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的利与弊

谈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的利与弊

谈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的利与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地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多,这使得日益发展的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课堂,计算机、投影仪、一体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比比皆是。

它们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视觉境界,使学生进入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

多媒体应用在教学中,因其固有的优势和特色,使其在教学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通过两年的亲身经历,我个人感到让多媒体真正进入到教育教学中,还为时过早,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下面,我就谈一谈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的利与弊。

首先,谈谈:利
(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延续了上千年而没有多大新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视频投影和多煤体(计算机、投影仪、录像机、CD机、影碟机等)的出现让老师感到新奇,引导督促他们去开发研究新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它发挥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个体学习环境。

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学生在学习同一教材时学习的速度和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

常规教学中,教师面对课堂上众多的学生,往往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把教学对象设定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其结果是造成“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

这样,既影响了后进生的进步,又限制了优等生的发展。

而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却能“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人机对话,真正做到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学生均获得最大的发展。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

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且还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对所学内容可以加深记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

多媒体运用声、光、电、形、色诸多功能,多渠道传递教学信息,具有更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注意,诱发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调动了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进行。

学生的想象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能化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形象。

例如:科学课,可以通过一些动画形象,把一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如《太阳和影子》《昼夜交替》等课,这些都可以通过动画手段把枯燥抽象的教学寓于游乐情景之中,使科学性与趣味性高度统一,学习内容也变得生动有趣。

这时由于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教学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发挥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作用多媒体课件能演示图形的变化,模拟实验的过程和思考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止的知识动态化,把无形的知识化为有形直观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生动活拨、趣味盎然的图像变化,使学生已有经验与概念进行
联想组合,建立起抽象思维的观念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四)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节约上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短,教学任务重等矛盾的重要途径。

由于目前学校课程的压缩,总课时数减少,多媒体教学节约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及学生记笔记的时间。

而且能跨跃时空,展现传统教学中呈现的很多内容。

通过使用多媒体真正把外面精彩的世界引入课堂,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效果。

传统的教学往往由于板书、绘图和重复讲解而浪费时间,使学生课上练习少,课外作业负担重。

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节约了授课时间,加大了练习容量,并由于其快速反应力强的特点加强了练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强化。

多媒体教学不仅提供了教学的新思路,而且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既使知识信息传递快,又可以有效调控教学。

有资料表明,学生的学习:单靠听觉,可获知识的5%,单靠视觉可获知识的10 % ,而视听并用,可达到86.3%以上;就保持三天左右的记忆率来看,单用听觉是15 % ,单用视觉是4 %,视听觉并用是75%。

综上,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不仅大大节省授课时间,而且学生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比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格局,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优化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五)可以大面积大范围授课。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现场讲授,只能教授一个班,如果在大教室或礼堂讲课,则效
果不能保证。

而多媒体教学继承了电视教学可以大范围授课的优点,可以远距离地形象地实施教学,甚至可以利用网络使学生在家里上课。

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我校就利用多媒体教室,成功对学生进行并班并级授课,使不同学生能够同时获取知识,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六)使用教学一体机等多媒体教学,使教师上课不需要进行板书,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还可以减少粉尘对身体的影响,减少教师的职业病。

同时教师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把有效的时间留给学生,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并克服遗忘问题。

再说:弊
虽然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有着巨大优势,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很容易出现一些状况,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过分追求视觉形象,造成学生兴趣迁移。

低年级的学生获取知识往往是从兴趣出发的,兴趣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但我们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是注重知识的讲解而是注重如何使课件精美。

例如: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导致其注意力的分散,无法专心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没有把精力集中在知识点上,这就造成了把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成缺点,容易造成学生兴趣的迁移,降低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引入教育教学中,无疑助长了教师情性。

许多教师用了多媒体写电子教案,这就不愿写真正意义上的手书教案了,不愿去摸索教学规律。

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教案。

这样,就不能有所创新,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观点了,从而助长了教师的情性思想。

(三)教师成了课件的附属品,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降低。

咱们教师有这样一种感受,由于自身的思维的活跃程度和周围环境的不同,讲课时并不一定完全照着教案设计的那样讲授,随着自己的灵感的临时出现,可能一个好的想法、好的教学创意就会改变原来授课思路,而沿着一种更好的思路讲下去,这是创新精神的出发点。

但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师的这种灵活性就受到了限制。

由于教师忙着操作,无暇顾及到与学生交流。

这样的话,老师就不能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能照顾到学生感受,整个课堂很容易变成一个满堂灌的教学。

(四)由于老师的自身素质有着千差万别,对多媒体的掌握也是参差不齐,制作课件有的很费力,增加了这些教师的工作量。

传统的备课,有参考书、备课本、笔就够了,而多媒体教学则需用微机,投影手机,还要用到各种声视频软件,还要学会各种软件的应用等,这使得在多媒体教学上不仅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还要结合班级一体机的特点来编制教案。

这就使得一些教师为了制作一节好的多媒体课件上课,忙了好长时间,甚至几个月;还有的老师自己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请人帮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都额外地增加教师了的负担。

5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有待提高。

从现状来看,许多制作多媒体课件软件的商家抢占课堂这一块,使得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品种繁多,且教师能够掌握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并不一样,参差不齐,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书本上的插图,网络插图等,投影到屏幕上,就算作多媒体进入课堂了;有的老师的课件是用来减轻自身负担的,只是把所谓课件用在呈现练习题上,实际只是减少了教师用笔书写的时间而已。

课件本身的超文本功能、超链接功能、师生交互功能、网络功能这些先进的优势得不到体现;一节多媒体课下来,有的学生反映连笔记都来不及记,这就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甚至形成了课下学生补习上课内容(课件)抄课件内容的局面……
总之,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它们的缺点。

我们不能过分依赖,但也不能一概地摒弃。

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教师片面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而忽略了引导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和知识点,就会喧宾夺主。

多媒体确实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这就需要每个教师在提高多媒体教学能力,充分利用好学校多媒体设备的同时,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做到优势互补,为社会培养创造型,探索型的人才。

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而定,把多媒体的优势最大化地应用到教学中,只有通过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优化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