并且大于0的阶段D.平均产量递增,而边际产量递减的阶段E.平均产量递减,而边际产量递增的阶段23.下列各项中会引起厂商劳动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工资率B.企业产品的价格C.其他投入品的价格D.生产技术E.劳动供给的变动24.根据IS-LM模型(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D.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E.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25.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是( )A.降低法定准备率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D.降低再贴现率E.提高再贴现率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消费者均衡27.成本不变行业28.名义国生产总值(名义GDP)29.消费函数四、计算题(本大题8分)30.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300-100r,储蓄函数为S=-200+0.2Y,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给量M=250,价格总水平P=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