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研究生开题报告
健康昆明小鼠 42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
羟考酮干预组。按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进行脑组织海马 CA1 区神经元细胞计数,光镜观察海马 CA1 区神经元病理
形态学的改变,并计算变性细胞率。
2. 技术路线
对照组(n=6)
假手术组(n=6)
健
康
缺血再灌注损伤
three vessel occlusion model [ J ]. Stroke, 1985,16: 489~493.
[15]PulsinelliWA, Brierley JB. A new model of bilateral hemispheric ischemia in the unanesthetized rat
血再灌注损伤效果,通过分析海马 CA1 区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认为昆明小鼠
缺血 60 min 再灌注 24 h 造成的损伤程度适中,不同程度的受损细胞比例均
衡,可作为以变性神经元为观察对象,在脑缺血后实施干预的脑缺血再灌注
损伤动物模型,相对于其他实验动物及模型制作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
简便、重复性好的特点。
水平部的腹外侧部分和垂直部的前内侧部分;CA4:冠以齿状回的部分,即 齿状回的多形细胞层。从海马的脑室面向海马沟观察,可见下列层次:室管 膜层、槽层、多行细胞层、椎体细胞层、辐状层、腔隙层和分子层;再向外 则是齿状回的分子层、颗粒层和多行细胞层。正常海马 CA1 区 2-3 层锥体细 胞,胞体短径 10-20μm,长径 20-30μm,细胞排列紧密,层次分明,核大 而圆,核膜完整,核仁清晰,核染色质均匀[12]。
(1) 低温[7]; (2)麻醉药物的应用(包括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及某些局麻药)[8]; (3)血液稀释; (4) 离子通道阻滞药、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酶抑制剂[9]; (5) 预处理,包过药物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10]; (6) 中药参附注射液、川穹嗪等[11] 3 羟考酮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正常时海马结构包括:连合前海马、灰被、束状回、海马、齿状回以及 下托。海马可分为四个区:CA1:海马水平部的背内侧部分和垂直部的后内侧 部分;CA2:海马水平部的背外侧部分和垂直部的前外侧部分;CA3:海马
由于临床意外难以预见,及在脑缺血再灌注后死亡细胞和凋亡细胞的不 可逆性,预处理的思路常常无助于临床意外中对脑损伤的治疗。我们认为改 善缺血再灌注后脑的功能,应该积极关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变性神经元,建 立稳定,可靠,适用于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变性神经元救治实验的动物模 型具有探索价值。
羟考酮主要作用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 其次是平滑肌, 其药理作用主要 是镇痛, 其他还包括镇咳、缩瞳、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胃肠蠕动 降低等。研究认为羟考酮的镇痛作用可能与μ、κ受体有关 , 尽管其精确作 用机制现在还不明确, 但现已确定羟考酮产生呼吸抑制是通过直接作于脑干 呼吸中心, 其镇咳是通过直接作用于髓鞘咳嗽中心而起作用 。羟考酮精神依 赖性的形成与纹状体多巴胺释放量增加有关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片
24h
42
3 实验方案
(1) 实验分组: 健康昆明小鼠 42 只(山西省肿瘤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分,
体重 20±2 克左右,随机分为对照组(A 组,n=6)、假手术组(B 组,n=6)、 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 组,n=6)和再灌注即刻羟考酮干预组(D1 组,n=6) 、 再灌注 30min 羟考酮干预组(D2 组,n=6) 、再灌注 1h 羟考酮干预组(D3 组,n=6)和再灌注 1.5h 羟考酮干预组 (D4 组,n=6)。D 组给予羟考酮 1g/kg 腹腔注射。
医药杂志[J].2003,29(10):741-742. [6]彭静,鄢建勤.乌司他丁与脑保护,2007 麻醉学新进展,2007:46~47 [7]包正夫, 徐 蔚. 低温脑保护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J ].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4 (1) :
107~109 [8]陈伯蛮李德馨. 麻醉药对脑功能和脑代谢的影响和脑保护[ J ].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
(一) 研究意义 临床麻醉中各种原因引起围术期的心肺功能受损,如心跳骤停、急性呼
吸道梗阻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麻醉期间意外发生率 为 5.2~44.3/万,猝死率为 2.8~7.0/万[1]。急救过程中,脑复苏环节是保证远 期复苏效果的关键。现阶段大多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干预措施的研究集中 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前的预处理,报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预防作用的 涉及地氟烷[2]、异氟烷[3]、异丙酚[4]、氯胺酮[5]等等众多临床常用药物。
