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软”煤层“大倾角”、“大俯采”综采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三软”煤层“大倾角”、“大俯采”综采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理、 矿压监测、 工艺改革、 劳动组织、 安全管理 } 为有效 地拦截水煤 , 到煤 水分流 , 达 减少水煤对 10 m时, 6m 采煤机可直接卧底。 推移输送机时要 等方面进行研究、 完善, 改进管理措施, 有效指 ; 皮带机 系统影 响的同时, 实现机巷文明生产的目 确保推移段俯角与工作面俯角一致 , 必要时可采
| 技 回程 术
“ 三软’煤层 “ ’ 大倾角” “大俯采’综 ’ 采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7 0 。 5 米 针对 该面地 质条件 , 优化 “ 三 第一架 底座 上,另一端用链 条和 锯齿环 固定 在 机配 套”, 用高工阻 、 选 整顶 梁 、 配置伸缩 前梁 转载 机机 尾链条 上, 作为转 载机拉 移时 的留绳 及防片帮板 的支架 以适应高地 压工作面支护 顶 装置 ; 在转 载机 跑道 上安设卡 轨器作为 第二 道 板 的要求 ; 大功 率的煤机 ( 配备 弧形挡煤 板) 保险, 、 以便在转 载机 “ 下滑 ” 时及时将 转载机 挡 运输 机 以适 应工作面过 煤层变 薄区、 火成岩 侵 在卡轨器以里位置; 业人员不得站在转载机 拉 作 蚀 区 的要求 ; 增大 支 架推 移 千斤顶推 溜 力、 增 移范围内作业 。 以防转 载机下滑时 误伤人 员。 为 设推移 框架 限位以 解决大 俯采抵 车困难 、 运输 解决移动列车拉移期 间的 自 动下滑 问题 , 制定如 机易翻 车的问题。 工作面 “ 三机配套” 最终确 定 下专项措施 : ①使用两部回绞配合松车 , 一部松 一 以防掉电或其他意外事故 发生 ; 为: ;0 一 9 4 支架 、 SGZ 0 / 0 型运 车 , 部留绳 , ZY( O 1/ 0 8 -8 0 8 0 输机 、 4 0 9 0 WD MG 0 / 2 一 采煤机 。
历史, 属于中老年矿井, 现矿井 二 、 三水平采场 『 萎缩 , 已拓展四水平采场地 质条件复杂, 属典 型
采区首采 I5 8 采工作面在设备 选 型、 V 2综 顶板管 了I5 8 水巷, V 2放 并在放水巷下部施工了沉淀 池I
( ) 采 角度 <l 。、 刀俯 采 量 不超 过 2俯 5 每
导工作面生产, 月产量 保持在6 k 以上, 5 t 取得 了 的, 根据现场 条件, 先在工作面 涌水量较大地段 用抬架千斤顶或液 压单体 支柱压住推 移框架 抵 可有效防止输 送机 的侧翻 。 较高的经济效益。 设坝截 水 , 并预 留一趟4 寸管路 ; 将水 经细砂 网 车, ( 当俯 采角度 ≥l。 采 煤机割煤时重心 3 ) 5 时, \ 管路将水 自 至I 5 8 流 V 2 放水 巷 ; 最后经放水 巷下 前移 , 底量将跟不上需要俯采量 , 车时输 送 卧 抵 此时, 抵车 前要人工落车 , 采煤 I5 8 采 工作面 为杨庄煤矿 Ⅳ水平 I2 V 2综 V 采 部沉淀 池过滤后流走 。 为保证正常排水 , 班安 机 易出现侧 翻。 每 区首采工作面 , 其煤层赋存条件与我矿 已开采或 专人对排水管路进行维护、 对沉淀池进行清挖, 机割煤后 人员将运输 机 与支架底座 之间的浮煤 在开采的工作面有 明显差 别, 主要表现 在: ①顶 不仅实现 了煤水分流 , 还达到了机巷排水线路 畅 攉尽 , 并将煤 壁不足的俯采量 人工卧够, 然后进 行抵车 , 由于 运输机有防止侧翻的限位装 置, 并 底板皆为软 岩, 巷道维护 困难 。 该面直接顶为深 通 的 目的 。 1 15 8 . - 2 综采工作面概况 1 7
1 工作面概况及设备选型
{ 过虑后 引至设置好的 截水坝 ( 加篦子) 通过4 , 寸
采用液压单体支 柱压住推移 框架抵车 的辅助措 不仅有效防止了抵 车时运输 机的侧翻 , 又为 22 1皮带机防 “ .. 飞车、 飞矸” 倒架措施。 、 施, I58 巷为下山且角度较大 。 V 2机 其中里段机 下一循环割煤 顺利抵 车创造条件。 【 坚持工作面跟底回采是 “ 4 ) 大俯角” 采工 综 护形式为锚带网支护, 由干茌掘进施工过程中地 巷 5 -1。 平均l . , 8, 57 外段机巷 1。 2 。 平 。 0- 3, 压大 , 巷道变形严重, 两巷支护不得不改 为 “ 均 I.。 皮带机 系统在生 产易出现 “ U” 95 , 飞矸 飞 作面取得成 功的核J 若架前有底煤 , 、“ , 必须人工 、 为解决 “ 飞矸” 倒架问题 , 、 调整 清理 干净 , 从而 确保 运输 机 、 架处 于同一 斜 支 型钢棚支 护; ②工作面在 回采 过程 中, 工作面倾 车” 倒架现象。 使 并从根 本上预 防抵 角、 俯采 角度大, 煤机装煤、 移架抵 车困难 , 严重 上托 辊角度, 使槽形角增大为4 5 。 0 一 0 运输 , 提 面, 工作面支架状 态良好,
②在列车前 方轨道上增设卡轨器, 多次松车, 松
一
段卡一次, 通过减少松车制 动距离减少惯性下 2 开采关键技术 及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21 防治水管理 . 滑 的冲击力; ③松车结 束后 , 所有车辆均用卡轨 W5 8 2 I作面 主要 受 煤 层顶、 板 砂岩 裂 器卡牢, 底 并补打 “ 王桩” 霸 。 的“ 三软” 层, 煤层埋 藏深、 煤 且 倾角大, 顶底 板 23 煤机、 . 运输机 、 支架 关键工序控制 难以管理 , 开采技 术难度大。 隙水 及火 成 岩凝 聚水 的影 响 , 正常 涌水 量l — 8 为实现 深水平、“ 三软”煤层、“ 大倾 角 、 l2 m3 h 最 大涌水量可达5 m3 h 治水工作较 0 / , 0 / , ( 控 制采 煤 机 上行 割煤 速 度 , 宜 超 过 1 ) 不 为确保机巷排 水线路的畅通 , 设计并施工 3 mi 。 m/ n “ 大俯采” 综采工作面安全快 速回采 , g v 困难 。 四7 ̄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