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埋地管道施工专项方案b

消防埋地管道施工专项方案b

消防埋地管道施工技术方案目录1 工程概况 (1)2 编制依据 (1)3 施工方法 (1)4 防腐施工工艺 (8)5 安全防护措施 (9)6 主要资源需求计划 (10)7 主要消耗材料表 (11)8 要求记录的表格名称及表号明细 (12)9 劳动力动员计划及施工计划 (12)10 吊装 (13)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2.1施工图。

2.2执行规范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建筑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石油化工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33-200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8923-9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2002阀门检验与管理规程 SH 3518-2000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 0447-2007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3 施工方法3.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a) 图纸审查:•施工前必须进行图纸审查,以便将设计图纸存在问题与设计单位提出并进行澄清;同时作好管道施工工艺设计。

设计交底:•施工前,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b)施工技术、安全、质量交底:施工前,由相关管理人员对参加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质量等交底、培训。

c)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作业指导书报监理和业主审核、批准后实施。

d)焊工必须持压力容器的焊工证并经过入场的理论和技能考试。

合格后持焊工准入证进行施焊。

2) 材料准备开工前管材及配件到货后,检查材质证明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和业主审查;钢管的外观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迭、重皮等缺陷,锈蚀或凹陷不超过壁厚负偏差。

a)阀门要求有出厂合格证明书,现场用洁净水按《阀门检验与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压力及密封性试验。

b)阀门外观检查,其零部件应齐全完好,填料压盖螺栓应留有压缩裕量。

传动装置和操作机构应动作灵活、可靠、无卡涩。

c) 焊材准备:进场焊材必须具有合格的焊材质量证明文件,放可使用。

焊材保管设专用库房,并确保库房温度、湿度,现场二级焊材库要有烘干、恒温、去湿设备。

材料发放严格按规定执行领料单制度,由专业工程师确认材料类别、数量,供应部材料保管人员必须做好发放记录,确保材料不用混、不用错;焊材按4小时使用量领用,剩余焊材应退库,烘干次数按工艺文件规定执行,超过烘干次数报废,由供应部处理。

焊条库焊材发放员严格执行烘烤、发放、回收制度,发放台帐必须准确,真实。

3)施工现场:•现场应达四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通讯通、现场平整。

4)设备机械的准备:电焊机、试压泵等机具到位。

5) 消防专用产品还应具有消防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的特性数据有怀疑时,应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螺栓、螺母及螺纹管件的螺纹应完整,无伤痕、毛刺等缺陷,螺纹应配合良好。

7) 法兰和盲板的密封面不得有毛刺及径向划痕。

3.2施工部署1) 预制:根据实际情况,部分管段需在管段预制区集中下料进行分段预制,预制好的消防水管段应根据安装现场的具体情况按设计给定的压力进行分段试压,对管段外表面进行防腐施工。

根据现场条件部分试压完的管段回填沟槽,待系统完成后进行整体试压,并最终完成回填工作。

2) 放线和测量及土方开挖:地下管道工程的放线与测量前应完成定位和高程的测量布点工作,并对基准点采用保护措施,且应作出明显标记。

土方开挖,用水准仪进行标高复测定位。

3) 安装:现场沟基挖好,并视沟底情况铺设细砂土垫层。

在管沟的上方配临时管支撑将管子架在管沟上方进行预制管段安装焊口焊接;下沟后留出安装焊口位置。

对于不能及时回填的沟槽采取必要的固定及保护措施,经常路过的管沟地段须搭设过桥跳板。

管道系统试验合格后焊口防腐,局部回填。

4) 回填:从管道两侧对称同时进行,分层夯实。

人工回填土每层虚土不大于200mm ,管顶以上500毫米范围内回填土不允许含有直径大于50毫米的石块,管子接口的工作坑的回填必须仔细夯实。

3.3 施工工序3.3.1消防水管道施工工序3.3.2防腐施工工序3.4施工方法、质量要求1) 测量放线根据现场已有的控制点准确放出管沟开挖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水准仪控制管沟沟底的标高,保证地基、管基的基坑尺寸和基底的标高达到图纸的要求,做好定位测量记录。

施工测量应沿管道线路设置便于观测的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且应采取保护措施,在管道线路与原有地下管道、电缆及其他构筑物交叉处的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并符合下列规定:a )临时水准点的间距宜不大于200 m ;b )水准点和控制桩应经复核确认后使用;c )放线测量记录应标明所依据的控制点。

地下管道工程下述作业施工前,应校测管道中心线及高程控制桩:a )地基验槽;b )施工软土管基;c )管道铺设。

2) 沟槽开挖 1.开挖动土前,应办理动土手续,并根据需要制订下列措施:a ) 防止地面水流入的措施;b ) 防止附近已有建(构)筑物、道路、管道等产生沉降或变形的措施;c ) 排除积水的措施;d ) 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e ) 沟壁支撑安装和拆除的措施。

2.沟槽开挖的注意事项:a)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状况,土方开挖采用人力及机械开挖结合的方法进行。

b) 挖出的土方必须及时清理出施工地点,当沟底遇到岩石、卵石、硬质土、软的膨胀上、不规格则碎石块及侵泡土质而不宜作沟底基础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挖除后做人工沙垫层基础。

基础厚度宜采用0.3-0.5DN ,且不得小于150毫米。

d) 沟槽土层处边坡坡度按高宽比1:0.67放坡。

e)沟槽开挖时,遇有地下管道、电缆、文物古迹或地下土质异常时,施工单位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由其会同有关部门协商处理。

