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洁净层流车验证方案

洁净层流车验证方案

洁净层流车系统验证方案起草/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审核/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日期: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验证目的 (3)2、验证范围 (3)3、验证对象描述 (3)4、验证符合标准 (3)4.1液氮供应商确认 (3)4.2液氮储存设备资质确认 (3)4.3系统气密性 (3)4.4标识—— (3)4.5防止污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材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化学成分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洁净度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1悬浮粒子浓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2微生物指标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验证工作准备 (4)5.1验证人员准备: (4)5.2验证文件和规程准备: (4)5.3计量器具、检验仪器的确认: (4)5.4 验证时间计划 (5)6.验证实施方案 (5)6.1供应商质量审计 (5)6.2安装再确认 (5)6.3 运行再确认 (5)6.4性能确认 (6)6.4.1成分检验报告 (6)6.4.2洁净层流车内微粒的监测 (6)6.4.3微生物测试(注射用水吸收法) (6)6.4.4微生物测试(浮游菌法) (7)6.4.5细菌内毒素检测 (7)7、偏差及变更控制管理 (8)8、验证结果评估 (8)9、参考资料 (8)10.3《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 (8)10、验证记录 (8)1、验证目的通过实施本验证方案中制定的监测项目,检查并确认1008车间用于无菌转移的洁净层流车的运行性能稳定可靠,层流车内洁净度满足中国2010版GMP的标准要求。

2、验证范围对无菌转移层流车进行设计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验证;层流车包括用于转运空桶的T001层流车,转运分装后物料的T002,转运胶塞的T003层流车。

3、验证对象描述1008车间层流车,用于物料转移过程的无菌保障。

T001层流车用于和干热灭菌烘箱对接,和T003对接接收胶塞,向分装区转移铝桶和胶塞,转移能力为2桶/车,设计要求为顶部层流,底部回风,洁净度达到A级洁净区标准;设置高效过滤器检漏口;可升降式台面,升降机构侧置;物料进出位置采用电动升降门;配置风速监测、在线粒子监测、压差监测,数据打印和存贮功能;设置两个手套操作工位;框架为不锈钢,封闭材料为透明PC板;密闭式蓄电池供电,单次充电后续电时间大于3小时。

T002层流车用于和分装隔离以及轧盖隔离对接,把分装后的料桶由分装区无菌转移到轧盖区。

其基本配置和T001相同。

T003用于和湿热灭菌柜对接,从湿热灭菌柜中取出胶塞,再和T001对接,完成胶塞和铝桶的组装。

其基本配置和T001、T002相同。

4、验证符合标准4.1设计确认——主要配置和尺寸设计,满足URS要求。

4.2安装确认——制作质量优良,无影响运行性能的制造缺陷。

4.3运行确认——洁净车充电、移动、对接、环境状态监测等主要项目运行可靠。

4.4性能验证洁净度指标符合2010版GMP的A级洁净区标准:项目风速m/s 微粒个/m3浮游菌cfu/ m3沉降菌φ90cfu/4h表面微生物cfu/碟压差PaA级标准0.36-0.54 3520(0.5μm) ≤1 ≤1 ≤1 ≥520(5μm)气流组织符合单向流流型。

5、验证工作准备5.1验证人员准备:5.1.1组长:陈雷组员:贾志强、徐松、杨勇、潘春晓、QC、洁净区相关人员、动力操作人员等。

5.1.2验证小组职责分工:组长:负责本验证的日常工作、验证方案的起草、组织实施验证、完成验证报告等。

组员:徐松:负责验证的协调、指导及验证文件的审核管理,验证过程的GMP相关知识的指导工作,组织验证结果评价;负责验证过程中样品的检验,并及时出具检验报告;贾志强、杨勇、QC洁净区人员等:实施验证并收集验证资料、数据,协助完成验证报告等。

潘春晓:负责协调整个验证工作的进度、日常工作和验证资料的整理。

动力操作人员:按照验证方案进行现场确认和纠正。

5.2验证文件和规程准备:文件编号文件名称SOP4209-02 尘埃粒子及沉降菌监测标准操作程序(洁净区粒子,微生物的监测规程)SOP31008-04 变更控制管理程序SOP3104-04 偏差事故处理程序在进行验证前,应对验证组成员进行验证方案和上述规程的再培训。

5.3计量器具、检验仪器的确认:确认本验证中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检验仪器,均在有效的校验期限内,能满足本次验证的要求。

