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书包
天华:王静
教材分析:
识字8 《小书包》,是篇特别的教材。
首先她是识字课文,自然重点在于识字。
其次,她的内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词串,一部分是儿歌。
这两部分,还有很大关联。
识字6《画》重点在于认识一对对反义词,了解画的“特别”“奇妙”“有趣”;识字7《大小多少》,重点在认识一对对反义词,初步建立大小多少的概念。
而这一课,重点在于认识与书包有关的字词,认识这些学习用品。
识字课,绝不仅仅是认识一些字,她还有一个巨大的作用——以字词,建构儿童的世界。
儿童的世界,应该是个认知的世界、情感的世界、价值的世界、审美的世界。
今天,我上《识字8小书包》第一课时,我教的是词串部分。
儿歌,我将放在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图文对照、汉字溯源、归类识记、情境识字等方法,认识12个生字。
认识“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新偏旁。
2.会写“书、本”2个生字。
3.知道各种学习用品名称及作用,并了解它们都是“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4.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认真倾听,学习同桌合作,逐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
认识3个新偏旁。
会写“书、本”2个生字。
(三)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偏旁卡片。
2.配套教学用课件。
3.书包、笔袋(铅笔盒)相关文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PPT出示:“大肚皮,知识库,放学具,收书本, 天天跟我上学去。
”有谁猜得出这位朋友是谁?
2、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朋友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吧!小朋友可以竖起小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
让我们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吧!——8、小书包
引导学生读准“书”字,初识“包”字,并结合认识“包字头”。
3.PPT出示”“书”“包”的古文字,猜测哪个字是“书”,哪个字是“包”?简单说一说理由。
3、PPT出示“书”的图释,金文“书”.这个书和现在的书,中间都有一竖,这一竖代表什么呢?这代表一支笔。
它像一只手拿着一只笔在纸上书写着什么。
理解“书”的第一层意思:拿着笔在纸上书写,教学时,结合生活帮助理解。
(我们班曾俊豪、赵语钦、艾戴小朋友的书写很漂亮)
5、PPT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看图,找找生字“书”藏在哪里?理解这里的“书”指一本一本可供阅读的书籍。
6、写“书”字。
7、PPT出示“包”的古文字,观察古汉字字形,利用图释,引导学生简单感知象形字“包”好像大肚子里住着一个人。
结合本课“书包”的物象,进行形象记忆:书包把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包在里面了。
8、PPT出示钱包、菜包、肉包、蒙古包图像,生活扩词,读词。
9、认识包字头。
大小声读“包”。
奖励机制:黑板上贴四个小书包,小组评比。
表现好的小组放一个文具进去。
二、学习词语,识记生字
1、引导:同学们,平时你们的小书包你都装些什么东西呢?能不能用上这句话把话说完整?PPT出示:我的小书包里有_________,有_________还有_________。
2、PPT出示带图片和文字的“橡皮”和“尺子”。
看,小朋友们,这些文具带着名片过来啦!带着名片你一定认识对不对.把名片收起来,你是不是认识呢?孩子读词。
你们已经是它最好的朋友啦!
