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_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_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三、长江 3、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特别是 宜宾以上河段和三峡段 原因: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 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4、航运价值大(“黄金水道”) 河流航运价值的判断: ①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气候:降水 量多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通航里 程长,结冰期短,含沙量小。 航运条件好 ②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运输量大
航 运 价 值 大
5、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气候: 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1)自然原因 地形:地势低平,行洪不畅
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 水文: 大,中游荆江河段河道弯曲 滥伐森林,加剧水土流失,河床淤积,形 成“悬河” 围湖造田,湖面萎缩,削弱调蓄洪水的功能 防洪:上游禁止砍伐,减少水土流失;中游退耕还湖,增强行 洪能力;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3、地形特征 ①地势起伏:平均海拔高低、哪里高哪里低、平 坦还是崎岖;②地形类型及分布;③特殊地形地 貌;④主要地质灾害。
气候特征比较: ①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最高气温月和最低气 温月出现的时间; ② 降水:总量、季节差异 ③水热组合
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多发生西部的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和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
水位
汛期长
含沙量 结冰期 水能
小 小 丰富
3、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特 征 成 因
主要分布在西北 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 内陆 面积的无流区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 水量较小 量较小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 汛期短 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 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 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 量减少,河流消失。
(2)人为原因
四、黄河 地上河 成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下游 流经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沉积。 特点:无支流汇入,河水补给地下水,易决口改道 治理:加固大堤,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5、凌汛 时间: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 地点:上游宁夏境内和下游山东境内
(纬度较高,有结冰期;由较低纬度流向较 高纬度) 措施:爆破
大、小 有、无、长、短、 有无凌汛 丰富、不足
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最冷月月均温
河流流量大小;河流落差
2、我国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代表河流 水量 东北 黑龙江 松花江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长江、珠江 丰富
辽河、海河、黄河 较小
季节变化较大 有夏汛较短 大 较短 较小
丰富
季节变化较小 有春汛、夏汛 小 长 较丰富
6、缺水断流 自然原因:降水少 人为原因:人口、工农业用水量过大
措施:全流域统一调度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
二、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及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 水文诊 水量 (流量) 描述 丰富、大、小 影响因素
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 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水位 含沙量
结冰期 水能
汛期(丰水期)时间(春 河流补给类型 汛、夏汛、秋汛、冬汛) 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 汛期长短、枯水期、断流、 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 干涸 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地震频发
山体岩石断裂、破碎
暴雨集中
滑坡Leabharlann 泥石流这样的气候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 源极其丰富 有利: 利于农业发展的多种经营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广大北方 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 等喜温作物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不利: 3、气候大陆性明显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物等生长不利;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 现象严重,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 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降 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四、中国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温带 3、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相邻位置、政 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条件 ——气候 地形 水源(河湖) 土壤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 经济发展水平 开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