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用托物言志散文写作

学生用托物言志散文写作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借景得到启示)一阵雨过后,空气也像被雨冲洗了一般,格外清新,如茵的草地上,点点露珠挂在草叶上,像一个个晶莹的水晶灯笼,太阳光照在上面,映出了青的蓝,赤的红,紫的绿。

明天就是13号,要中考了,我的心中掠过一丝迷惘与担忧:三年的奋斗即将体现在这三天,三年的等待只为这一战,万一考不上重点,万一临场失常……带着忧虑和不安,我走出了家门,——出去散散心吧!路边的花儿被风雨打折了,想要站起来重新开放,似乎不可能了。

——这是不祥的预兆吗?明天,后天,大后天,我会失败吗?泪水不知不觉地滑过我的脸颊。

迷蒙中,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白色的身影——是纸吗?不,现在没有风,它却在微微颤动。

走近一看,哦,是一只白蝴蝶,只见它全身湿湿的,显然是被雨淋的,两只触角极细微地颤动着,身上芝麻大的黑点依然可见。

它停在花瓣上,似乎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就算周围有什么敌害,小白蝶也力反抗,它太虚弱了!此时,我仿佛看到它在雨中挣扎的情景:大雨哗哗地下着,显示着它的淫威,小白蝶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却被一个大雨点给打在了地上,它抖着翅膀想要飞起来,可它那细弱的脚连站都站不稳。

第一次,它没有站起来,第二次,它又倒下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啊,它终于站起来了,爬出了水洼……我的心坪然一动,多勇敢的小白蝶啊!我轻轻捉住它的翅膀,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朝阳的地方,让它感受一下阳光的温暖,它的身体又抖起来了,是怕我吗?噢,不要怕,我的小勇士,我微笑着离去。

刚走不远,我突然想到我怎么可以把这么弱小的生灵放在那里呢,我又跑了回去,令人震惊的是,小白蝶飞向了天空。

飞去之前,它在我的身边转了一圈,似乎感谢我,然后又飞走了,飞向了天空。

——多顽强的小生命啊!就在这一刻,我分明看见:天空——很蓝,阳光洒在我身上——很温暖!我忽然意识到:生命中会有太多的遗憾,但人要学会坚强,学会长大,对于困苦和迷惘,我们应该微笑面对。

我相信,成功是通过一步步努力得到的!只要努力过,即使失败又有何妨——蓦地,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

我的心怦然一动:明天,我不怕。

当我再次进入考场的时候(借景喻理)生活也应该像野菊花一样,屹立于寒风而不倒,决战于困难而不败。

-----题记看着全国英语竞赛的试卷,我思绪万千……记得初二时,英语老师推荐我去参加一个“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

我心里感到万分荣幸,看到同学羡慕的目光,心中更是充满自豪。

复试的名单很快公布下来,我名落孙山。

同学失望,老师诧异,我一股苦水,难以释怀。

傍晚,我怀着失落的心情骑车回家,连秋风都在责怪我,在我耳边絮叨不停。

一想到那丢人的分数,眼中便蒙上一层泪水。

骑到院门口,一簇“火苗”闯入我的视线。

我定睛一看,是野菊花——正在怒放的野菊花,它长在墙边的一小片土地上。

那美丽的桔红色十分惹眼,秋风愈凉,它们愈清醒,燃烧得愈旺。

拇指般大小的花朵,层层叠叠的花瓣,深深隐藏的焰心,绽放着美丽。

枝条虽细,却显示着墨绿色的成熟与健壮;叶子虽小,却密密簇拥着,在秋风中抵御寒冷。

夜里,风猛烈地击打着窗户,我忽然想起傍晚见到的那簇野菊花,不禁为它们的命运担忧。

第二天一早骑车上学,我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地上满是枯败的落叶,而那簇野菊花却依旧精神抖擞,抵抗着寒流的袭击。

我定睛一看,它身上已挂满了细小的冰晶。

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面对着恶劣的环境。

野菊花依旧怒放,如一簇簇跳动的火焰,完全无视冷风的存在。

野菊花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坚持与顽强深深打动了我。

我幡然醒悟,仅仅是一次竞赛的失利,我就要放弃么?比起野菊花遇到的困难,我的困难又是多么渺小啊!我开始搜集各种资料,奔波于校外补习班,办公室经常有我问问题的身影。

我努力拼搏,认真做题,为下一年的竞赛做着充分的准备……终于我再一次跨进英语竞赛的考场,并以优异的成绩闯入复赛。

思绪回到了眼前的试卷,我奋笔疾书起来。

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应该具有野菊花的那种精神——屹立于寒风而不倒,决战于困难而不败。

日积月累(借景喻理)花朵的绽放,不是因春日短暂的温暖,而是因严冬的洗礼,夏、秋的积蓄,所以在春天,它会开放,展现风采。

——题记又是一年春好处,下过了几场春雨,院子里的玉兰花总算开出了满满一树的花朵。

白中透着黄,他们张开花瓣,顽皮地吐出花蕊。

大考过后,我举着成绩单沾沾自喜,就连步子也轻飘飘的,在草地上蹦跳着。

我面对满树的花,开心的笑了。

日子好似匆匆划过,转眼已是入冬,过去几个月的快乐和满足却被一张刺眼的成绩单打散了。

我眼巴巴地盯着下降的名次,心中一阵阵不安,真像是被什么人打了一巴掌,我竟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了。

