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评-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评-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

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这段话所描绘的古代帝王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2.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的措施是(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B.削弱和分割相权C.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D.重视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3.“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主要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

下列哪一事件不会..出现在“杨家将”的系列故事中( )A.阿保机发起澶州之战B.宋真宗亲征澶州城C.宋辽议和结澶渊之盟D.北宋北伐辽遭失败4.两宋时期是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时期。

下列史实反映了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A.楚汉之争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澶渊之盟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

“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交纳的岁币以及绢帛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北宋和南宋之间的关系类似于( )A.西晋和东晋的关系B.隋和唐的关系C.曹魏和北魏的关系D.武周和北周的关系7.“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两宋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秦汉时期8.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9.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的高峰期。

下列表述与南宋时期南方商业繁荣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A.京城的主要街道店铺林立B.京城的主要街道买卖昼夜不绝C.纸币与铜钱并行D.广州的人口多达百万10.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

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 )A.蒙古族B.突厥族C.女真族D.回纥族1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民族政权并立C.诸侯争霸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2.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

其中,图3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13.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元朝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今日邵阳·今昔变化》称,唐宋时期,邵阳境内的造纸业、刻书业等手工业生产有一定规模,多种果树开始人工栽培,粮食生产发展到“稻粟再熟”。

促进该时期邵阳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占城稻推广到全国B.中亚的胡萝卜、大蒜等开始传入C.经济重心逐步南移D.娱乐场所“瓦子”遍布农村15.《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分工完成B.市民生活丰富C.民间艺术精湛D.边境贸易繁荣16.“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词词风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

其作者是( )A.苏轼B.辛弃疾C.陆游D.李清照17.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曲表述错误..的是(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B.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18.右图中,科学家沈括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B.华佗制成“麻沸散”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19.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

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广泛运用到军事领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文化上并不繁荣B.科技发达但政治上并不强大C.军事强大但科技上并不先进D.政治强大但经济上并不发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唐朝某位高僧西行之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

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

该高僧在求法时发现这些称呼都不准确,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

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

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

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1)材料一中的“高僧”是谁?(4分)(2)根据材料二写出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8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1)材料中的“靖康耻”发生于何时?其影响是什么?(4分)材料二岳飞苦战了10年,金人士气大为沮丧,正值他要直捣黄龙府打败金人的时候,朝廷下了12道金牌,岳飞班师。

岳飞激愤伤心至极,东向再拜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2)列举出令“金人士气大为沮丧”的史实一例。

你认为岳飞领导的军队为何能够令金人胆寒?(4分)(3)你认为面对宋高宗的12道金牌,岳飞是否该班师回朝?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4)时过境迁,但人们没有忘记岳飞。

今天,人们依然以各种形式纪念岳飞。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4分)2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所示发明最早出现在何时?图5、图6中的哪位人物对此进行了改进?(2分)(2)图2所示发明在战国时被称为什么?指南针何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2分)(3)图3所示发明出现于何时?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2分)(4)图4所示发明的出现与图5、图6中的哪位人物有关?(2分)(5)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2分)(6)科技是创新的结果,面对祖先的荣誉与激烈的科技竞争现实,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2分)24.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最早的经济中心。

随着历史的发展,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南北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文解史】材料一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入江南。

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

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的原因。

(2分)(2)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是在什么时期?(2分)(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宋代经济“繁荣”的表现。

(3分)材料二北宋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

这个政策对宋朝有利有弊:好处在于使北宋初期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比较安定,尤其是没有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等祸事,即使帝王中著名者不多且表现平平,但也无损国家的繁荣安定;而坏处则是令北宋在军事上连遭挫败,连同南宋共三百多年,整个宋朝的历史重心,都是战事的挫败和退却。

(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和影响。

(3分)(5)北宋与南宋“战事的挫败和退却”的结果如何?(2分)【以图话史】(6)右图是《宋代说书图》,此场景可能出现在宋代城市的哪个场所?此场所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场所?(2分)(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你找出身边与宋代的城市生活相关的实例。

(2分)第二单元测评一、选择题1.D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陈桥驿站披旒冕”“杯酒之间销兵权”等,可知这与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

故选D项。

2.D3.A 本题是否定型选择题,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辨析备选项,A项本身错误。

阿保机在916年称帝,生活于872—926年,辽发动的大举进攻北宋的澶州之战是在1004年,此时阿保机早已逝世。

4.D 紧扣题干中的“两宋时期”分析各备选项,楚汉之争反映的是秦朝灭亡之后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A项排除;赤壁之战反映的是东汉末年曹军与孙刘联军之间的战争,B项排除;淝水之战是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战争,C项排除。

澶渊之盟反映的是北宋与辽之间签订的协议,符合题意,故选D项。

5.A 由材料中“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送礼”是指辽宋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后,宋每年给辽和西夏“岁币”,再分析各备选项,其中②表述有误,因为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是在北宋重挫辽军的背景下签订的。

6.A 东晋是西晋灭亡之后,司马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与北方相对峙。

而南宋是在北宋被金灭之后,赵氏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

故选A项。

7.A8.C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故选C项。

9.D A、B、C三项都符合南宋的情况;D项说法是错误的,当时人口多达百万的城市不是广州,而是杭州。

10.A 11.B12.D 图1是秦朝的行政机构设置;图2是唐朝的行政机构设置;图3是元朝的行政机构设置。

13.B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隋朝结束了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

唐朝是隋朝灭亡后建立的统一政权。

故选B项。

14.C15.B 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代东京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