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法学考研经验和参考书详细介绍

北大法学考研经验和参考书详细介绍

北大法学入门帖田舍知郎邮箱:Tianshezhilang@北大法学研究生考试的复试成绩已经公布,录取结果已有定论,大多院校的调剂工作也都基本接近尾声。

2011年考研的大幕已经拉开,新的战争开始了。

在此时此刻,估计很多学弟学妹都没谋划着新一年的梦想呢,作为一个过来人,在此给大家提供些信息。

一、北大法学硕士研究生概况1、学制及学费北大法学硕士研究生为两年制,自09级开始,全部为公费,但没有生活补贴,且住宿费自理(法学硕士基本住校内),1020元。

按照09级的要求,修够了31个学分了即可毕业,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

2、就业行情鉴于国内就业行情不好,北大也受影响,但是基本上就业与国内其他院校相比,还有有优势的。

从大面上看,考国家公务员的比较多,但是录取比较少;地方公务员也仅限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其他地方的公务员对北大考生来说,吸引力不大。

律所,尤其是外所和国内大所(金杜、君合、大成等)还是比较吸引人的。

但是现在金杜等大所尤其是君合一般不怎么招人,想进内所的也很难,在这一点上,本科出身好,英语水平高的考生显然占优势。

外所,北大也是很少有人能进。

国企,大型国企的号召力还是蛮强的,一个是因为工资比较高且相对问题,一个是基本上能解决户口,因此,很多人都选了国企。

相对而言,国际经济法、经济法、民商法、商法等私法专业比较好就业。

3、未来发展法学硕士主要是为博士培养苗子。

每年法学院都会有五个直博的名额,竞争相当激烈,一个是因为不用考博,一个是因为直博的话可以少读一年。

至于交流生,北大的交流指标还是很多的,而且学校都不错。

想出去交流的考生,选择北大无疑是个不错的决策。

3、专业设置北大的专业设置比较齐全,硕士来说一般招收以下专业:民商法学、刑法学、宪法行政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民事、刑事)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财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法学理论、法律史等专业。

其中,民商法学与商法学分开,独立考试。

4、招生人数北大法学院法学硕士一般招生100人(不含少数民族计划、西部志愿等),其中保送60人,公开招考40人。

但是从09、10年两年的招生情况看,北大法学硕士的保送生质量令老师不满意——本来招收六十个保送生,往往面试的时候老师都会毙掉很多人,以至于出现保送指标空缺。

这些空缺的指标直接转给了公开招考的考生——09年公开招考52人(12个指标为保送生空缺所致),10年招收47个,道理一样。

具体各专业招生人数,各位考生自己上北大法学院官网去看。

二、考试方式自2009年开始,北大考试方式开始改革。

有十项全能模式改为非常六加一模式。

1、考试科目北大法学硕士09年改革后,分为综合卷和专业卷,各占150分。

其中综合卷考试科目为: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宪法学;专业卷呢,则只考各个专业的专业知识。

2、试卷结构自09、10年的情况看,六门课的分值分别为: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各占30分;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各占20分。

从结构与分值上看,公法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卷面及分值。

3、考试题型北大考试没有客观题,全部为主观题。

主要题型为: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其中宪法、刑法、民法会出现案例分析(10年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竟然出了一道案例分析),至于简答、论述,各个科目都会出现。

4、复试比例及分数线复试比例是150%,即如果刑法学招收六个人的话,那么九个人进复试,但是这九个人的成绩受制于法学院的分数线,假如九个以上的考生分数过线,那么前九进复试。

如果只有六个人过法学院的分数线,则只有六个人进复试——复试比例与院线,二者以低者为准。

至于分数线,英语一般为50,专业课一般为90;两年的复试分数详见下表:2009/filedb ... /20093126481188.mht2010 /filedb ... /20103165827691.htm5、复试情况复试包括面试和英语听力。

其中,面试占40分,英语听力占3分(均为权重成绩)。

面试一般是五个老师参加,各自打分,计算平均分,再按照权重折合。

每个老师的打分情况都会在法学院官网上公布,但是匿名。

面试不及格者,直接淘汰,即便其他成绩很高。

面试一般是中文,但个别专业会问英语(国际法)。

一般是自我介绍,抽题、答题,回答老师的提问等。

英语,只考听力,不考口语。

听力考试时间为半个小时,共三十个选择题,每题一分,最后折合成3分的权重成绩。

英语的模式为旧托福题型,难度略高于六级。

5、权重成绩北大法学硕士的最后录取情况是按照权重成绩相加,由高到低录取。

其中:初试权重=初试成绩÷5×0.6面试权重=面试平均成绩×0.4英语听力=听力成绩×0.1总成绩=初试权+重复试权重+英语听力(面试不及格者除外)。

三、参考书目北大法学考试不指定参考书目,而且从这几年的考试和老师讲课中发现,确实是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都是一些基础性的考题,考察的都是本学科的基础知识。

但是,北大老师主编的教材或者国内权威的教材,还是应当认真对待的,以下是老师推荐或者是考生反映比较好的教材。

民法:《民法》,魏振瀛,三版,北大和高教出版社;《民法总论》三版、《物权法》四版,梁慧星,法律出版社;《合同法》四版,崔健远,法律出版社;《民法概要》,王泽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刑法:《中国刑法论》,四版,杨敦先、杨春洗,北大版;《规范刑法学》二版、《口授刑法学》陈兴良,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刑法学》三版,张明楷,三版,法律出版社。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三版,姜明安,三版,北大和高教版;《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2005版,罗豪才,自考教材,北大版;《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罗豪才、湛中乐,北大版。