3. 沟槽开挖不得扰动天然地基,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沟壁平整;b)边坡坡度符合规定;c)管道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小于规定尺寸;d)沟槽底面高程允许偏差:土壤底面±20 mm;3) 管线预制a)下料:碳钢管下料采用气焊切割。

b) 坡口:用砂轮机清除附近的油污、氧化铁等杂质,并打磨坡口保证坡口角度在65°~70°之间。

c) 组对:焊口与管道轴线相垂直,焊口间隙不大于2.5毫米。

d)相邻管节纵缝应错开100mm以上。

4)管线安装及敷设1、管道敷设应具备以下条件:a)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经检查合格;b)与管道连接的设备找正合格并固定完毕;c)管道组成件已经检验合格且内部已清理干净。

2、管节堆放宜选择平整、坚实的场地,堆放稳固且方便使用。

3、已做好防腐层的管子或非金属管材在吊运及下沟时,为了避免损伤防腐层,吊装时应用吊装尼龙带等可靠的保护措施。

4、稳管时,管子中心应对准设计中心线,管底应与管基紧密接触,且应检查其坐标、标高和坡度。

5、沟内管道接口处应挖工作坑。

6、管道敷设后,在沟槽内不得有应力弯曲现象,并应有防止管道漂浮的措施。

7、管道穿基础时,应设预留孔或预埋套管,预留孔或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接口,套管长度不小于墙厚;管道与套管空隙用阻燃材料填塞。

8、管道安装时,应随时清除管道中的杂物,管道敷设中断时,应将管口临时封堵。

9、管子对口时,不得用强力组对,且应垫置牢固。

10、碳钢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碳钢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单位:mm11、管道直管段两环向焊缝间距,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 mm 时,应不小于150 mm ;当公称直径小于150 mm 时,应不小于管子外径。

钢管的纵向焊缝应置于易检修的位置,且不宜在底部,组对时,两纵缝间距应大于100mm 。

其他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支管外壁距焊缝宜不小于50 mm ;b )环向焊缝距墙壁、楼板或支、吊架净距应不小于50 mm ;c )在管道焊缝上不宜开孔;d )管道上任何位置不得开方孔。

12、设计文件无要求时,管道的对接焊口壁厚大于3 mm 的接口端部,应加工成30°~35°的坡口,留有1 mm ~2 mm 厚的钝边,两管端的对口间隙,应符合表2规定。

对接焊口的组对应做到内壁平齐,内壁错边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不等厚管道组成件的组对,当内壁或外壁错边量超过3 mm 时,应进行修整,磨削成坡度为15°的坡形过渡。

表2 钢管对口间隙 单位:mm表3 管道组对内壁错边量 单位:mm13、管道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及夹渣,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物应清除,焊缝表面凹陷、咬边深度应小于0.5 mm,连续长度应不大于100 mm,且其总长度应不大于焊缝全长的10%,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焊缝宽度宜每边超过坡口边缘2 mm;b)焊缝余高宜为0 mm~2 mm,最大不大于4 mm。

14、设计压力大于1 MPa,且小于或等于1.6 MPa的管道,同一焊工焊接的同一管线编号的焊接接头无损探伤检测比例不得低于5%,且不少于一个接头。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 MPa的管道可不进行无损探伤检测。

焊接a. 参与施工的焊接人员,必须是通过国家《锅炉、压力容器考试规程》资格的焊工和入场考试合格的焊工,持焊工准入证上岗。

b. 焊接前应遵守下列规定:焊接施工现场应设置焊材管理库,•设专人负责焊条的保管、烘焙、发放;焊条应有材质合格证;焊工焊接时应随带保温桶、•钢丝刷、刨锤等。

c. 碳钢管采用氩电联焊,焊材为H08Mn2SiA+J427,坡口为V型,焊接时应保证坡口表面光滑,不得有锈蚀、夹渣、裂纹等,坡口附近50mm内不得有油污。

d. 焊接质量要求:外表面焊道与原材圆滑过渡,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凹陷、夹渣等缺陷;焊口咬边深度不大于0.5mm,且长度不大于所处焊道长度的10%,焊道加强高不得大于2mm。

6) 压力试验6.1 管道水压试验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a)埋地管道的轴线位置、标高、坡度及管基、垫层等复查合格;b)管道附件、附属构筑物及所有接口外观检查合格;c)支墩、锚固设施已达设计强度;d)不参与试验的设备、消火栓等已经隔离。

6.2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数据,消防水管道应进行压力试验。

a.试验用压力表应校验合格,精度不应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宜为最大被测压力的1.5-2倍且不少于两块。

b.埋地管道进行水压试验时,应分级升压,每一级应检查管端堵板、后背支撑、支墩、管身及接口,当无异常现象时,再继续升压;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保持10 min,检查接口、管身无破损、无漏水为强度试验合格。

强度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严密性试验。

c.水压试验时,检查系统空气已经排空;升压时,应缓慢进行到试验压力后,仔细检查管道有无变形、泄漏等情况,稳压10分钟后,泄压至操作压力,稳压30分钟后无压降为合格;d. 循环冷却给、回水管道、生活给水管道、压力含油污水管道、压力生产废水管道及压力生活污水管道、压力高浓度污水管道的试验压力为0.9MP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