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谋县果蔬产业发展优势分析1

元谋县果蔬产业发展优势分析1

元谋县果蔬产业发展优势分析位于滇中高原北部,隶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5′—102°05′,北纬25°25′—26°07′,东西宽42公里,南北长77公里,幅员面积2026.69平方公里。

全县总人口21.58万人,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GDP)350654 万元。

元谋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主导产业为粮食、蔬菜、特色林果和畜禽养殖。

改革开放以来元谋县县委政府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取得巨大成就,2013年农业总产值220663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GDP)的62.92%,经过30年发展,元谋县已建成全国闻名的“冬早蔬菜之乡”,被誉为“金沙江畔大菜园”和挂在成昆线路上的“大菜篮”。

独特的气候资源,优越的生产环境,高效的农业产业正在成为农业投资开发的宝地。

1、光热资源充足元谋县属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四周群山环抱,中部扭陷,形成“元谋断陷盆地”。

境内最低海拔898米,最高海拔2836米。

海拔1350米以下的地区,属南亚热带干燥季风气候区,受金沙江河谷影响,旱季和雨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

境内气温随高程增加而递减,即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降雨量随高程增加而增加,因此“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据元谋气象站多年实测资料统计,这里年平均气温21.5℃,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温-0.8℃,全年月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8003℃,终年无霜,多年平均日照2651小时,光热资源丰富,是云南有名的“天然温室”,许多喜温作物可在这里可进行秋冬反季节露地栽培。

多年平均降雨量621.8mm,降雨集中在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90.5%,多年平均蒸发量3729mm。

2、土地资源丰富2013年末,全县耕地面积19.84万亩,其中水田9.53亩,旱地10.31亩,可开发面积43万亩。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元谋县的土地流转进程也在加速,计统计近几年全县已流转各类土地23.5万亩,占可开发面积的50%以上,其中属于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的达2.59万亩,占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的13.05%。

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不断建立和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为元谋蔬菜林果的规模开发和产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同时也为有意到元谋开展农业产业开发的投资者提供良好土地条件。

3、区位优势突出元谋是东方人类的发祥地,也是全国闻名的“冬早蔬菜之乡”,是有名的“金沙江畔大菜园”和挂在成昆线路上的“大菜篮”。

2009年被农业部列为云南省唯一的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201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

元谋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县城距州府楚雄103km、昆明市182km、四川攀枝花147km,108国道、成昆铁路、京昆高速纵贯全境,元谋县至双柏二级公路经320国道与国际大通道连接,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有“滇北大门”之称。

《楚雄州北部金沙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元谋确定为楚雄州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形成楚雄州重点扶持发展的地区。

元谋面临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4、产业发展基础坚实(1)、现代蔬菜产业持续提升。

元谋蔬菜产业历经30余载发展,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商品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蔬菜生产、运输、营销、加工等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冬早蔬菜产业一直是元谋最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富民产业,其产值占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0%以上,农民从蔬菜产业获得的纯收入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2013年冬至2014年春菜季,全县种植冬早蔬菜近16.75万亩,外销蔬菜315493吨,农民卖菜收入达92174万元。

(2)、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发展迅速。

由于元谋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种植的葡萄、小枣、台湾青枣等特色经济林果具有上市早、品质佳、品感好等特点,种植效益可观,据调查,元谋种植葡萄每亩最高产值可达9万元,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客商纷纷到元谋投资开发土地,种植葡萄、小枣等特色经济林果。

一方面加快了我县的土地流转,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24万多亩,最高的土地流转租金,每亩每年达6000元。

另一方面,促进了我县的经济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

其中葡萄种植面积3.2万亩,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葡萄种植大户54户、16771亩,占全县葡萄种植总面积的54%。

(3)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全县已形成集农产品交易、加工、储运、冷藏、保鲜、包装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有47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户、州级重点龙头企业31户,规模及以上(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龙头企业共有有24家,亿元以上的有5家。

小番茄加工企业8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香葱加工企业5家,建成AD(烘干)脱水香葱生产线9条、FD(冻干)脱水香葱生产线3条;蔬菜水果包装生产企业3家。

2013年实现年加工番茄等果脯6715吨,脱水蔬菜1234吨,冻干蔬菜842吨,速冻蔬菜3678吨;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共发展订单种植基地81个,361703亩,订单总额13253万元,履约订单成交额23646.4万元;2013年,全县8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以脱水香葱、洋葱、牛蒡等速冻、冻干、烘干蔬菜出口为主,将全县量大质优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等农产品主要通过转口贸易的形式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越南、瑞士、荷兰、欧洲、南美、欧盟、东南亚、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43093吨,出口总额7068万美元。