其 它 项 目: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及职务
签字
组长
评 审 组 成 员
总成绩
票同意
票不同意 综合分均分:
(含:选题意义;实验条件;技术方案可行性;研究计划合理性等)
评 审 意 见
评审组长签字: 注:一半以上不同意或评价综合分低于 C+(70 分)者,必须重新开题
年
月
日
一、立论依据
(包括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复苏分册,2003,24(1):1~2 [9]曲友直,高国栋,赵振伟等. 甘露醇、尼莫地平及其两药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大鼠神经
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J ]. 中国临床康复,2004,8(4):658~659 [10]甘国胜, 王焱林. 药物预处理在颅脑手术围术期的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 中国
误诊学杂志,2006 ,6 (8):1443~1445 [11] 王 瑜. 中药治疗脑缺血及对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J ]. 中医药学刊,2 0 0 2 ,2 0 [12] 王平宇,朱治远,等.大白鼠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基础.2003:34~39 [13]EklofB, Siesjo BK. The effect of 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ligation upon the blood flow and the energy
大连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 号:
姓 名:
导师姓名:
研究方向: 羟考酮的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
论文题目: 羟考酮对小鼠全脑缺
血再灌注损伤干预效果的影响
院 ( 系 ):
麻醉学系
入学时间:
2007 年 9 月 5 日
开题时间:
2008 年 11 月 5 日
二○〇八年十一月五日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
姓名
state ofthe rat brain [ J ]. Acta Physiol Scand, 1972, 86:155~165.
[14]Kameyama M, Suzuki J , Shirane R, et al. A new model of bilateral hemispheric ischemia in the rat
一般认为在生理情况下,神经元以氧化磷酸化的方式提供足够的 ATP 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缺血时,氧和葡萄糖供应停止,能量代谢先受累, 此时神经元以无氧酵解的方式可提供少量 ATP 以维持细胞完整性。但由于无 氧酵解过程中产生过量乳酸,使细胞酸中毒,而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摄 取均受 PH 的影响,因而神经元的功能遭到破坏。例如能量障碍引起 Na+丢 失,使突触前膜去极化,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释放增加,又由于酸中 毒使谷氨酸摄取受阻,突触隙内有谷氨酸堆积,通过大量激活其 NMDA 受 体,致 Ca2+内流增加,胞内钙超载,但此时依赖能量的离子泵 Ca2+受损,无 法将 Ca2+排出胞外,细胞内过量的 Ca2+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如自由基及过 氧化物生成,细胞因子释放及炎症反应等,最终造成对神经元的损害,但其 中许多环节尚未阐明,有待更多学者的进一步研究。[6] 2 目前关注的脑保护的方法有:
理形态学变化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按照郗东峰同学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2)准确完成不同时间的甘露醇干预 (3)完整取脑,正确选取观察部位的脑组织。 (4)客观描述病理形态学标本所见 (5)准确统计病理形态学指标 (6)适当的统计学处理,导出实验结论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 研究方法
昆
组(n=6)
明
小
再灌注即刻羟考
鼠
酮干预组(n=6)
只
再灌注 30min 羟
考酮干预组
再 灌 注 1h 羟 考 酮干预组(n=6)
再灌注 1.5h 羟考 酮干预组(n=6)
取
脑
组
织
固
定
、
石
蜡
包
埋
切
数
片
HE
据
染
处
色
理
再
光
灌
镜
、 统
注
细
计 学
胞
分
后
计
析
取
数、
、
脑
形
组
织
态
得 出
固
学
结
定
观
论
、 石
察
蜡
包
埋
切
[ J ].Stroke, 1979, 10: 267~272.
[16]卢 晓 梅 , 金 玉 梅 . 灯 盏 花 素 对 小 鼠 脑 缺 血 再 灌 注 损伤 的 影 响 [J]. 锦 州 医 学 院 学 报,2006,27(1):44-46
[17]贾 栋 , 高 国 栋 . 大 鼠 全 脑 缺 血 / 再 灌 注 模 型 之 比 较 研 究 . 卒 中 与 神 经 疾 病 [J].1999,6(3):145-148
国内有报道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 CA1 区多数神经元变形坏死,表现细胞 肿胀,胞浆内形成空泡,核呈不规则固缩,深染等,甘露醇治疗组仅有个别 神经元变性坏死。可见从形态学角度说明甘露醇有神经元保护作用。但这方 面小鼠的实验报道不多。 4 目前常见的全脑缺血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