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1. 图示结构沿梁长的承载力均为(±)Mu ,其中(qL P =)。
A 处,则由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则调幅后A 支座弯矩为 u u A M M M 75.0)25.01(=⨯-=(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则当支座、跨中都达到Mu 时,梁才达到极限承载力,此时Pu为:AB 跨为: L P M M u u u 41=+ 则 LM P u u 8=BC 跨为:281L q M M u u u =+ 则 216L M q u u =2.已知一两端固定的单跨矩形截面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其净距为6m ,截面尺寸mm mm 500200⨯,采用C20混凝土,2/6.9mm N f c =支座截面配置了3Φ16钢筋,跨中截面配置了3Φl 6钢筋2/210mm N f y =,2603mm A s =,614.0=b ξ,梁的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按单筋截面计算,两端固定梁的弹性弯矩:支座2121n ql M =,跨中2241n ql M =。
求:(共15分)(1) 支座截面出现塑性铰时,该梁承受的均布荷载1q ;(5分)(2)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该梁的极限荷载2q ;(5分) (3) 支座的调幅系数β。
(5分)解:(1)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配筋相同,截面尺寸相同。
因此截面的承载能力也相同。
为u M 。
纵筋配筋率min %65.0462200603ρρ>=⨯=)2/(0x h f A M y s u -⋅=mm bf A f x c sy 662006.90.16032101=⨯⨯⨯==α143.03850066=-=ξ,显然614.0<ξm kN x h f A M y s u ⋅=⨯⨯=-⋅=54428603210)2/(0(2分)由于荷载作用下,支座弯矩比跨中大,故支座先出现塑性铰,此时梁承受的均不荷载1qu M l q =21121, 所以m kN lM q u /181221==(2分) (2)显然35.01.0<<ξ,可以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此时极限状态为支座和跨中均出现塑性铰,承载能力为u M (2分),根据力平衡方程得到:8/222l q M u =可以算出m kN lM q u/241622==(2分) (3)支座的调幅系数为 25.012/62412/61812/624222=⨯⨯-⨯=-=弹塑弹M M M β 3.图示结构沿梁长的承载力均为(±)M u ,(共15分)求: (1)按弹性理论计算,其极限承载力u P (按弹性分析A 支座弯矩PL M 163=)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求调幅后A 支座弯距和跨中弯距;u u 16Lu u 3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则调幅后A 支座弯矩为 u u A M M M 75.0)25.01(=⨯-= 调幅后跨中弯矩为:u A u M M L P M 24232141=⨯-=(5) (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则当支座、跨中都达到Mu 时,梁才达到极限承载力,此时Pu 为:L P M M u u u 4121=+则 LM P u u 6=(5) 4.分别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求图示连续梁的极限荷载,已知每个截面极限弯矩Mu 为常数。
(10分)求:1)按弹性理论计算,其极限承载力u P ;处,则由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则调幅后A 支座弯矩为u u A M M M 75.0)25.01(=⨯-= 调幅后跨中弯矩为:u A u M M L P M 422541-=-=(5) (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则当支座、跨中都达到Mu 时,梁才达到极限承载力,此时Pu 为:L P M M u u u 41=+ 则 LM P u u 8=(5) 5.一单跨两端固定矩形截面梁,跨中承受一集中荷载P ,跨度为L 分别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求的极限荷载,已知每个截面极限弯矩Mu 为常数。
(15分) 解:(1)按弹性理论计算,最大弯矩绝对值出现在边支座处,则由 L P M u u 81=得出LM P u u 8=(5)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则调幅后A 支座弯矩为 u u A M M M 75.0)25.01(=⨯-= 调幅后跨中弯矩为:L P L P L P M u u u 32532341=-=(5) (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则当支座、跨中都达到Mu 时,梁才达到极限承载力,此时Pu 为:L P M M u u u 41=+ 则 LM P u u 8=(5)6. 一单跨两端固定矩形截面梁,跨内承受均布线荷载q ,跨度为L 分别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求的极限荷载,已知每个截面极限弯矩Mu 为常数。
(10分) 解:(1)按弹性理论计算,最大弯矩绝对值出现在中间支座A 处,则由 2121L q M u u =得出212L M q u u =(5)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则调幅后A 支座弯矩为 u u A M M M 75.0)25.01(=⨯-= 调幅后跨中弯矩为:u A u M M L q M 43812=-=(5) (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则当支座、跨中都达到Mu 时,梁才达到极限承载力,此时Pu 为:281L q M M u u u =+ 则 28LM P u u =(5) 7.一单向连续板,受力钢筋的配置如图所示,采用C20混凝土,HPB235钢筋。
板厚为120mm 。
试用塑性理论计算该板所能承受的极限均布荷栽。
(15分)解:取1m 宽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As=644mm 21)计算跨中和支座截面的最大承载力mm bf A f x c sy 141006.90.16442101=⨯⨯⨯==α14.02012014=-=ξ,显然614.0<ξm kN x h f A M y s u ⋅=⨯⨯=-⋅=6.1293644210)2/(02)按照塑性理论,该板能承受的极限荷载为:m kN l M q u u /6.1246.12161622=⨯==8.如图所示,一钢筋混凝土伸臂梁,恒荷载g 和活荷载1q 、2q 均为均布荷载。
试分别说明下面各种情况下的荷载的布置(15分) (1) 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max M +; (2) 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max M -;(3) 反弯点(跨内弯矩为0处)距B 支座距离最大; (4) A 支座的最大剪力m ax V ; (5) B 支座的最大剪力m ax V ;答:1)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恒载满跨作用,活载1、2作用在AB跨,BC跨不作用活载;2)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恒载满跨作用,活载1、2作用在BC跨,AB跨不作用活载;3)反弯点距B支座距离最大时:恒载满跨作用,活载1、2作用在AB跨,BC跨不作用活载;V: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恒载满跨作用,活载1、2作用在AB 4)A支座的最大剪力m ax跨,BC跨不作用活载。
V:恒载满跨作用,活载1、2作用在BC跨,AB跨不作用活载。
5)B支座的最大剪力m ax亲爱的同学,一学期的地理学习,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地理知识吧!现在就是给你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好好把握吧!愉快之旅现在开始。
来吧,勇敢者!一精挑细选(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的代号填入本题后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48分)“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
据此回答1-2题。
1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A 天山B 阿尔卑斯山C 青藏高原D珠穆朗玛峰2“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B 中南半岛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C 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D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3 人类是世界的创造者,没有人类就没有现在这样多姿多彩的世界,然而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你知道现在什么地方人最多吗?如果从大洲和国家来看分别是()A 亚洲印度B 拉丁美洲俄罗斯C亚洲中国D非洲中国4人活着既要生活又要生产,要想生活更美好,就要加倍地去生产。
但生产还要注意不能破坏环境。
请判断下列人类生产活动正确的是()A 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B 用扩大耕地面积的办法来增加粮食产量C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同时采取生态措施,改善环境。
D人多力量大,因而为了扩大生产,就不能控制人口数量。
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
据此回答5-6题5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旅游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
这个旅游胜地是()A泰山B富士山C黄山D金刚山6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就是()A 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C岛国海岸线曲折 D 火山、地震的威胁大7“泰国黑米、香米……”这些稻米相信大家都尝过,它们以其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得喜爱。
不仅泰国,而且越南、缅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原因之一:这里有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A 高温多雨的气候B炎热干燥的气候C温和多雨的气候D寒冷干燥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