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
高一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
D.生物
2.古代的居民点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 是因为 ( B )
a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b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c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利于农耕 d便于搬迁和居住
A.ab
B.ac
C.bc
D.cd
河 流 地 貌 的 发 育
河流地貌 的发育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以河谷为例 以冲积平原 为例
探究:聚落如何趋利避害? 平原低地 加高加固河堤
聚落要高于洪水水 位,而且要避开滑 坡、泥石流等自然 灾害。
山区河谷
【对点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2题。
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A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下图为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5.本次洪水 ( D )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进步不是一段笔直的路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 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
有付出也有收获。
A.河口三角洲更容易和A岸相连
B.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沉积物的颗粒直径一般小于b河段 D.c河段以搬运作用为主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探究: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有什么影响?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华北平原耕地连片, 常形成大规模的乡村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 耕地破碎,乡村的 规模相对较小
【欣赏回顾】
【对点训练】
下面为河流发育示意图,河流横断面①②③分别是
河流上的a、b、c三点的横断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流横断面①②③与a、b、c对应正确的是( D ) A. a—① B. b—② C. c—③ D. c—①
2.若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20°N附近,河流两岸的地质
条件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高原地区 地势高、 气候寒冷 深切的河谷 山区 差 洪积扇、冲 积扇和河漫 滩平原 洪积扇 ______、 冲积扇 _______ 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 河流地貌
好
冲积平原
带状 分 多呈_____ 布在深切河谷 聚落分布 两岸狭窄的 ___________ 河漫滩平原
和河漫滩 平原上
【小结】
时期(或部位) 发育初期 侵 蚀 地 貌
作用过程
地貌特点(或类型)
发育期
深而窄 , 河谷_______ 源头 向下和向______ 谷壁陡峭,横剖 侵蚀为主 面呈“____”型 V 河谷两岸 的 河流更为_____ 向__________ 弯曲 , 侵蚀作用加强 河谷____ 拓宽
成熟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继续向河谷两岸 河谷展宽,横 剖面呈宽而浅的 侵蚀 “_____” 型 U
【活动】
探究:推测张家界河谷的形成原因。
(二)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于山前。
三角洲平原形成 于河流入海口的 海滨地区。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
河流中下游。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连成平原。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冲积扇
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探究:黄河三角洲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的原因 是什么? 【提示】河流输沙量大;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 能力弱。
【活动】
洪积扇和三角洲的形成
1.洪积扇的位置在哪?为什么会在此出现?
【提示】山前;因为山前山谷出口处,地势平缓开
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能力下降,堆积而成。
2.三角洲的位置又在哪?泥沙为什么会在此处堆积?
【提示】入海口处;河道开阔,河水流速减慢,搬运
能力下降,堆积而成。
【学与用】
有专家预测,在不久 的将来,崇明岛会和 北侧的大陆连在一起, 你也这样认为吗?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3、4题。 3.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 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 A ) A.侧蚀作用明显 B.受断层的制约 C.受溯源侵蚀作用明显 D.河流下蚀作用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河流地貌 对聚落分 布的影响
对高原聚落分布的影响 对山区聚落分布的影响 对平原聚落分布的影响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2题。
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D ) ①侵蚀作用 ②搬运作用 ③溶蚀作用 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C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发育初期
向下侵蚀
向源头侵蚀
河谷加深
横剖面呈 型 “V”
河谷延长
(河谷深而窄)
发育中期
A
B
A.凹岸侵蚀 B.凸岸堆积 连续的河湾
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展宽
A
凸 岸
B
A
凹 岸 B A B
探究:凹岸与凸岸相比,哪里更适合建码头?
【点拨】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 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
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成熟期
横剖面呈 “U”型 (河谷宽而浅)
不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更宽
河谷的演变过程
初期: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 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型。 中期:向下的侵蚀减弱,向河 谷两岸的侵蚀加强,河谷出现 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为 主,河谷横剖面呈“U”型。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长江源
河流不同地段地貌一样吗?形成原因是什么?
1.理解河流地貌的类型。 2.掌握河流侵蚀地貌与河流堆积地貌的成因、分布 及特点。(重点) 3.理解并掌握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探究:1.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哪两种? 【提示】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如何形成的呢?
沿河发展, 形成____ 沿河 _____ 聚落 带
【活动】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 A地; 而在河流下游,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提示】上游是山区,地势较低处气温较高、地形 更平坦、取水更方便;下游地势低洼,地势较高处 可避免洪涝灾害。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 什么? 【提示】B地。因为B地位于两河交汇处,交通运输 便利,水源充足,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 农耕和基建。
【点拨】 河流地貌的判定方法 (1)根据外力作用的形式来判定。河流侵蚀作用形成 的地貌有“V”型谷、“U”型谷等;河流堆积地貌 有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 (2)根据地貌所在位置来判定。河流上游多“V”型谷 等侵蚀地貌,山区河流出山口处多形成洪积扇,河流 中下游地区多形成河漫滩平原,河口处多形成三角洲。 (3)根据地貌形态特征来判定。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 多呈“V”型或“U”型,河流堆积地貌一般地势平坦 开阔,海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