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道路交通系统评价
• 中规模调整:
• 网络结构调整 • 道路功能调整
• 大规模调整
• 土地利用调整 • 总体布局规划调整
二、城市交通管理方案 的技术评价
交通管理方案评价的目的
• 分析交通管理措施如何影响城市交通结构及网 络交通流; • 预测交通管理措施下的城市交通系统交通流运 行指标;
• 分析交通管理方案是否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确定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先进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道路交通系统评价
1、技术评价
能否解决交通问题?
2、经济评价
经济效益是否可行?
3、综合评价
可能产生的正负社会效益?
交通质量服务水平评价
上班高峰 有公交线网
» ú ¶ ¯ ³ µ · ß · å Ó Ð ¸ « ½ » Í ø
某城市机动车服务水平
比例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路段 交叉口
A
B
C
D
E
F
服务水平
Hale Waihona Puke 三、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 调整、实施计划与滚动
交通管理方案调整
• 小规模调整:
• 交叉口类型、转向禁止措施调整
第六章
道路交通系统评价
评价在道路交通规划中的地位
1、规划之前,评价的主要用途是进行现状分析,实际上 是将现状作为规划方案之一,即维持现状,通过评价分析, 确定现状网络对于规划目的是否满足要求,满足程度如何, 存在什么问题,有多少潜力可挖。
2、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评价可以作为设计者的一个辅 助工具,引导他们作出较优的方案。
3、评价不等于决策,而是决策的一个必备的辅助工具。 4、在方案实施后,对实施方案的使用效果、营运状况的 监测反馈也要借助于评价分析。
评价在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作用
1、评价是确定每一个备选方案价值以及一个方案相对于 其他方案可取性的过程,其中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 确定如何来衡量方案的价值;
估计所建议的行动的费用与效益的来源和时机选择。
交通管理方案抽象--区域管理1
区域禁止通行管理信息: 区域禁止通行管理信息是 将禁止通行区域转换成禁 止通行路段来表示。如右 图中,被禁止通行区域被 转换成10条禁止 通行道路(20个单向路段) 来表示。
交通管理方案抽象--区域管理2
区域限号通行管理信息: 区域限号通行管理信息 是将限号通行区域转换 成限号通行路段来表示, 转换方法与禁止通行区 域转换方法相同。
某城市机动车车速预测
公里/小时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6.43 38.21 38.24 41.11
全天全网
É Ï ° à · ß · å È « Í ø
全天 上班高峰 有公交线网 全网
É Ï ° à · ß · å Ó Ð ¸ « ½ » Ï ß Í ø
» ú ¶ ¯ ³ µ · ß · å È « Í ø
交通阻抗分析-1
速度
道路车辆速度预测
畅行车流
正常车流 拥挤车流
交通负荷
交通阻抗分析-2
交叉口延误预测
延误
交通负荷
交通质量服务水平
• • • 交通负荷度:V/C 交通拥挤度: L(V C 1.0) L 服务水平:
– – – – – – A级: V/C 小于0.4, 畅行车流 B级: V/C =0.4~0.6, 稳定车流(延误小) C级: V/C =0.6~0.75,稳定车流(延误大) D级: V/C =0.75~0.9,接近不稳定车流 E级: V/C =0.9~1.0, 不稳定车流 F级: V/C 大于1.0, 强制车流
1、 交通负荷度:V/C 2、 交通拥挤度: . ) L 3、 服务水平: L(V C 10
服务水平评价等级
– – – – – – A级: V/C 小于0.4, B级: V/C =0.4~0.6, C级: V/C =0.6~0.75, D级: V/C =0.75~0.9, E级: V/C =0.9~1.0, F级: V/C 大于1.0, 畅行车流 稳定车流(延误小) 稳定车流(延误大) 接近不稳定车流 不稳定车流 强制车流
城市交通管理方案信息化处理(抽象化)
•道路网络信息化处理
道路路段、道路交叉口、道路网络
•交通管理措施信息化处理
节点管理、线路管理、区域管理
道路网络抽象--道路路段
• 七个等级
1、城市高架道路 2、城市快速干道 3、城市主干道 4、城市次干道
5、城市支路
6、郊区公路 7、高速公路
道路交叉口抽象
• 道路交叉口抽象为六级
• 路段交通管理措施调整
• 中规模调整:
• 网络结构调整 • 区域交通管理措施调整
• 大规模调整:
• 交通发展战略调整 • 土地利用调整
• 总体布局规划调整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实施计划编制
•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实施计划编制应贯彻“近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过程
• • • • • • • • • 各方式交通需求分析 初始道路交通网络系统拟定 道路交通网络计算机处理 交通阻抗分析 交通网络交通分配 道路交通系统交通质量评价 道路交通环境质量评价 道路交通网络系统方案调整与优化 规划方案输出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过程