3、生活识记。
结合实物认识“作业本”
出示三种本子:数学本、拼音本、写字本,请孩子们认一认,读一读。
再请他们说说,还有什么本子?最后教师小结:这些本子都可以叫做——作业本。
(认识单人旁,认读带单人旁的字)
4、写“本”
5、课中操
出示配乐儿歌,教师先示范,再带领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转笔刀,转起来,(左手微微握拳,右手转动。
)
作业本,翻开来,(左右手伸直,掌心向下,再同时向上翻开。
)
小橡皮,来回擦,(左右手五指捏拢,呈空心拳样,掌心向下,再做来回擦的动作。
)
小尺子,拉拉直,(左右手拉成直线,再做左右拉伸动作。
)
小笔袋,包起来,(左右手收回,在胸前做滚动动作。
)
小铅笔,站直了。
(左右踏步,最后站正。
)
6、加一加。
学生说出一个用加一加来记住的生字,如“笔”:竹字头加
毛字。
教师相机跟进:“还有哪些生字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要体现一字带一串的识字方法。
三、快乐游戏,巩固汉字
1、整理玩具
2、摘苹果
四、指导写字,规范美观
教师引言:同学们现在已经和小书包里的居民们交上了好朋友,相信你们更想快
一点儿写出好朋友的名字。
现在我们要开始写字了,希望大家也能圆满地完成写字的任务。
1、学习书写“书”字。
(1)引导学生观察“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书”字的横折钩的“横”写在横中线上,左边略低,右边略高,竖写在竖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讲解书写规则:从上到下。
2、学习书写“本”字。
(1)说一说:这个字和哪一个字比较像?(木)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要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小朋友们看图,找一找生字“书”藏在哪。
他们找得很起劲,每张图中的所有
“书”字,都被他们找出来了,最神奇的是,他们会用“第一排第一个字是书”这样的句子来给“书”准确定位,这肯定是家庭教育的成果,他们也能认识行书的“书”字。
由此可见,孩子们在上学前,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已经学会了很多。
我教小朋友们写一写“书”字:“第一笔横折,写在横中线上,第二笔横折钩的横较长,折与第一笔的折角度一样,但要稍微长一些,这两笔,就像楼梯一下。
第三笔竖式悬针竖,第四笔点写在第一笔转折处的右上角。
”
我一边说,一边写,他们听得很认真。
听完,就开始描红,书写。
识字课堂,就该这样静写与朗读相结合。
“装着书的包,叫做——”
“书包。
”
“那装钱的包,叫什么?”我取出一个钱包。
他们对我的钱包很感兴趣,七嘴八舌地说我的钱包里有卡、钱。
我说:“我的钱包里有银行卡,身份证,还有两百多块钱。
”他们笑了。
“装钱的包,叫钱包。
那么,装菜的包叫——,装肉的包叫——,住人的包叫什么呢?”我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让他们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蒙古包,只有少数人了解。
我们来读一读“书包、钱包、菜包、肉包、蒙古包”这些词语,小朋友还说出了:包子、豆沙包、沙包等。
此刻,我们再来学包字头。
一个包,就像一个万花筒,照出了多彩的生活。
揭示课题,听读课文,先学词串。
“书包里会装些什么呢?”我出示图片,小朋友们说一说,我演示图片——把铅笔等全部“装”进书包。
“小书包里到底有什么呢?请听读课文。
”我播放录音。
一听完,他们就想回答。
我则让他们自己拼读词串,再同桌互读。
这个时候,再组织小朋友一一朗读学习。
橡皮,读好后鼻音。
尺子,读好翘舌音和轻声。
出示三种本子:田格本、拼音本、日格本,请他们认一认,读一读。
再请他们说说,还有什么本子,他们说写字本、数学本等,我说:“这些本子都可以叫做——作业本。
”
“作业本”的意思,是通过图画来“建构”的。
开火车来拼读“作业本。
”
朗读“作”,认识单人旁,认读带有单人旁的“你、他、们”,再说说还有哪些字是带有这个偏旁的,他们想到了:何文杰的何,优秀的优……
你瞧,有些小朋友总是能够从生活中去学习。
再学“本”。
范写,讲解:“先写一个木,第一笔,短横,在横中线的上边;第二笔,垂露竖,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短横藏里面。
中竖笔直,撇捺舒展。
最后短横,左右不碰。
”
“本”这个字的识记方法是:木字加一横,并进行解说:金文在树根部位加三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在地下的营养器官。
篆文将根部的三点简写成一横。
本的那一横,就是树木的根部。
小朋友们给“本”组词。
学习“笔袋、铅笔、转笔刀”。
看看小朋友的笔袋,了解“笔袋”可以装什么。
看图认识各种笔:铅笔、毛笔、蜡笔、钢笔。
认识生字“笔”和竹字头。
通过毛笔的图片,理解竹字头就是笔杆部分。
刀,从图到甲骨文到字,刀的字形与字义,一目了然。
小朋友们看图认识各种刀:菜刀、小刀、水果刀、剪刀。
课尾,把词串再读一读,把生字“尺”再写一写。
字词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建构儿童世界的过程。
儿童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情感、价值都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当然,只要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关注这些,就能让字词成为一扇窗,儿童从中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让字词成为一条河,儿童的生命得以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