回家路上,我无力地摇摆着双臂,“究竟错了什么?”我问自己但却没有答案。

回到家,爸爸得知成绩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一天闲暇时,领我去了那玉兰的围栏边。

“你看它。

”我不解的走近,摆弄枝干,却没有什么意外收获。

爸爸仔细拉过一根枝,认真地说:“你看,这干枯的皮里是绿莹莹的。

”他起身对我说,“没有开花时,它也在生长,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二年继续开花啊。

”我先是一愣,后才又有所思索,想象玉兰在开花过后依然努力汲取养分,精心保护着枝干。

我回到家,面对枯燥的书本又努力学习起来,像找到昔日的感觉,那是玉兰花开时的感觉。

我知道,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造就成功。

我苦心翻阅资料,认真记忆。

就这样,窗外那只玉兰陪我度过了一个严冬,一个对我意义深刻的严冬。

又是春天,我的努力也终于化作一张笑脸,我为进步而喜,同时又为玉兰花而喜。

它又开了,雪白的花中染了几点淡黄,一朵朵像孩子调皮的脸颊,像少女轻柔的裙边,像月夜明澈的弯月,清风裹挟来一阵阵淡淡的香,也许它在笑吧,我这样想。

远望它,静静伫立在青葱的草坪上,微笑着开放。

它告诉人们,只有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造就成功。

我听到了,并且深有体会,从我的书本上,那些笔尖触过的痕迹,纸张微黄的边角上,早已印证了这个道理。

中考来了(积极励志类)已是黄昏,昏黄的阳光挥洒在校园窗台上,透过窗户笼罩我的身上。

正值中考来临之际,小小的我正烦心于学习的枯燥无味,闲暇之余只看见一只蜗牛,自窗台上缓缓地爬行。

它身后分泌出的粘液见证它的痕迹,我心中不禁对这幼小的生命产生了一丝的钦佩之情。

我正如这只有小的蜗牛,在学习的路上缓慢地爬行。

我知道可恶的绊脚石会越来越多,连身边的朋友也难再来帮我。

我只有一份信念,一份克服一切的信念来迎接中考。

蜗牛人就爬行着,它行动的缓慢不觉让人联想到了前进的艰辛,我不禁想帮它一把。

可这个想法一出现就被否定了,是啊,没有磨难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沉浸在题海之中,想休息一下手中的笔,却迟迟不肯放下。

闲暇之时,想到积堆如山的作业。

想到两点一线的生活,心中不禁一阵郁闷。

只怪自己太傻,不懂得复制被人的作业。

每次当这个想法闪过,最后还是又立刻消失,是啊,我要的是成绩是知识而不是纸上的答案。

金黄色的阳光,依旧是笼罩窗台。

阳光更加柔和了,让人更加平静。

小蜗牛继续向屋顶出发,我几乎不能看到那小小的一点了,但我知道它一定会到达屋顶的。

因为它也有一份执着的信念。

中考已经来临了,我的前途似乎也一片澄明。

蜗牛如我,不断地拼搏着。

我如蜗牛,为小小的梦不断努力着。

中考来了,蜗牛告诉我只有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未来才能绽放出迷人的光彩!银杏之思春光灿烂复灿烂;秋色萧索复萧索。

又一个果香飘溢的金秋,又一个辞旧迎新的九月。

重新踏入这个生活了三年的校园,校园依旧美丽,花草依旧清香,然而,心却不似往年那样坦然。

绕着熟悉的校园转过一圈,不知不觉却又回到那棵熟悉的银杏树旁边,心中万般怅然。

这时一片金黄的银杏叶被风吹了下来。

它极不情愿地在空中挣扎着盘旋了几圈,最终还是飘向了大地。

走过去,捡起那片银杏叶放在掌心,金黄色的叶子像把扇,像只蝶,又像一个娇弱的小女孩——不堪一击,正如我的不堪一击一样。

看着它不禁眼前一阵模糊,于是一颗晶莹剔透的东西落在了这只金黄色的小精灵身上,实在不忍心让它如此坠落,于是便把它夹在书本里。

慢慢的,书本变得越来越厚。

一个风雨交加的午后,我又一次来到这棵银杏树旁,看着满地的落叶上那些匆匆移动的脚步,心痛极了,却又无能为力。

抬起头,看着光秃秃的老银杏,它依旧那样高大挺拔地立在那里。

心里不禁想:一夜之间,风雨凋零,然而它却依旧抬头挺胸,坦然地面对这一切。

这时忽然想起了一句不知在哪儿看到的话:“落叶并不是死亡,只是生命的一次退让!”是啊,也许老银杏能够坦然地面对叶枯叶荣的现实,正是由于它领悟到了生命的退让吧!想到这儿,我的心猛然间开阔了许多,于是朝着老银杏微笑了。

然后,把那些变厚的书本拿出来打开,我要坦然地放飞这些黄色的小精灵,坦然地放飞自己那颗压抑许久的心。

我明白,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明白了,既然选择了复习的这条路,便不会再去为一时的荣辱而耿耿于怀。

我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失误都代表失败,并不是所有的前进都通向成功。

我相信,落榜也并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退让。

也许,做出退让的生命会更美丽!也许,来年的老银杏一定会更加充满生机的。

闲读梧桐余秋雨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它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

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

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

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

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

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

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

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

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

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

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

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

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

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

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

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

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

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

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