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全中考真题)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全中考真题)

初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共40题80分)1.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A. 便利的交通B平.坦的地形C自. 然资源贫乏D水. 源充足2.图中等温线分布状况是因地形原因而形成的,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规律,判断甲地的地形是()A. 盆地B.平原C. 山顶D.山谷3.宿舍在田径场的()A. 东北方B. 西北方C.西南方D.东方4.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地”准确地说是指A. 本初子午线B. 回归线C.赤道D. 极圈5.一架飞机从英国伦敦起飞,一直往南,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是()A. 欧洲、大西洋、南美洲、北美洲B. 欧洲、亚洲、非洲、大西洋、南极洲C.欧洲、非洲、大西洋、南极洲D.亚洲、印度洋、大洋洲、南极洲6.在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不同国家的经济各具特色。

读下面的国家轮廓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国和丙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人口问题B.甲国被称为“世界的加油站”C.丙国推行“绿色革命”,丁国重工业发达D. 四国中乙国是发达国家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 此时M 地为北半球的冬季B.M 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C.此时M 地为北半球的夏季D.M 地一定为北美洲8.下列四国中,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都穿过的国家是( )A. 美国B. 中国C.俄罗斯D. 加拿大9.北京时间2004 年12 月26 日上午8 时59 分,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3.9 N°,95.9 °E)发生里氏8.9 极大地震。

此次地震诱发了强大的海啸。

这次地震发生在()A.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B. 印度洋板块内部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 太平洋板块内部9 月1 日,北京市某中学举行开学仪式。

读右图,回答10.11 小题。

10.9 月1 日,地球运行到右图轨道中的位置是()A. A—B 之间B. B—C 之间C. C—D 之间D. D—A 之间11.这一天关于北京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昼长夜短B. 寒冷干燥C.恰逢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D. 进入闷热潮湿的梅雨期12.读下图,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岛屿是()A. 甲岛B乙. 岛C丙.岛D丁. 岛10.下列四图是襄阳小元同学绘制的两分两至正午日照图,他忘了哪一幅是冬至期间绘制的,请指出()A. B. C. D.11.绘制某地区的地图,其图幅大小与所选用的比例尺是相对应的,其规律是( )A. 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B.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C.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D. 图幅的大小与比例尺大小成反比12.读图,四幅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4,2008,2012 年三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分别是地中海沿岸国家希腊的首都雅典、中国首都北京、欧洲西部岛国英国的首都伦敦,以上三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A. ①、②、③B.②、④、①C.④、②、③D.②、③、④13.下列纬线中,按由南向北排列顺序正确的()A. 30 S°、15°S、15°N、30°NB. 30 N°、15°N、15°S、30°SC. 10 S°、20°S、30°S、40°SD. 40 N°、30°N、20°N、10°N14.暑假期间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学生对东南亚进行考察下列结果可信的是()①到处是黑皮肤,头发卷曲的居民②看到了大面积的天然橡胶、油棕种植园③到达印度尼西亚当天就遇到一场倾盆大雨④每到一个地方都只能吃西餐很不习惯A. ②③B①. ②C①. ④D①. ③15.图中的P 点位置同时符合南半球、东半球两个条件的是()A. B. C.D.16.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大陆的地形均以高原和平原为主B. A 、 B 两地的热带草原景观完全一致C.甲、乙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D.两大陆居民均以黑色人种为主17.与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现象密切相关的分别是地球的动 A.BC D 公转 18.俄罗斯最发达的工业区是 ( ) A.圣彼得堡工业区 B.莫斯科工业区 C.乌拉尔工业区 D.库兹巴斯工业区 19.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江 B 伊. 洛瓦底江 C 红. 河 D 湄. 公河20.关于南极洲位置与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极洲全部位于寒带 B. 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 C.南极洲被四大洋包围 D. 南极洲位于南美洲以南 21.印度被形象的称为( ) A. “世界工厂 ” B. “空中花园 ” C .“世界” D. “水稻王国 ” 22.下列四种情况,容易造成印度洪涝灾害的是( ) A. 东北风来的晚、退得早 B. 西南风来的晚、退得早 C.东北风来的早、退得晚 D.西南风来的早、退得晚 23.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其欧洲部分的地形以型为主 A. 高原 B.平原 C.盆地 D.丘陵 24.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 A.东北平原 B 西. 西伯利亚平原 C 印. 度河平原 D 恒. 河平原 25.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 ) A. 莱茵河 B. 多瑙河 C.伏尔加河 D. 湄公河 26.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风景优美的国家不会是:A . 卢森堡 B. 西班牙 C.意大利 D. 希腊 读下图,完成 29-31 题 27.“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 描述了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 A. 高原与盆地相间分布B .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 .高原、山地为主,平原狭小 D . 地形平原为主 28.中国的小芳把一只漂流瓶丢进了澜沧江,最有可能拣到漂流瓶的城市是( ) A. 河内 B.内比都 C.曼谷 D. 万象 32 图中阴影部分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 椰子 B. 小麦 C.水稻 D. 天然橡胶 8.10关于东南亚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菲律宾的锡产量居世界首位 B.泰国、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C.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国家 D.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8.11下图是世界著名的建筑景观,关于它们所在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本国最大的城市B. 都是本国的首都C.都是本国最大的港口D. 都曾经举办过奥运会8.12如果你到荷兰旅游,将会游览或观赏到( )A. 白金汉宫B. 峡湾风光C.奥林匹克遗址公园D. 风车29.小明在制作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地理信息卡片时,漏掉了国家名称,请你帮助他辨识出属于美国的地理信息()①地球上唯一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②领土地跨寒、温、热三带③有著名的大自流盆地④工农业现代化程度高、高新技术产业发达⑤联合国总部所在地⑥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A. 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⑤D. ④⑤⑥37 制约俄罗斯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A.耕地不足B.热量不足C.劳动力不足D.降水不足8.13 关于亚洲叙述错误的是()A. 地势中部低四周高B. 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围海洋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D.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0.10 年11 月8 日,中国第34 次南极科学考考察队启动建设中国第 5 座南极考察站一一罗斯海新站。

