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民间音乐的文化解读袁 源(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3)摘要:苗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
苗族民间音乐多姿多彩,是民族文化艺术的奇葩。
苗族人用歌乐形式来交流思想和表现感情、讴歌美好生活,传承历史与文化,因此,解读植根于生活的苗族民间音乐,对更好地把握苗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苗族;民间音乐;文化解读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09)04-0007-03收稿日期:2009-9-18作者简介:袁源(1980-),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贵州黔东南素有 歌舞之乡的美誉。
由于历史原因,苗族被迫迁入大山深处,他们大都分散居住在群山峻岭、深山峡谷之中。
俗语说,饭养身,歌养心。
苗歌成了他们丰富生活、交流思想和感情、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独有表达方式。
因此,苗族民间音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以歌传文的独特表达方式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艺术功能。
一般认为,艺术具有三大功能,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审美功能。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一般来说多注重娱乐功能,强调乐音运动对耳朵的满足和享受。
但苗族音乐却是一个例外,它对苗族人民的文化传承功能往往大于娱乐审美功能。
苗族是一个没有自创书面文字的民族,他们的各种艺术形式就承担了文化传承的功能,苗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门类之一,承载着丰富独特的苗族历史文化。
苗歌是苗族人民对自已的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的经验总结,它是苗族文化的有形表现。
从古至今,他们叙事、传史、抒情等都是通过口口相传,除了这种口头文学以外,苗歌作为特殊的听觉艺术,在传承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以歌传文成为苗族文化独特的表达方式。
苗歌主要以歌谣为主,关于描绘苗族生活的歌谣有很多,苗族古歌、飞歌、游方歌、情歌、婚嫁歌、叙事歌、苦歌、反歌、丧葬歌等等。
这些歌谣以它们鲜明的旋律、流畅的曲调、深厚的意境来表现苗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承苗族的生活文化史。
苗族古歌被誉为最具文化传承功能的史诗。
它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歌谣。
它通过雄壮的歌调,以对唱的形式详尽地描绘了苗族先民所设想和追忆的宇宙的形成、人类万物的起源以及古代的各种社会生活。
如古歌中的!开天辟地歌∀生动有趣地唱出了苗族先民创造天地的情景,我们可以从中窥视出苗族人的宇宙生成观: 天是白色泥,地是黑色泥,天刚刚生下来,像个大撮箕;地刚刚生下来,像张大晒席,天地刚生下,相叠在一起。
剖帕是好汉,打从东方来,举斧猛一砍,天地两分开##,[1]从中可以看出,苗族先民具有类似阴阳二极的宇宙观,天 白地黑,天 拱( 撮箕)地 平( 晒席),天地 相叠暗喻阴阳二合,再被7类似盘古似的英雄即剖帕猛斧劈开,天地邃然生成!万物得以衍生!又如古歌中的!枫木歌∀是歌唱的是人类起源的故事,歌中唱到人类的母亲妹榜妹留(蝴蝶妈妈)和燕子、泥鳅、猫头鹰等都是枫树变来的。
枫树砍倒了,变作千百样。
树根变什么,树根变泥鳅##树干生妹榜,树心生妹留,这个妹榜留,古时老妈妈。
[2]蝴蝶妈妈与水泡有方,生下12个蛋,孵出姜央(人类始祖)和雷、龙、虎、蛇等众多兄弟。
!枫木歌∀反映了苗族先民对人类起源的探寻,他们认为人类是从自然界中诞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是苗族朴素价值观的体现。
迁徙是苗族历史上特殊而重大的事件,自从苗族登上历史舞台,由于战争和政治等原因,苗族开始大规模、远距离、长时期的迁徙,迁徙歌也就应境而生。
!跋山涉水∀是流传于黔东南地区规模较大的迁徙歌,歌谣通过轮回问答的方式描绘了苗族社会大迁徙的史实。
来唱五支奶,来唱六支祖,歌唱远祖先,经历万般苦,迁徙来西方,寻找好生活。
