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林业1980年创刊2019年第1期总第258期【摘要】古树名木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文物、美学、生态、科研和经济价值。
介绍了陵川县古树名木的现状、种类、数量和树龄构成、分布特点及生存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陵川县;古树名木;保护【中图分类号】S728.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4707(2019)01-010-03陵川县古树名木调查与保护对策初探李燕(陵川县太行第一山国有林场,山西陵川048399)doi:10.3969/j.issn.1005-4707.2019.01.004陵川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属暧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606.50mm 左右,年平均气温7.90℃,年极端最低气温-23.70℃,年极端最高气温34.30℃,全年日照时数2400h~2700h ,日照率59%,无霜期为150d~163d ,森林覆盖率达52.07%。
古树名木是年代久远或者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科研价值、文化价值的树木,是自然和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至今陵川县统计在册的古树名木有254株,是陵川县重要的植被资源,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1区域价值评估陵川县始终把生态文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示范县”和“省级森林县城”建设目标,坚持“绿色崛起、多元发展”道路,力促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
古树名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物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几个方面,其保护工作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给予更多的重视。
1.1文物价值陵川历史悠久,许多古树名木是研究陵川历史的重要依据。
例如,西溪二仙庙“十二生肖”圆柏,人称唐柏,是陵川著名景点西溪二仙庙的一大奇观,这千年古圆柏,枝叶繁茂,树干因长年生长而形成树瘤,从不同的角度望去,酷似龙、蛇、猴、猪、牛、羊等十二生肖模样。
古柏饱经沧桑,既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又给庙宇增添了庄重的色彩。
六泉乡浙水村的大古松,虽已千年树龄,但长势依然蓬勃茂盛,形态十分壮观,是全县古树中的高寿王,见证了10多个朝代的更替变迁,看过了几十代人的生存息亡,同时也阅尽了人间变幻沧桑,并经历了大自然的严峻考验。
1.2美学价值古树名木生长年代久远,部分生物特性不断发生改变,其形态易于使人深思联想,给人以美学上的享受。
例如,陵川县礼义镇东头村的流苏,形态优美,当地百姓观其形,称之为“二十八宿”。
流苏树生长年代久远,树冠大,花开的也多,每年的5月1日前后,一股清香会随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由此,四面八方的人都会到此一睹流苏花盛开的风姿。
1.3生态价值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的组成部分,经过长时间的生长,树体和生物量大多已经达到峰值,其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其他树木。
古树名木巨大的树冠在制造氧气、调节温度和空气湿度、阻滞尘埃、降低噪音等多个方面有较明显的生态价值。
树木根系固定土壤可有效减少空气中PM2.5的来源;树叶表面对pM2.5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树木通过枝干对风力产生阻挡,可有效促进PM2.5颗粒沉降。
可见,古树树干高大,枝叶茂盛,是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1.4科研价值古树的存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服务于人类,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保障。
如红豆杉,需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才能长成大树,被誉为“野生植物活化石”,其树皮和树叶中含有的紫杉醇可以抗治卵10--·调查研究·巢癌、乳腺癌等癌症,还能吸收尼古丁、PM2.5等多种致癌物质,被人们冠以“空气卫士”之称。
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陵川县大力发展人工栽培,目前陵川县培育红豆杉的林农大户有10多个。
同时红豆杉作为观赏树种,被人们作为盆景,养在了庭室,种在了院里,让其净化空气,改善环境。
1.5经济价值古树名木不仅发挥着生态价值,还发挥着经济价值。
例如古郊乡营盘村的大果山楂树,树龄200余年,每年产山楂果350kg左右;古郊乡龙王村的一株核桃树,树龄600年,在核桃成熟的季节,核桃挂满枝头,果实累累。
2古树名木现状分析2.1资源调查现状陵川县先后在2005年和2017年对县域古树名木的分布区域、树种、树龄、生长势、树体形态等多项指标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采集了大量的影像数据。
但是由于县域内古树名木分布不集中、数量较多且分布区域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等原因,每次调查都存在遗漏,调查之后又有新的发现和补充。
2.1.1种类和数量构成2016年陵川县共普查古树名木254株,涉及12个乡镇121个行政村,29种树种。
分别为:国槐66株、油松83株、白皮松10株、圆柏16株、白榆9株、山楂4株、杜梨3株、榔榆1株、紫玉兰1株、侧柏12株、小叶朴10株、柳树6株、杨树5株、栓皮栎1株、柽柳1株、红豆杉1株、流苏2株、黄榆4株、柿树1株、辽东栎2株、核桃5株、杏树1株、毛梾2株、银杏2株、楸树2株、鹅耳枥1株、白蜡1株、臭檀1株、皂角1株。
2.1.2年龄结构调查统计发现陵川县的254株古树名木中,有一级古树69株,二级古树108株,三级古树77株。
254株古树中包括具有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名木22株。
2.1.3区域分布特点陵川县有林地面积133.12万亩,林地分布不均,东部乡镇多,西部乡镇少,古树名木生长在农村的有253株,县城1株,大部分生长在县城以东的乡镇。
