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3、图象法:直观地反映了函数随 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 称为常量. 2.常量和变量是两个对立而又统一的量.它们是对“某一过程”而言 的,是相对的,“某一过程”的条件不同,常量和变量就可能不同. 3.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 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 变量.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4.一般地,对于一个已知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这个函数有意义 的一切值;对于一个实际问题,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5.可以用图表和式子表示函数关系.
由表可看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边数每 增加1条,• 内角和度数就增加180°.故此m、 n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m= 180° (n-2)(n≥3的自然数).
2.用解析式与图象法表示等边三角形周长L是边长a 的函数.
解:因为等边三角形的周长L是边长a的3倍.所 以周长L与边长a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L=3a (a>0) 我们可以用描点法来画出函数L=3a的图象. 列表: a … 1 2 3 4 … L … 3 6 9 12 … 描点、连线:
LOGO
函数的表示方法
LOGO

1.自学归纳
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 法和解析法。 2。三种表示方法的转化
3。列表、描点、连线,作函数的图象。
归纳 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
1、解析法:准确地反映了函数与 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列表法:具体地反映了函数与 自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三种表示法的比较:
优点 缺点
不够形 象直观,而 且并不是所 有的函数关 系式都可以 用数学式子 表示
①函数关系清楚; ②容易从自变量的值求出其 对应的函数值; ③便于研究函数的性质。
解析法
只适用于 不必通过计算就知道当自变 列表法 量取某些值时函数的对应值. 自变量数目 较少的函数 能形象直观的表示出函数 图象法 的变化情况. 不精确
6.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 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平面内由这 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7.当函数图象从左向右上升时,函数值随自变量的由 小变大而增大;• 当图象从左向右下降,函数值随自 变量由小变大而减小. 8.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①列表,②描点, ③连线. 9.表示函数有三种方法:列表法(列表格的方法)、 解析式法(写式子的方法)、图象法(画图象的方 法).
课 堂 小 结
1、辨析是否函数的关键: (1)是否存在变量, (2)是否符合唯一对应性;
2、函数的不同表示法:
回顾“票房收入问题”、“行程问题”、 “气温变化问题”,表示两个变量的 对应关系有哪些方法? (1) 解析式法 ;(2) 图象法 ;(3) 列表法 .
课堂
小结
函数的表示方式
解析式法—用表达式表示函数 列表法—用表格表示函数, 图象法—用图象表示函数.
t/时 y/米 0 10 1 2 3 4 5 10.05 10.10 10.15 10.20 10.25 … …
1.由记录表推出这5小时中水位高度y(米)随时 间t(时)变化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2.据估计这种上涨的情况还会持续2小时,预测 再过2小时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米?
解:1.由表中观察到开始水位高10米,以后每 隔1小时,水位升高0.05米,这样的规律可以 表示为: y=0.05t+10(0≤t≤7)



500m
3.甲车速度为20米/秒,乙车速度为25米/秒.现 甲车在乙车前面500米,设x秒后两车之间的距离 为y米.求y随x(0≤x≤100)变化的函数解析式, 并画出函数图象.
解:由题意可知:x秒后两车行驶路程分别是: 甲车为:20x 乙车为:25x
两车行驶路程差为:25x-20x=5x 两车之间距离为:500-5x 所以: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y=500-5x 0≤x≤100
(3)如果水位的变化规律不变,按上述函数预测,再持续2
小时,水位的高度: 5.1米 。 此时函数图象(线段AB)向 右 延伸到对应的位置,这时 水位高度约为 5.1 米.
温馨提示:由例4可以看出,函数的不同表示法之间可以 互换 。
例题解析
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小时内持续上涨,下 表记录了这5小时的水位高度.
用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画图: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1、解析式法:利用等式来表示函数的方法
叫做解析法,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2、列表法:利用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
量的函数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3、图象法:利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
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1、解析式法:y=x+0.5 2、列表法:
X ┅ -3 -2 -1 0 1 2 3 y ┅ -2.5 -1.5 -0.5 0.5 1.5 2.5 3.5 ┅ ┅
2.再过2小时的水位高度,就是t=5+2=7时, y=0.05t+10的函数值,从解析式容易算出: y=0.05×7+10=10.35 2小时后,预计水位高10.35米.
1.用列表法与解析式法表示n边形的内角和m是 边数n的函数. 解析:1.因为n表示的是多边形的边数,所以, n是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 n m 3 180 4 360 5 540 6 720 … …
y/米
6 4.5 3 1.5
0
1
2
3
4
5
6
7
8
x/时
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表19-6中的数据对应的点,可以看出,这 6个点 在同一直线上 ,且每小时水位上升0.3米.由此猜想,在这个时 间段中水位可能是 每隔一小时 以同一速度均匀上升的.
知 识 点 一 : 表 示 函 数 的 方 法
(2)由于水位在最近5小时内持续上涨,对于时间的每一个 确定的值,水位高度都有 唯一一个 的值与其对应,所以, y 是 t 的函数. 函数解析式为: y=0.3t+3 。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0≤t≤5 它表示在这 5 小时内, 水位匀速上升的速度为,这个函数可以近似地表示水位的变 化规律.
3、图象法:
归纳小结
(1)列表法:具体地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解析式法:准确地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图象法:直观地反映了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从全面性、直观性、准确性及形象性四个方面来总结归纳函 数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
(3)函数的不同表示法之间可以 互换 。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认识了函数的三 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并归纳总结出三种表 示方法的优缺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具 体要求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来解决相关问 题,进一步知道了函数三种不同表示方法 之间可以转化,为下面学习数形结合的函 数做好了准备.
1、下图是一种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示意图, 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下的小孔漏出,壶壁 内画出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 间.用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面 的哪个图象适合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
2、a是自变量x取值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值, 过点(a,0)画y轴的平行线,与图中曲 线相交.下列哪个图中的曲线表示y是x的 函数?为什么?
例4(课本) 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的5小时持续上涨,下 表记录了这五小时内6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 t表示时间,表示y水位高度.
知 识 点 一 : 表 示 函 数 的 方 法
表19-6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些点是 否在一条直线上?由此你能发现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知 识 点 一 : 表 示 函 数 的 方 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