• • • • • • • • 各方式交通需求分析 初始道路交通管理方案拟定 道路交通网络计算机处理 交通阻抗分析 交通网络交通分配 道路交通系统交通质量评价 道路交通管理方案调整与优化 规划方案输出
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指标2
• 对于某些局部交通管理规划方案(某个局部区 域、某条道路或某个交叉口的交通改善管理方 案)的评价,应从二个方面来评价管理方案的 效果:一是对整个城市的总体交通质量改善的 评价,如总体交通负荷、平均车速、平均延误、 网络交通流的均衡性等几个常用指标;二是重 点考虑所研究范围内的交通质量改善。评价指 标可根据方案目标而定。
交通管理方案评价的核心:
交通管理措施下的交通流重分布模拟
• 模拟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或交通系统管理措施实 施前后的交通效果 –. 城市经济变化 –. 交通结构变化 –. 道路交通流量重新分布 –. 交通质量改善状况
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过程
• 城市交通管理方案信息化处理(抽象化) • 交通管理措施下的交通流重分布模拟 • 城市交通管理效果分析
• 交叉口转向限制:
禁止通行方向:D = 无限大 允许通行方向:D< = D0
• 交叉口专用信号:
禁止通行车辆:D = 无限大 允许通行车辆:D<= D0
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指标1
• 对于“畅通工程”中要求的交通管理规划,是 指城市交通系统的全面的交通管理规划,应从 整个城市总体来评价管理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 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公安部当年“畅通工程” 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城市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 系”(53项指标)来对规划方案进行考核,分 析达到规划目标的程度。
交通管理方案抽象--线路管理2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
1 、公共交通专用线 2 、自行车专用线(机动车禁止通行) 3、 客运专用线(货车禁止通行) 4、 机动车专用线(自行车禁止通行) 5、 货运专用线(客运车辆禁止通行) 6、 非管理线(无任何交通管理措施) 7、 步行道路(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8、 摩托车禁止通行线路。
网络建设综合评价
综述规划方案的国民经济及社会效果 综述方案的选择及推荐意见 综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依据: 技术评价,经济评价
一、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规划及评价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内容
1、道路网络系统规划 • 机动车交通网络 • 自行车交通网络 2、道路交叉口规划 3、城市进出口道路系统规划 4、停车场系统规划 • 机动车停车场 • 自行车停车场
1、信号交叉口 2、环形交叉口 3、无控制交叉口 4、立体交叉口 5、交通渠化交叉口 6、优先权交叉口
1
5
4 6
N(I,J) 2,5 1,3,4 2,6 2,5,6 1,4,6 3,4,5
网络抽象
--邻接目录表
节点 I 1 2 3 4 5 6 V(I) 2 3 2 3 3 3
2 3
交通管理方案抽象--节点管理
禁止左转 12-16-184 禁止右转 184-16-12 禁止直行 12-16-45 禁止回头 12-16-12
交通管理方案抽象--线路管理1
道路类型管理信息
1、双向通行道路,有中央(物体)分带; 2、双向通行道路,无中央(物体)分带; 3、单向通行道路,可通行方向; 4、单向通行道路,禁止通行方向; 5、单向通行道路,禁止通行方向,但公交 通车辆可通行(公交单向逆行线)。
初始道路交通网络方案的拟定
• • • • 现状道路交通网络交通质量分析 未来道路交通主要流向分析 道路功能分析 道路网络主要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道路交通网络主要指标规范建议值
项目 机动车 设计速度 (km/h) 道路网密度 (km/km2) 机动车车道 (条) 道路路面宽度 (m) 规划人口 快速道路 (万人) >200 50-200 20-50 >200 50-200 20-50 >200 50-200 20-50 >200 50-200 20-50 80 60-80 -0.4-0.5 0.2-0.4 --6-8 4-6 ---35-40 30-35 -----主干道 60 40-60 40 0.8-1.2 0.8-1.2 1.0-1.2 6-8 4-6 4 40-50 35-45 30-40 次干道 40 40 40 1.2-1.4 1.2-1.4 1.2-1.4 4-6 4-6 2-4 25-45 25-40 25-35 支路 30 30 30 2-3 2-3 2-3 2-3 2 2 15-30 15-20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