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昆虫学5-3PPT课件
甚至呕吐。
-
9
四)常见种类
1.德国小蠊 Bla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lla germanica
➢体型小,长约12毫 米,浅棕色有两条黑 色纵斑 ➢前胸背板上 ➢雄、雌翅均长于腹 部 ➢雄虫体狭长,雌虫 宽而短
-
10
2.美洲大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
➢体长30~50毫 米(最长者达2英 寸),浅红棕色, ➢前胸背板色淡 黄,中部有1赤 褐色大斑
➢ 室内种类少越冬现象
2.主要习性
➢ 爬行却相当敏捷,但飞翔能力极差
➢ 喜暗、喜湿,昼伏夜出
➢ 一般栖息于温暖、潮湿、有食物的地方
➢ 对含糖和淀粉的食物如米饭、面包、红糖等尤为喜 食
➢ 耐饥饿性较强
-
7
• 蟑螂有咀嚼式的口器,能啃吃东西。蟑螂的食物非常复杂,从普通食 品到擦鞋的刷子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电线胶皮,硬纸板,肥皂,油 漆屑,枯叶,纺织品,皮革,头发等等。
• 曾经有生物学家根据蟑螂的生态习性下了一个定论:如果
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全球核子大战,在影响区内的所有生
物包括人类和动物甚至鱼类等都会消失殆尽,只有蟑螂会
继续它们的生活!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人类身体所能忍受
的放射量为5rems(雷姆),一旦总辐射量超过800rems则必
死无疑。而德国小蠊可以忍受9000~105000rems,美洲大蠊
-
11
3.日本大蠊 Periplaneta japonica
➢体长20-25mm, 深褐色至黑褐色, 雌雄异形。 ➢前胸背板表面 凹凸不平 ➢雄虫翅狭长而 发达,远超过腹 部末端,雌虫翅 短,仅达腹部之 半
-
12
4.黑胸大蠊 Periplaneta fulginosa
➢体形较大,体 长约30mm。全身 无花纹,一致黑 褐色,有油状光 泽。 ➢前胸背板黑褐 色或黑色,略呈 梯形,前缘近乎 平直,后缘缓弧 形
-
8
• 蟑螂的繁殖能力很强。雌雄蟑螂交配后,雌蟑螂的尾端便长出一个形如 豆荚状的东西就叫卵鞘,卵就产在其中。一只雌虫少则可产10多个、多 则可产90多个卵鞘;一个卵鞘中,少则可孵出10只、多则可孵出50多只 小蟑螂。
• 在美国东部,平均一个房子中居住着一千只以上的蟑螂;而一对德国小 蠊,一年就可以繁殖十万只后代!
• 蟑螂喜暗怕光,喜欢昼伏夜出,白天偶尔可见。一般在黄昏后开始爬 出活动、觅食,清晨回窝。
• 温度在24~32℃最为活跃,4℃时完全不能活动。在热带地区,蟑螂可 四季繁殖、活动。北方地区,冬季有取暖设备的室内,温度适宜,蟑 螂可照常活动、繁殖。
• 多数蟑螂为卵生,其卵有序排列在卵鞘内,可以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 也不易被药剂杀死,条件适宜时即可孵化出幼虫。
城市昆虫学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温秀军
-
1
第六节 蟑螂
-
2
• 昆虫纲(Insecta)、蜚蠊目(Blattaria)。 有时特指蜚蠊科(Blattidae)昆虫。
• 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 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前翅为革 质后翅为膜质,前后翅基本等大,覆盖于腹部 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
则达到967500rems!所以即使有核子爆炸,蟑螂也可以幸
存下来。现在美国政府用来消灭蟑螂一年的费用就达到15
亿美元,大约是用在防治艾滋- 病预算的两倍。
4
一、分布与为害
1.大多数野生,少数栖息于人居住环境 2.为害体现: ➢ 直接危害
骚扰人们睡眠和休息 损害物品 引起皮肤与呼吸系统的变态反应
• 蟑螂进食时有个坏习惯:边吃、边吐、边排泄,因此污染食物,传播多
种疾病,如痢疾、副霍乱、肝炎、结核病、白喉、猩红热、蛔虫病等。
无论是什么品种的蟑螂,其所传播的病原生物有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大肠杆菌、肺结核菌、炭疽杆菌、癞病菌等及绦虫类、蛔虫类、血吸虫
类的卵等等。蟑螂还分泌和排泄出有异臭的物质,使人闻到后感觉恶心
• 蟑螂的卵在卵夹内孵化,大约需要15天的时间。刚孵化出来的蟑螂是乳 白色的若虫,没有翅膀。经过3~4次蜕皮之后就可以看到翅芽。德国小 蠊需要6~7次蜕皮才能达到性成熟的成虫期,而美洲大蠊则需要10~12次。 蟑螂的生长、蜕皮的次数和气候因素,食物的获得都有密切关系。通常
这一过程在两个月内完成。
• 生活于野外的蟑螂种类,大多以腐败的有机质或枯枝败叶等为主食;而 栖身于屋舍的蟑螂,喜欢淀粉性的食物,在它们爬过的食物上,往往会 把所携带的病原生物留下而传播疾病。
• 不完全变态。产卵于卵鞘内。
• 约有60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其中约有50种是害虫.我国约有200余种,常见 的室内蟑螂有10种左右。
• 生活在野外或室内。
-
3
• 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 一时代。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的志留 纪出现于地球上。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 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各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 却越来越顽强,一直繁衍到今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 落。值得一提的是,一只被摘头的蟑螂可以存活10天,10 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
13
5.澳洲大蠊 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体型较大,呈红
褐色,体长23~30 毫米,与美洲大蠊
• 水对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为重要。蟑螂能耐饥而不耐渴。美洲大蠊在 只给干食不给水的情况下,雌虫只能存活40天,雄虫只能存活27天。 反之,如果有水无食,则雌虫能存活90天,雄虫能存活43天。蟑螂在 食物短缺或者空间过分拥挤的情况下,会发生同类相残的行为。
• 蟑螂善于爬行,会游泳,危机时也可飞行。如果条件不好,较长时间 内不吃不喝也不会死亡。蟑螂如上的特点,使其数量与日俱增,分布 范围日趋扩大,已跃居成为头号家庭害虫。
➢ 间接危害:携带微生物
-
5
二、形态特征
➢ 第6、7节腹背有臭腺 开口,在腹部末端有 尾须1对,雄虫在尾须 内侧还有1对尾刺
➢ 卵窄长,乳白色,包 藏在角质的卵荚中, 每荚内有卵16~40枚, 数目因种类而异
-
6
三、发生规律
1.世代与越冬
➢ 成虫寿命约3~12个月,一般雌虫较雄虫为长
➢ 若虫10龄,因种不同龄期40天-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