[5]歌谣将苗族跋山涉水的大规模迁徙的苦难情景详尽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记住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
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是人们对歌曲特征的普遍看法。
但苗族叙事歌却是长于叙事兼及抒情结合,反映苗族人民广阔社会生活的歌谣。
它一般都有较长的篇幅、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极其生动的人物形象,故事性较强,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如!仰阿莎∀、!苗王张老岩∀、!格洛格桑∀、!独戈王∀等作品,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记述了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如歌谣!格洛格桑∀反映的就是古代部落战争的场景,讴歌民族英雄。
格波禄老人带领苗家众儿郎,和胡丈郎兵对兵来将对将,大战在格洛格桑,杀得天昏地暗,搅得尘土乱飞扬,战了三整天,杀了三整夜,冲去又冲来,杀来又杀去,血水流成河,人死象蚂蚁,胡丈郎的人马多,格波禄人少难抵抗,眼看实在抵不住,格波禄叫后生先撤走,大家快撤退让我来断后,格波禄张弓把箭搭,射中了胡眼郎。
[4]刚劲有力的韵律形象地再现了当时血战沙场兵戈铁马的宏大场面。
关于描绘苗族生产劳动的歌谣也很多,如劳动歌、活路歌、农事活动歌、手工业和副业生产的歌等等。
这些歌谣大多以欢快的曲调表现苗族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活路歌是叙述从春到秋苗族各种农事活动的歌谣,它将生产农事活动与幸福生活充满情趣的描写:如描绘秋收活动的: 妹妹割稻子,哥哥忙打谷,田坝里面象赶场。
鸟儿飞来头上转,妹妹抬头望:鸟儿不懂事,为啥在我们头上转,哥哥抬头望,鸟儿最懂事,偷听我们说哪样!笑声满田坝。
又如!插秧歌∀,运用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描绘插秧右称: 谷草捆在秧把上,好像姑娘戴项圈,好像姑娘拴花带##秧把真高兴,这里站一群,那里站一堆,学哥哥谈情,学妹妹恋爱。
[6]从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苗族人民生产生活的一幅幅画卷。
这些农年活动歌谣情趣浓烈,朴实、自然,没有多余的雕饰却充满了特有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
苦难的生活需要优美的歌声来愉悦,单纯的生活有了动听的旋律而丰富。
这是苗族人生活的自然需要,这是苗族人生活的精神需要,高声歌唱显示了苗家人的热情与豪放。
二、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优美的苗歌自然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通常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构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
它们都与地理因素有关,不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现象,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信仰方式,从根本上讲,都植根于某种特定的自然环境中。
著名的美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提出的种族、时代、环境三因素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其中特别强调了环境能影响一个民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所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的精神面貌也必然反映出自然山水对人们的影响。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曾论述到:地形条件的不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形式和性格类型,从而影响着各个民族在历史上的发生、发展及其所处的地位。
自然环境孕育出了优美苗歌。
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峡谷之中,民谚说 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岩旮旯。
