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治共识
剖宫产瘢痕妊娠
--诊断与治疗共识
1
剖宫产瘢痕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
l定义:受精卵着床于剖宫产瘢痕处的异位妊娠 l1978年La.rsen和Solomon首次报道了CSP lCSP占前次剖宫产史妇女中异位妊娠的6.1% l受精卵着床的部位是在没有收缩功能的纤维结缔
l监测手段:超声(宫腔镜或腹腔镜)监视下清宫, 提高安全性,大出血时易于紧急处理
l术前准备及处理: 1. 知情选择!!术前备足血源 2. 填塞纱条或球囊(Foley)压迫止血的准备 3. 子官动脉栓塞术(可选择):化疗+栓塞
药物治疗
l 适应症:药物保守治疗适用于 1. 孕周小于8周,血B-HCG<5000U/L时效果好 2. B超:胚囊与膀胱壁间子宫肌层厚度>2mm 3. 无腹痛,生命体征平稳,无子宫破裂征象者
2. 高龄、有心管搏动、血HCG值>2万U/L、孕周≥8 周,CSP保守治疗失败不确定因素(P>0.05)
l结论:包块型CSP显著增加保守治疗失败
CSP的临床处理原则
l CSP治疗目标: ① 终止妊娠、去除病灶、保障患者的安全 ② 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l 治疗原则:孕早期明确诊断后及时终止妊娠,减 少并发症,避免期待治疗和盲目刮宫
② 药物保守治疗 ③ 病灶切除术(腹腔镜、宫腔镜)
− 开腹手术 − 腔镜下手术(宫腔镜、腹腔镜) ④ 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开腹)
清宫术
l注意:单纯盲目清宫功率低,大出血风险高,尤 其Ⅱ型与Ⅲ型CSP患者
l适应症:Ⅰ型CSP,孕周≤7周(孕囊≤20mm、与膀 胱壁间子宫肌层厚度≥3.5 mm、种植部位无或仅 见少量血流信号(学仔细观察可见着床 部位在切口以外的宫腔内,且着床部位可探及滋 养动脉频谱,瘢痕部位无明显血流信号
2. 子宫峡部妊娠:孕卵着床于子宫峡部包括侧壁或 后壁的妊娠,可没剖宫产史,胚囊向官腔生长, 峡部肌层连续性无中断,子宫形态基本正常
3. 宫颈妊娠 ① 宫腔内膜线清晰而无胚囊 ② 胚囊于宫颈内口下方宫颈管→颈管膨大→使 整个子宫呈上小下大的葫芦状 ③ 宫峡部肌层连续、结构正常
l 个体化方案:综合考虑年龄、孕周、临床类型、 血HCG值、生育要求及医生经验等
l 注意:必须与患者充分沟通、充分告知疾病和各 种治疗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CSP的临床处理方法
l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超声显像、血hCG水平以 及对生育的要求等个体化选择
① 清宫术 − 超声引导下抽吸妊娠囊 −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
鉴别诊断
4. 难免(不全)流产,孕囊(变形)下移至瘢痕附 近,但妊娠囊周边及瘢痕部位无滋养动脉血流信 号,子宫峡部前壁肌层连续
5. 滋养细胞肿瘤,无峡部扩张和膨大,子宫前壁峡 部肌层连续子宫肌层的蜂窝状回声,血管异常迂 曲杂乱,病灶内形成动静脉瘘,结合异常增高的 血B—HCG *
l 早期妊娠鉴别诊断较容易,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大, 宫颈妊娠、CSP或种植在子宫下段的峡部妊娠之 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
CSP的临床分型
1. I型(内生型):胚囊大部分位于剖宫产瘢痕处 下段宫腔内,可见胚胎及胎心搏动,绒毛下局部 肌层薄,胚囊周围肌层见典型血流信号
2. lI型(外生型):瘢痕处肌层内见胚囊,附着处 肌层缺如或者变薄,胚囊向肌壁膀胱生长,内见 丰富血流,瘢痕与孕囊分界不清
3. Ⅲ型:包块型或者类滋养细胞疾病型,子宫下段 前壁可见囊实性或实性混合回声包块,局部肌层 缺如或变薄,局部血流信号丰富,可探及高速低 阻的血流频谱(近年受到关注)
l 治疗方法:甲氨蝶呤(MTX)是最常用的药物 1. 全身:50mg/m2或1mg/kg体重,单次或1次/周 2. 局部:适用于早期、未破裂的CSP ① 超声引导下抽吸孕囊 + 局部MTX ② 手术中局部治疗
l治疗效果观察:监测HCG、彩超血流监测 l注意:化疗副作用!
病灶切除及子宫修复术
1. 腔镜下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者 ① 腹腔镜:病灶凸向膀胱和腹腔内的Ⅲ型CSP; 血流丰富者,可先结扎双侧子宫动脉 ② 宫腔镜:病灶凸向宫腔内的Ⅰ型CSP、妊娠囊 直径<3cm、周围血流不丰富;Ⅱ型CSP妊娠 组织浸润子宫肌层表浅(慎)
剖宫产瘢痕妊娠保守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Meta分析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l(1):64
l2000—2013年,筛选出CSP保守治疗相关文献8篇 保守治疗患者254例,失败82例(32.28%)
l分析超声分型、胎血管搏动、治疗前血B-HCG值、 年龄、孕周与治疗失败的关系。结果:
1. 包块型CSP(Z=3.46,OR:0.19,95%C1 0.07~ 0.48,P=0.0005)为保守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
组织之中,一旦CSP流产或浸润穿透肌层组织, 由于开放的血窦不易闭合,可能导致大出血、失 血性休克、子宫破裂甚至丧失器官等并发症发生
CSP的诊断 *
1. 经阴道彩超:特异度及敏感度>85%--首选 ① 宫腔及宫颈管内无妊娠囊,可见内膜线 ② 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见胚囊或包块 ③ 瘢痕处肌层肌层菲薄或中断,孕囊或包块与膀 胱之间间隔变窄 ④ 彩色多普勒:孕囊或包块周边明显环状高速低 阻(RI<0.4-0.5)血流,滋养动脉频谱
2. 开腹病灶切除术:适用于→保守性药物或手术治 疗失败,可疑子宫破裂,出现难控制子宫出血, 不具备腔镜技术条件及设备
3. 经阴道子宫病灶切除术
腹腔镜/开腹CSP治疗
l目的:切除妊娠囊及其附着处的瘢痕组织,重建 并恢复子宫下段正常解剖
2. MRI:清晰显示妊娠囊与子宫肌层及膀胱关系, 精确测量病灶体积,CSP治疗方法的选择
3. 临床表现和HCG--无特异性,治疗效果评估
3
经腹/经阴道联合彩超
l经腹彩色超声:了解妊娠囊瘢痕之间的位置关系 l经阴道彩色超声:
① 孕囊与下段宫腔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 ② 宫颈的形态,宫颈内、外口情况 ③ 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 l彩色多普勒: ① 显示孕囊及周围肌层血流灌注/血流频谱特点 ② 孕囊与瘢痕的关系及与膀胱的距离 l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超--CSP诊断准确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