宪法:《选择宪法》、《宪法的司法化》,王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宪法学导论》二版,张千帆,法律版;《宪法学》2005版,魏定仁、甘超英、傅思明,北大版;《宪法学》2005版,肖蔚云,北大版。

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三版,陈光中,北大和高教版;《刑事诉讼法学概论》,汪建成,北大版;《问题与主义之间》二版、《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二版,陈瑞华,人民大学出版社;《理想与现实》、《冲突与平衡》、《证据法研究》,汪建成,北大版。

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三版,江伟,北大和高教版;《民事诉讼法学》,潘剑锋,北大版;《民事诉讼法》2008版,刘家兴,北大版;《民事诉讼法学》,张卫平,法律版。

以上版本最好要最新版本的。

要精读、细读、认真读,教材是最基本的依据。

四、辅导班及笔记1、英华辅导班关于辅导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英华了吧——每年暑假在北大的电教楼进行的为期将近二十天的辅导,全部由北大老师授课。

这个辅导班还是比较权威的,一个是因为北大考试亲自讲课,一个是因为这里能汇聚各方的优秀考生,考试信息比较发达,考试资料比较多——毕竟大家手里的资源可以共享。

英华,固然权威,但是,他不是专门针对考试,因此,针对性不强。

主要是针对外地、外校考生以及那些信息不通畅的考生,主要是强化基础知识。

这个班次,好像学费蛮贵的,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考生来说,找一套录音来听,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自己有两年的英华录音,想要分享的,可以联系我。

2、其他辅导班**是做北大法学比较早的一个辅导机构,效果还不错。

主要特点就是针对性强,都是往届的高分考生(实战性强)授课。

从他们哪里流传出来的资料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

**教育**考研,自2009年也开始开设北大法学辅导班,依托他们的优势资源,实力也是不错的。

跨考教育等学校也都开设了北大法学辅导班,大家可以有选择的报名。

辅导班不是越多越好,只要一个就够了,主要还是靠自身实力!辅导班主要是提供思路、技巧、强化知识。

3、笔记考研,笔记无疑是很重要的。

在辅导班上流传的各位老师的笔记、讲义是很好的,传播比较广的有尹田老师的民法、潘剑锋老师的民诉法、傅郁林老师的民诉法、陈永生的刑诉法、陈瑞华的刑诉法、汪建成的刑诉法等等。

还有一些师兄师姐做的笔记也是很不错的。

我在09年考试完毕之后,为了给辅导班讲课,也花了几个月时间整理了一套笔记,综合了我三年来收集到的所有教材、专著、录音、讲义、笔记、真题,梳理整合而成一套专题式的笔记,虽然是针对综合卷的,但是难度相当于专业卷,据用过的考友说,效果还不错。

——需要分享的研友可以联系我。

4、真题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总是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搜集真题不但要全,而且要详实,要会用。

对于真题的研究能直接决定你的考试成败——一个是因为真题的重复率比较高,一个是因为能从真题中寻找命题规律、查找命题重点、把握命题规律、预测命题方向。

真题,一定要认真琢磨其中的内涵,要随手带上一份。

我当时将我所收集到的所有真题分类整理成两份,一份是按照年代的,看每年各个学科是怎么出题的;一份是按照科目的,主要是看每科的命题趋势和规律,最后能考高分,也是得益于我对真题的研究。

关于真题,想要分享的研友,请联系我。

五、时间安排对于考生来说,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时间不够用。

在这十个月中,不但要对付专业课还要有英语、政治,而且还要面临其他各种烂七八糟的事情。

如何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事前规划无疑是相当关键的。

但是我在这里不会自命不凡地告诉大家应当怎么样分配时间。

因为个人情况不同,并且,时间分配和精力分配上没有做好的方式,只有最适合某个人的方式。

但是我还是要提示各位几点:1、先搞清楚自己的半斤八两有的考生是法学出身,有的是跨专业的;有点法学功底好,有的是法学功底稍差;有点考生英语好,有的考生四六级都没有过呢;有的考生是初次考试,有的考生是再战或者三战,这当然影响了个人的复习计划及时间、精力分配。

因此,一定要搞清楚个人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计划。

2、注意平均分配考试,要就你政治、英语、综合、专业,门门过线,而且总分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要注意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君不见每次考试公布成绩,多少人总分很高,排名靠前,但是因为单科不及格而作了炮灰。

一定要注意,能不能进北大,取决于你的四门课五个分数的最低分。

3、注意性价比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有短处,那么又该怎么来扬长避短呢?这就要求会筹划!英语,无疑是个长期的工作,那么,现在开始就要从词汇、阅读开始,逐步展开,一直坚持到考前,一天都不能落下。

政治,无疑是个短期的工作,从九月开始准备就不晚。

对于政治,我建议大家报一个辅导班,一时投入几百块钱,可以给你带来无穷的收益。

因此,在保证单科过线的情况下,一定要将总分尽量往上顶,越高越高!对于北大法学考试来说,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六、研友及资料、信息收集问题1、研友考研,是个个人能力的展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闭门造车,闭关修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