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理财中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的研究生命周期理论是指导个人理财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从生命周期整体出发考虑理财,掌握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让人们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理财方案,选择适当理财产品,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合理分配财富,实现人生效用的最大化。
该理论建立在跨期最优化理论基础之上,核心内容是在个人或家庭一生当中有限的经济资源约束下,求解基于终生消费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1、生命周期理财理论1、1生命周期理财理论的发展按照时间划分,自从侯百纳提出生命价值概念后,生命周期理财理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
这个阶段的发展以侯百纳生命价值在寿险行业中的普及和推广为主。
二是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
这一时期生命周期理财概念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概念、实务和数学处理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大量基于生命周期框架的研究工作和模型。
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
这个阶段的背景是金融风险日益加剧,衍生证券和金融服务一体化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在考虑国民和雇员的养老问题的时候,倾向于采用累积型养老金制度,这种转变给大众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和不安全感。
1、2生命周期理财理论在个人理财中的应用生命周期理财理论是指导个人理财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从生命周期的整体出发研究个人理财。
个人理财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消费和储蓄,综合考虑个人理财者过去积累的财富、现在的收入、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支出、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诸多因素,来决定其一生的消费和储蓄,从而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最佳配置,保持一个相当平稳的水平。
个人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和个人/家庭的生命周期。
1、21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人的财务状况和获取收入的能力和支出程度是不同的。
个人一生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收支构成个人的财务生命周期,必须合理安排和规划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财务现金流动,这样才能实现财务上的自由和尊严。
1、22家庭生命周期我们可以依据家庭生命周期将人群分成以下几个层次:人从出生到死亡会经历婴儿、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六个时期。
由于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通常也不必承担经济责任,因此这三个时期并不是个人理财规划的重要时期。
而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则是进行个人理财规划的三个重要时期。
将个人理财规划的重要时期进一步细分,可分为五个时期: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退休前期和退休期。
2、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居民在各个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关注的是投资者的群体效应。
因此,本文将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个人理财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对投资者的年龄、财富、工作状况、家庭状况等信息的定性分析,对我国居民个人理财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测定。
调查结果如下:个人理财者风险承受能力2、1单身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单身期主要指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结婚的这段时期,一般为1-5年。
这时候。
年轻的单身男女大多有自己独立的收入,尽管收入水平一般不高,但由于没有什么经济负担,可支配收入比较多。
他们从学校刚毕业踏进社会时,总会有一些愿望需要达成。
但是单身青年大多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倾向,其消费和开支会比较大。
这段时期是提高自身、投资自己的大好时期,个人进修、结婚创业等亦会是这类人的主要理财目标。
理财机构应该针对这类客户可承受风险(波动、损失)的能力强的特点,为这类客户设计有一定风险的理财方案,投资组合中股票比重可占很大的比例,甚至可用一部分做投机用途以增加收益,也有人偏好投资外汇、期货和期权,储蓄和债券所占的比例可以很小。
相对应的理财方案应该是:风险投资>节财计划>资产增值计划>应急基金>购置住房。
2、2家庭形成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家庭形成期是指从结婚至有第一个孩子的期间。
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和基本生活用品。
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如购买一些较高档的用品,贷款买房的家庭还须一笔大开支(月供款)。