从生存环境来看,大多古树名木周边存在寺庙、祠堂、古墓等古代人工建筑。
2.2生存现状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木材需求量大,在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同时大量古树被摧毁。
时至今日,许多地方的古树是从被砍的主根上重新长出来的新杆,现在也是枝繁叶茂。
例如,平城镇窑上村的国槐,老根树龄600年,现在有两大主杆,树高均为14m,胸径50cm,平均冠幅16.30m。
西河底镇南沟村国槐,老根树龄300年,新生株九头丛生,平均每株胸径25cm,老根新生株50余年,当地村民叫九头槐。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人为干扰程度不断加重,病虫害问题时有发生等多种因素,导致古树名木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例如部分古树名木生长的庙院、路旁,随着水泥路的硬化,严重影响着古树根系水分的吸收,环境条件明显恶化;每逢清明、春节等节假日,古树名木周边存在烧香拜佛等现象,古树遭受烟熏,增加了火灾发生概率;同时随着古树树龄增加,树体机能不断下降,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明显下降,抗病虫害能力不断降低。
3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相关管理部门对古树保护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保护古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此,在每次的工作安排上没有把古树保护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严重影响古树保护工作的开展。
3.2管理成效较低陵川县古树名木分布零散,分布区域大多经济落后。
由于古树大多属村集体所有,没有专人管护,大多处在自生自灭、自然生长状态。
3.3缺乏充足的管理经费古树名木由于年代久远,有相当比例的树木生长势较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养护。
近年来,山西省下达了一定的古树名木管理任务,但由于资金有限,很难更好地去保护古树名木。
同时,陵川县是省级贫困县,政府财力有限,不能拿出充足的资金,导致陵川县现有的古树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
4提高保护管理工作对策建议4.1提高认识,增加投入(下转第48页)11--山西林业1980年创刊2019年第1期总第258期(上接43页)美丽更加持久。
水培植物自重较轻,可以将组合水培植物垂吊在办公区、阳台上等地的天花板上,既可以利用空间,又可以欣赏美景。
3.3与园林小品相结合水培植物的容器内可以放入小鱼、乌龟,动物和植物既可以形成一动一静的遥相呼应,丰富景观效果;又可以形成生态小群落。
还可以搭配一些小雕塑,如小动物、小蘑菇、小房子、小桥、假山、置石等,为水培植物造景增添几分情趣。
这样的水培植物无论放在案头、窗台,还是馈赠都是极好的选择。
水培植物独特的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和喜爱。
水培植物的使用使得人们在尽情享受植物根、茎、叶姿态美的同时还能促进身体健康,调节紧张情绪、增加生活情趣,特别是在高压力、高强度、高度社会化的工作、生活环境中融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自然,使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社会家居生活的同时又能感觉到大自然的亲切怀抱。
水培植物在今后的园林应用中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1]吕伟德.都市室内装饰环境植物的水培技术[J].中国城市林业,2008,6(1):77.[2]余爱云.浅谈水培植物的养护及应用前景[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5):183.[3]朱玲.水培花卉的培育与管理[J].南昌高专学报,2005(6):104.【作者简介】王玉梅(1972-),女,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现任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8-11-10;【修回日期】2018-12-10。
(上接第11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株古树就是一部历史,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林业各级主管部门应切实提高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认识,每年拨出一定的资金,保护古树名木。
4.2创新科技,强化管理从事古树名木保护的林业技术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引进和创新古树名木保护的技术措施和手段,切实做好古树的整枝、填洞、病虫害防治等各项修复工作,促进古树的健康生长。
4.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陵川县古树名木分布十分广泛,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分布量占总量的99%。
建议通过广播、报纸、手机微信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之中,从而使陵川县的古树名木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参考文献[1]陈素梅,周海洋,邵红旗.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花卉,2018(10):210-210.[2]何武江,王艳霞.辽宁省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2018.【作者简介】李燕(1981-),女,2010年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现任陵川县太行第一山国有林场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8-12-10;【修回日期】2019-01-10。
(上接第25页)较大。
花椒风蝶大量繁殖期在夏季,对黄菠萝的为害在5月-8月。
风蝶防治方法有人工捕杀、生物防治、化学试剂等,其中生物防治是利用花椒风蝶寄生蜂或者大腿小蜂天敌遏制花椒风蝶虫害爆发;物理诱杀主要针对风蝶成虫的趋光性,利用黑光灯诱杀;化学防治适宜在幼虫期进行,采用敌百虫、青虫菌杀虫剂喷洒病株,每隔10d喷洒1次,连续喷2次~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