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校验日期备注激光粒子计数器浮游菌采样器FKC-Ⅲ苏州苏净培养箱BMJ-160C 上海博讯5.4 验证时间计划验证工作项目负责部门负责人实施日期验证方案起草工程部陈雷2012.11验证方案审核、批准QA、生产部、总工程师徐松、吕德新、周自金2012.11安装再确认工程部陈雷2012.11运行再确认工程部陈雷预计2012.11性能再确认QC、QA部杨勇陈雷预计2012.11验证报告起草工程部陈雷预计2012.11验证报告审核、批准QA、生产部、总工程师徐松、吕德新、周自金预计2012.12验证文件归档QA部徐松预计2012.126.验证实施方案6.1设计确认设计确认在URS确定后,供应商根据URS提供初步设计图纸,和配置说明,由工程部组织QA和生产部进行联合审核,确认主要功能是否满足。

注:本项确认在本验证方案起草前,已经完成。

本验证方案和报告中将把这部分确认作为一个附件,附在验证报告中。

6.2安装确认按照确定的设备组装图逐一检查设备的尺寸、框架材质、环境监测系统、风机及过滤系统、升降机构、台面、手套以及控制屏等主要部件是否按照配置清单和图纸完成组装。

6.3 运行确认在安装确认无误后,按照说明书进行充电。

充电完成后,按照说明书操作指导依次完成以下运行确认项目。

6.3.1净化供风系统6.3.2台面升降6.3.3对接门升降6.3.4手套操作范围6.3.5环境监测系统6.3.6移动6.3.7对接6.4性能确认内外表面清洁后,对层流车内部采用消毒剂或杀孢子剂擦拭后,启动净化层流供风自净10分钟后,开始测试。

6.4.1风速测试按照洁净区环境监测SOP,分为最低台面位置和最高台面位置进行测试,使用手持式热电风速仪测试工作面位置风速。

6.4.2洁净层流车内微粒的监测6.4.2.1方法:在洁净层流车内,工作台面放置到最低点,启动层流风机系统5分钟后,先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沿层流罩10cm处进行扫描检漏,检漏时若粒子计数器探测值无连续快速变化,且示值符合A级要求,则视为检漏合格;然后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按照A级标准采样量进行粒子监测,监测点为2个/车。

洁净度级别采样量/次数,L/次≥0.5um ≥5umA级1000L*3 1000L*3 T001采样点为T001-01,T001-02,T001采样点为T002-01,T002-02,T001采样点为T003-01,T003-02,6.4.2.2监测位置:A级1000L*31000L*3T001采样点T001-01,T001-02,T001采样点T002-01,T002-02,T001采样点T003-01,T003-02,每个点至少做七次测试。

6.4.2.3本项监测由QA人员完成,监测报告填写在附表中,原始打印数据附后。

6.4.3浮游菌测试6.4.3.1检测方法层流车净化系统开启,风速(0.36-0.45m/s)和粒子在线显示正常5分钟后,在层流车最低工作台面位置,按照附图所示位置设置采样点两个,用浮游菌集菌仪进行采集,采集时的取样量为1000L,采集结束后按照浮游菌监测规程(SOP4209)方法,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30~35℃,时间72小时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培养结果。

6.4.3.2检测位置A级1000L*31000L*3T001采样点T001-01,T001-02,T001采样点T002-01,T002-02,T001采样点T003-01,T003-02,每个取样点至少做七次测试,每天一次。

6.4.3.3本项监测由QC人员完成。

6.4.4沉降菌测试6.4.4.1检测方法层流车净化系统开启,风速(0.36-0.45m/s)和粒子在线显示正常5分钟后,在工作台面上均匀放置14*2只φ90平皿(若工作面实际上容纳不下14只皿,则按照其最大容量放置),按照SOP4209的采样规程进行沉降菌采样;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30~35℃,时间72小时,观察并记录培养结果。

6.4.4.2检测位置洁净层流车的工作面上均匀布置沉降菌采集皿,编号如下表所示。

A级φ90*15mm,2小时*21000L*3T001采样点T001-01~T001-14,T001采样点T002-01~T002-14,T001采样点T003-01~T003-14,每台层流车的监测次数应不少于7次。

6.4.4.3本项监测由QC人员完成。

6.4.5表面微生物测试6.4.5.1检测方法层流车净化系统开启,风速(0.36-0.45m/s)和粒子在线显示正常5分钟后,按照SOP4216规定的表面微生物取样方法进行取样。

6.4.5.2监测位置表面微生物取样位置为:每台层流车的手套五指1(接触碟),手套五指2(接触碟),升降台中心(接触碟),升降门内底面(接触碟),叉子(擦拭);将取样后的碟置于30~35下培养72小时,每日两次观察并记录培养结果。

每个点做不少于7次测试。

6.4.5.3本项监测由QC人员完成,监测报告填写在附表中,原始打印数据附后。

6.4.6压差测试进行不少于连续4个小时/日,不少于7次的监控,本项监控测试可以利用层流车配置的压差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