巍峨的高山峻岭,莽莽的原始森林,江河的纵横阻隔,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之间主要靠语言进行交流,使得苗歌的丰富多彩和自然生活环境融合在一起。
他们需要放大声音、拉长音韵,提高声调,如飞歌就是作为语言的音乐延伸。
飞歌是苗族最具特色的歌谣之一。
飞歌多为男女青年游方道别后隔山隔河对唱,或劳作间歇隔河对唱。
它的旋律起伏较大,从曲调来看 飞歌曲调有20余种,其曲调结构多为上下二段体。
上段即歌头,往往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自由,舒缓而宽广;下段收尾,节奏鲜明、活泼有跳跃感,作为陈述歌词的主要部分。
歌尾在结束前,常以渐慢速度作拖腔,与上段的自由节奏相呼应,形成完整的曲调。
它的声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悠远意长,两山之间都能听得清楚。
飞歌的旋律、节拍、曲调都和自然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具有 调随境走的特点,体现了苗族向往自由、追求无拘无束的精神生活的民族性格。
情歌是青年男女社交所唱的歌曲,是两个人之间的窃窃私语,它的环境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一般都是低声对唱,因此情歌节奏欢快、奔放,旋律婉转动听。
苗族游方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在 游方坡上交流情感,倾慕爱恋的歌谣。
在苗族村寨几乎每一个村都有游方坡。
苗族青年男女在游方坡上通过游方歌会友、传情,互相表达爱慕之心,寻找称心如意的伴侣。
因演唱时候的情景、对象等不同,演唱有合唱、独唱、对唱等多种形式,歌词简练有力,情意绵绵,曲调节奏分明,委婉动听,不需要任何一件乐器伴奏,极富音乐感。
河边腔也是苗族富有特色的歌曲。
苗族人大多生活在山高水深的环境中,他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年年月月都与高山峡谷、大河、险滩打着交道。
无比聪明的苗家人从大自然中领略和模仿澎湃的河水声、山涧瀑布的涛声,涓涓的溪流声,创造出高亢豪迈、激昂澎湃的歌唱腔调,经过苗家无数后人的传承改进形成了今天的苗族河边腔。
河边腔声音高亢激昂、尾音大、音波大、节奏舒缓,种类有过山腔、平腔、诗腔、保同腔等,诸声调中以过山腔最为高亢,一般在山间独唱或距离较远8的对唱。
有 唱在高山,引来凤凰;唱在水边引来龙王之说。
根据节奏快慢不同,河边腔又可分为 大河边和 小河边的曲调。
苗族酒歌是在酒席上唱的歌谣。
酒是苗家人生活的血液,有酒必有歌。
当哪家有喜事,主人家大摆宴席款待宾客的时候,酒过三巡,菜尝五味,主人家请来的负责陪客的歌师,便热情地邀请客人唱酒歌,以助酒兴,表达热情,娱乐宾朋。
一般多唱高腔,曲调灵活自由、欢快清楚,表达了喜悦兴奋、互相尊重的心情。
苗歌是适应自然山水产生的独特的歌谣,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其实也就是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融合,这种融合也是苗族旺盛生命意识的展现。
三、苗歌传达了旺盛的生命意识著名的哲学家尼采在其!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对音乐进行了探讨,强调 日神精神和 酒神精神。
他说的酒神精神其实就是音乐精神。
他认为希腊悲剧就是由 歌与 舞组成,而希腊悲剧的 歌中透射出一种强盛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一种具有强力意志的生命力。
即在生态之中,人的生命像动物植物一样只是自然世界的一个成员,人的生命力就像植物动物一样有着一种向上生长的 意志,尼采认为万物之内就有一种不竭的生命意志推动世界在运转。
希腊人与不可知的命运抗争而有悲剧,苗族人也为整个族群的命运而抗争,虽败而不屈。
苗族人在环境恶劣、物质相对匮乏的情况下顽强、乐观地生存着,无论老人、小孩都勤劳、积极、快乐地生活着,唱出动听的山歌,犹如一股清澈甜美的山泉淌入人们的心田,倾诉着生命的欢愉,显露着生命的自由,传达着顽强的生命意识。
为了欢愉生命,苗族人创造了很多欢快的歌谣。
如节日歌主要是解释苗族节日的来历、描述节日的盛况以及表达一些美好的愿望。
苗族节日生活被认为是美好生活的象征,节日歌丰富多彩。
神话歌唱道: 回回不过年,这回要过年,过年迎新春,全寨齐欢喜。
八月稻挞斗,九月谷钻家,吃酒去客家,腊月就过年,年过春来到,人人乐哈哈。
[7]面对恶劣的生活、生存环境,苗族人民以欢快乐观的心情和美好的理想愿望来表达对前途的憧憬和对幸福的追求。
苗族人对自然、对生命、对精神的表达、认知产生了这种的歌谣,歌者为生命而歌,每一首歌谣都是真正从心底里面流淌出来的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