据监测统计,2013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产值达18.8亿元。

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有力的促进了我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4)制(繁)种业条件优越元谋县素有“热带飞地”和“天然温室”的雅称,冬繁制种的条件优越。

气候温暖干燥,没有台风和梅雨的影响,特别适合繁殖各类粮食作物和蔬菜的种子。

元谋县冬繁制种的历史始于1973年,2002 年建立了云南省蔬菜良种繁育基地。

2003年通过以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蔬菜良种繁育技术示范推广为核心的“云南元谋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综合示范”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和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 技术水平也大大提升。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元谋现已建成以小麦、甜玉米、十字花科蔬菜、瓜果类、茄果类、豆类、葱类、草花等为主的冬繁制种基地。

国内外多家种子公司在元谋设立了冬繁制种基地或办事处,冬繁制种规模日益扩大。

2013年以来规划建设的云南楚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把冬繁制种列入四园六区建设内容之一,规划建设冬繁种业科技园约30亩,示范区总面积约5.3万亩。

5、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元谋县始终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努力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14年10月,全县累计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7个,其中:蔬菜产品16个,水果产品7个;累计已获得绿色食品(A级)认证32个,其中:加工原料产品3个,蔬菜产品12个,水果产品18个;累计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1个(脱水香葱);“元谋番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20.28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面积15.58万亩、无公害水果产地认定面积4.7万亩),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达标面积15.94万亩,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面积21.05万亩。

元绿、闽中、国元、辛彝、绿实野人果、奉氏、果润、思龙、绿艳等11个农产品获许商标注册,其中:元绿、绿实、绿艳、辛彝4个商标获云南省著名商标,元谋县蔬菜有限责任公司的“元绿牌”无公害蔬菜、元谋利明脱水蔬菜有限公司的奉氏牌脱水香葱获“云南名牌”产品称号。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元谋冬早蔬菜、早熟鲜食葡萄、优质青枣、小枣等农产品远销国内145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欧盟、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6、基础设施配套(1)、农田水利、交通、通讯基础设施配套较好。

元谋县境内年降水量15.22亿方,地表水年径流量2.67亿方。

有常流河17条,季节河40条,年过境水量16.02亿方。

盆地富水块地段地下水储量丰富,年地下平均径流量0.36亿方,可开发利用地下水200万方。

解放后的60多年里,元谋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截至2013年末,全县有蓄水工程1646件,总库容12314万方,其中水库70座、坝塘1578个。

在70座水库中,中型水库5座、库容7647万方,小(一)型水库7座、1607万方,小(二)型水库58座、1682万方;小坝塘1578个、1378万方;有泵站198座,有机井254眼,引水沟渠114件。

全县工程蓄水和提引水量达到1.53亿方/年(其中总库容1.2314亿方)。

农田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成效显著,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7.8万亩。

目前,中低产田地改造已按省、州部署有序推进,按规划完成12万亩改造任务后,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将大为改善。

(2)、市场功能齐全。

为拓宽了元谋无公害果蔬的销售渠道和发展空间,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与远程配送的结合,有效连接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上游种植、加工市场和下游终端消费市场。

元谋县始终把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作为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

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建成占地面积达100170平方米的云南省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成制冰厂4座,冷库68个,速冻保鲜厂7座,年处理保鲜蔬菜15万吨以上;信息收集发布管理中心大楼一幢,面积2500余平方米;农产品质量检测大楼一幢1024平方米,检测仪器价值近700万元,在全省县级有关单位中式最先进的;同时还建成长1216米的铁路专用线一条,配置装车站台货位48个。

市场功能的日趋完善,不仅为元谋及周边地区的果蔬与农产品的有序流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元谋县无公害果蔬产品冲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加强市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元谋县委、政府还着力整顿和规范批发市场交易秩序,努力营造好公平竞争的销售环境。

公安、工商部门组织精干力量进驻果蔬批发交易市场,维护社会治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行为,确保了农产品交易的公平有序。

元谋县蔬菜批发市场已成为云南少有的铁路进场,物流设施完备,检验检测体系、信息系统、监控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完善的农产品市场,成为周边县市及大理、保山、丽江、攀枝花等地区无公害蔬菜的集散地,云集了全国蔬菜客商,辐射到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初步具备了现代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条件,2008年被农业部认定了农业部定点市场。

(3)、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健全示范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具备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的乡镇比重达100%,“12316”农业信息服务热线覆盖率100%,全县拥有农业科技人员1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6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