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中一门基础的科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判断
力等等重要的责任。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与课堂效率,小学数学教师也
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以寻求最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基于此,以下对新课程下
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
引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局限,对知识的领悟
力不强,因而在接触之初,对于数学中的符号、概念等无法理解,从而产生畏惧
心理,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数学,当
他们遇到难题时能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小学数学
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提升数学教学水平。

因此,在日常的学习
和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还要将数学这门学科渗透在学生
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便于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就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然
后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策略。

此外,一个人只有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才
会全心全意地去做好它,学习更应该如此。

小学生多数是听话的,一般是教师怎
么要求,他们就会认真地完成,这是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没有的优势。

例如,在小
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书中,开始接触小数的乘除法。

那么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先
给学生讲述一下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和学习态度,这样会使学生在潜意识里向
教师要求的方向努力。

如果一节课教师只是喋喋不休地讲一些练习题,都不给学
生缓冲思考的时间,这就会磨损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所以,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先进行一下思维的指引,后期再教学生做练习题。

此外,培养学生的数
学学习兴趣需要合理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进而更加积极主
动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二、通过教学道具进行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也有很多概念性的理论知识,这时候可能学生的思维
并不够接受过于抽象化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一定教学道具来进行数学教学,从而使学生对图形的理解更加深入。

例如,在教授几图案的知识时,过于对图形
进行定义与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感到过于枯燥。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剪纸的方式,
来使学生动手探索,让学生更有学习兴趣,也能通过自身的探索使得知识更加的
具体明了。

故而,教师应当利用好教学道具来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学用具不仅能
够让学生的脑海中体现出该题目的动态,还能够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更好的了解
题目。

当然,教师所采用的学习用具不能占领了课堂,大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们
提高对课堂的注意,会采用很多较大、颜色较为艳丽的课堂用具,导致学生们的
注意力从课堂上转移,只是重视教师所使用的辅助教学用具,而不在乎课堂的教
学内容。

三、构建开放式学习氛围
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如果一味要求他们去完成任务只会引起他
们的叛逆心理,反而适得其反。

长此以往,将抵制学生的探索欲望,阻碍他们想
象力的发展。

因而,老师应该构建开放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勤于动手,乐于动脑,使学生在快乐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比如,学到《有余数的除法》一节时,可
以在课上玩“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游戏。

请9位同学上台扮演“小白兔”,其他同学
扮演“大灰狼”喊出“老狼老狼几点了?”再由老师说出2点、3点等数字,让学生
自由结组,通过观察台上的分组情况和剩余人数变化,学生们就很容易列出有余
数的除法算式。

这样,通过小游戏课堂气氛立刻就活跃起来了,学生也能很快地
掌握知识。

四、编创数学游戏,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主体能动性
如果学生长期在数学课堂中居于从属地位,只能被动地以听讲和记录知识要
点笔记的方式参与数学学习,那么他们自然很难形成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为此,数学教师必须实现传统单向灌输教学方法的转变,通过引入数学游戏来将学生还
原为数学课堂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设计数学游戏时,教师要充分综
合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数学学习情况,切实保证游戏的教学针对性与趣味性。

例如,在进行“利息”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储蓄银行”这一角色扮
演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银行家和储户,由“银行家”结合百分数和利率相关知识
为“储户”设计多种储蓄方案,“储户”则根据“银行家”所设计的储蓄方案计算不同
方案的利息,以“利息最大化”原则选择储蓄方案,在此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百分
数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当扮演储户的学生正确完成利息计算和方案选择后,
双方角色互换,继续开展方案设计和相关计算,切实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他
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五、抓住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所以,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运
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做一些可以集中他们注意力的训练。

比如,组织学
生做速算就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找一篇口算题,给学生规定时长,对能够按时
完成且计算完全正确的学生,老师给予奖励。

另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
些培养注意力的游戏环节。

比如,设计这样一张表格,里面包含1~20这20个数字,但是顺序是错乱的,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按照从1到20的顺序,把他们指读出来。

此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后布置“找不同”的作业。

这些游戏既有
趣味性,又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经过反复训练,就能有
效地改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现状。

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体现了数学这一学科的教育意义,学好数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智力,而且能够在各方面提高自我的思维
创造能力。

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切实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奋德.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20(09):7-8.
[2]何喜琴.探索基于兴趣引领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改研究分析[J].中华少
年,2019(34):141-142.
[3]李玉权.浅议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新课程(中),2017(07):2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