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介绍PPT
虫草菌的生活史
成熟子座
子囊弹出孢子 孢子萌发 侵入虫体
长出子座
幼虫僵死
长满菌丝
发育繁殖
地下虫体部分6月份开始从尾部向头部见见由软 变空,失去药用价值,所以每年只有5月下旬至6月下 旬的一个月时间是采挖季节
冬虫夏草形成过程
功效主治
《本草用法研究》一书对虫草的功能,主治这样描述: 此物一虫一草,一热一寒,夏草性寒,冬虫性热,二者 同用,甘平无毒,养肺益阴,化痰益气止血。
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oc
tu
三大补药:冬菌夏草,人参,鹿茸
分类地位
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虫草蝙蝠蛾幼虫体后菌和虫 的复合体,所以应根据昆虫和真菌各自的分类地位分别命名。
虫草蝙蝠蛾幼虫的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 蝙蝠蛾科,蝙蝠蛾属,虫草蝙蝠蛾
冬虫夏草菌的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麦角 科,虫草属,冬虫夏草菌
上述分离培养方法都可在6个月后获得形态与自 然状态下相似的子座
虫草属的其他种
一.蛹草菌(北冬虫夏草) 二.蝉花 三.亚香棒虫草
我国虫草属种类很多,分布广泛, 是有待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
Ending···
谢谢欣赏
形态学特征
冬虫夏草是虫与真菌的复合体,“虫”, 即指被虫草菌侵染而死的蝙蝠蛾幼虫体----寄 主体;而“草”则为从幼虫头部长出的虫草 菌子座。子座露出地面3~4厘米,僵死的幼 虫埋在土壤内3~5厘米处,与地面成60~80 度角,僵虫表层裹有泥土和菌丝体的混合物, 即“膜皮”,菌丝充满虫体体腔,形成坚硬 的组织,通常真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形成坚 硬的菌丝块表面还形成坚固的外壳,具有保 护作用,称作菌核,而虫草只是虫体内的组 织和菌核相同,外面的皮壳由外骨骼形成的 膜皮所代替,故称假菌核。
一.寄主的饲养研究
1.根据幼虫的生态环境及取食习性,可在自然或人工 条件下栽培幼虫喜食的珠芽廖等植物
2.加强代用食物的研究,用胡萝卜饲养幼虫的成功对 人工喂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虫草菌的分离培养
1. 培养条件: 培养基,土壤浸液,温度
2. 分离培养方法:孢子分离培养 僵虫组织分离培养 子座菌丝分离培养 虫体外菌丝分离培养 P194
僵虫体长3~5厘米,粗0.3~0.6厘米, 外表完整无缺,背部有横皱纹,腹面有8对 足,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明显易见,横断面 内心充实,色白,中心黑线即为消化道残迹, 子实体从僵虫头部上方长出,基部留在幼虫 内。
上部子座呈圆柱状,直立或弯曲,棕 褐色,光滑,有不明显纵纹,长5~9厘米, 长者达14厘米,膨大的可孕部分粗0.2~0.3 厘米,颜色较深,四周有埋生,口朝外的椭 圆形子囊壳。鲜品子座横切面实心,外缘棕 褐色,内层粉白色,干燥后空心。
近年对寄主的研究表明,冬虫夏草菌寄主不仅虫草蝙蝠蛾一 种,还有察隅蛾,丽江蝠蛾,云龙蝠蛾等。
分布:
我国的虫草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的四 川,贵州,甘肃,云南,青海及西藏等省的 近50个县
主要产区有四川的阿坝藏族自治区,甘孜藏 族自治州,青海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及云南 中甸德钦丽江自治县等
产量以四川最多
中华草
现代药理研究:
一、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二、直接抗肿瘤作用 三、提高细胞能量(能量食品)、抗疲劳 四、调节心脏功能 五、调节肝脏功能 六、调节呼吸系统功能 七、调节肾脏功能 八、调节造血功能 九、调节血脂 十、其他:抗病毒、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产量
销量
价格
人工培养
近年来,我国对虫草的培养研究取得一定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