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罗斯海新站位于印度洋沿岸B. 载止到目前,中国 5 个南极考察站中泰山站纬度最高C.我国多次对南极进行考察,主要是因为南极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资源D.为更好的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科考队员应该将考察期间产生的垃圾集中抛入大海13.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 森林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B. 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C.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D.发挥多港湾的有利条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二、填空题(共20分)14. 某班同学对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国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两个研究课题,课题A:“俄美自然地理特征研究”,课题B:“中美经济合作研究”。

(11 分)材料一:2018 年5 月17~18 日,中美两国代表团在华盛顿就双边贸易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磋商,并发表联合声明:不打贸易战,停止互相加征关税,两国将继续加强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等领域的贸易合作。

材料二:美国本土和俄罗斯地图请根据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俄罗斯、美国东西都濒临海洋,两国降水都主要来自________洋,两国的分界线是________海峡。

(2)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注入_______海;美国中部的________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3)俄罗斯由于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气候________(特点),因此农业生产受到制约,粮食需要进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和区域化生产,粮食大量出口,五大湖附近的①________ (农业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

(4)俄罗斯有“天然气王国”之誉,通过________(运输方式)把石油、天然气出口到中国。

(5)美国“硅谷”位于②________ (城市)的东南部,这里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

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北京的________科技园。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③是棉花带,这里热量充足,是历史上黑种人奴隶最集中的地区B.④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C.⑤是海港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原因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D.⑥是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俄罗斯重要的农业区1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分)材料: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倡议提出以来,大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

2 01 7 年5 月31 日,中国和肯尼亚合作的“蒙内铁路”(蒙巴萨一内罗毕)正式通车。

(1)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 A 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B 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地大多属于________国家。

(2)C半岛河流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本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及沿岸地区。

(3)蒙巴萨濒临的大洋 D 是________从蒙巴萨到鹿特丹最便捷的海上运输是经________运河的航线,蒙内铁路开通时,蒙巴萨属于________(填“湿季”或“干季”),我国和肯尼亚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