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课题名称:第10课鸦片战争
课程模块及章节:高一历史必修1
备课时间:学科:历史备课组:高一历史组
主备教师:陈翠玉备课组长:陈翠玉组员:符友章王仁华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基于本册教材“政治文明历程”的主题,本课的着眼点注重西方侵略对我国政体外部的冲击,以及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能够认识到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伟大意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b.理解战争爆发及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场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
b.运用层层剥笋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
c.表演法,讲解法,师生互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引导学生痛则思恨、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
b.
b.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原因
难点: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深刻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a.运用场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
b.运用层层剥笋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
c.表演法,讲解法,师生互动。
资源:多媒体课件,音响,激光笔,扩音器,历史地图册,历史同步练习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板书
一、虎门销
烟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2.虎门销烟探究问题1
3.结论
二、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进程
2.结果
这3件珍贵而且饱含着中华民族
百余年血泪的文物分别叫做牛首、虎
首、猴首,出自于圆明园,2002年,
它们在嘉士德和苏富比两家拍卖行在
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公开露面,无数
华夏子孙为此震惊、愤慨、抗议;国
家文物局也严正申明,要求两家拍卖
公司停止拍卖。
但正义的呼声竟没有
得到回应,为防止国宝再次流失,保
利集团到现场参与竞拍,并以3317
万港币竞拍成功。
历经140年历史沧
桑之后,这三件文物终于重归故里。
思考与判断:百年的中国屈辱史是
从何时开始的?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
以得到怎样的教训?今天我们大家共
同来学习这段一百多年前的耻辱历史
二、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a.英国: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
了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
相继开展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
大幅度提高。
b. 中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封
建社会),闭(闭关锁国)自(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 败(政治腐败);财
(财政困难);军(军备废弛)等。
但是跟英国在正当贸易当中,我国贸
易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
走私鸦片。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禁烟运动英国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第一阶段:广东——厦门——浙江定
海——天津白河口——和谈(道光、
琦善)第二阶段:广东——东南沿海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观察牛首、虎首、猴首
相片,思考问题进入本
课学习内容。
学生预习及阅读课本,
比较出英国跟中国相比
较。
学生从课本材料分析出
英国走私鸦片,从中分
析出鸦片的危害及林则
徐进行虎门销烟的原
因。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
国就不会发动战争,所
以虎门销烟的负责人林
则徐才是这场战争的祸
首,对此你的观点是什
么?
找出根本原因及直接原
因。
学生找出英国侵略路线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
引起学生对本课
学习的意义,同时
回首这沧桑百年
的耻辱历史画面
想象。
培养学生的思考,
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能
力。
学生自由讨论,得
出这种观点是错
误的。
培养学生图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