处于这一阶段的客户,其理财目标的选择可能更着重在家庭的建设和为未来生育子女准备资金积累。
理财机构提供的理财工具有:信贷计划、储蓄计划、税收筹划、消费理财和购房计划等,以购房计划为主的投资组合最为合适。
相对应的理财方案应该是:购置住房>购置耐用品>节财计划>应急基金>风险投资。
2、3家庭成长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子女大学期是指子女读大学到子女参加工作的这段时期。
这一阶段的客户群体事业有成,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各项投资也应扩大,但子女正在读大学,子女的教育支出很大,家庭的收支基本平衡,有时在子女开学时期还会出现负债,所以,信贷也成为这一阶段常用的理财策略(个人助学贷款)。
理财机构提供的理财工具有:储蕾计划、消费理财、信贷计划、税收筹划、保险理财和教育投资等,但最主要的是信贷计划和保险理财。
相对应的理财方案应该是:助学贷款>资产增值管理>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
2、4 退休前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退休前期指子女参加工作到个人退休之前的这段时期,一般为10~15年左右,这时个人的年龄一般为43~63岁之间。
在这个时期,家庭已经完全稳定,子女也已经经济独立,家庭收入增加,支出减少,资产逐渐增加,负债逐渐减少。
此时个人的事业一般处于巅峰状态,但身体状况开始下滑。
这一时期,扩大投资、准备养老金等成为个人的主要理财目标。
同时,这一时期的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下降,因此这一时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中,应适当降低风险资产的比重,以获取更加稳健的收益。
相对应的理财方案应该是:资产增值管理>养老规划>特殊目标规划>应急基金。
2、5退休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退休期指退休后的这段时期,这时个人的年龄一般为55岁以后。
进入退休期,个人肩负的家庭责任减轻,锻炼身体、休闲娱乐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收支情况表现为收入减少,而休闲、医疗费用增加,其他费用降低。
这一时期,个人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安度晚年,享受夕阳红,并开始有计划地安排身后事,医疗保健等成为个人的主要理财目标。
同时,这一时期的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对资金安全性的要求远远高于收益性,所以在资产配置上要进一步降低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
3、案例分析3、1案例介绍:小张先生1979年出生,未婚。
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爱交朋友、好玩,小张先生工作两年多居然积攒下了20多万元存款。
他的家庭状况较宽裕,小张先生无任何生活负担。
月开支情况如下:娱乐健身费1200元;交通费300元;通讯费200元;旅游消费月均250元;上交家人2500元。
现有银行定期存款16万元,参加社会保险保障,无任何投资经验。
风险偏好:性格较沉稳,属理智型投资者,不愿冒高风险,但也希望尝试投资。
目标:希望近期购置按揭住房一处,首付+ 装修约花费10万元;购置小轿车一辆,价值10万元以内。
3、2案例分析:小张先生的月收支情况:月收入:1万元;月支出:1200 + 300 + 200 + 250 + 2500 = 4450元;月赢余:约5000元;现有存款:16万元(定期存款)理财师通过对小张先生个人经济情况的分析,认为他目前财务状况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全面的保险保障;储蓄品种过于单一,缺少有效的投资;单身期,急需资本积累满足未来生活需要。
未来主要任务:在建立全面的保险保障、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实现资本的积累,逐步完成购房、购车、结婚、安家、养老等人生目标。
3、3理财师给出的理财建议:3、31风险管理计划:年轻的小张先生身故或患重疾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所以,一份可保终身意外的保险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年龄越低,保费越少,所以及早购买那种以重大疾病为主险,住院医疗、重大意外为附险的险种,为自己安排重病、意外方面的保障不失为明智之举。
购买方式建议采用分期缴费(年缴)的方式。
至于养老型保险品种,我个人认为在目前通货膨胀率较高、名义利率较低的时期不宜急于购买。
3、32储蓄积累计划:设立活期储蓄帐户。
3、33投资养老计划:尝试进行投资:由于小张先生没有任何投资经验,平时工作又比较繁忙,所以不提倡其进行例如股票、外汇买卖等较为复杂又耗费精力的投资品种。
我的建议是将10万元投资于多种开放式基金:其中5万元购买货币型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强、收益稳定);5万元购买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积累投资经验、追求较高收益)。
此种方式较为灵活,在投资的同时又可随时变现,用于继续教育或弥补应急帐户资金的不足,较适合创业期的年轻人。
3、4小总结:如果将规划前后做比较,可以发现:现在的小张先生不会再有后顾之忧;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为他提供了全面的人身保障;有了对付突发事件的应急资金;有足够的易变现的资产可以随时满足消费需求;正在逐步实现资本的积累,作为今后的生活储备;尝试投资一定风险的投资品种,可以增强金融意识(这对现代人非常重要)同时实现资本增值。
4、总结在现实理财活动中,各种理财策略一般不单独使用,也不是某一阶段只使用一两种理财策略。
在理财活动中,理财机构一般会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如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结合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为客户制定特定的理财组合(主要是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
理财机构只有掌握了客户的信息,才能为客户量身制定理财策略,以实现客户的人生效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