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
2019年不良贷款清收处置计划
清收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我行信贷业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想要达到不良贷款双降的目标,在控制新增不良贷款的同时,最主要的是如何清收不良贷款。
我行针对当前不良贷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县域政策、经济发展情况与我行实际情况,制定2019年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目标及计划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清收盘活工作总体要求
自2015年信用风险集中爆发以来,我行的不良贷款形势严峻,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持续维持在高位。
近2年来,面对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我行始终迎难而上,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清收工作,但受外部经济形势、处置手段、司法时效的影响,不良贷款形势虽有好转,不良压力仍然较大。
2019年我行将按照“两确保两力争”为全年工作总体要求,即:确保新增不良贷款率不提高,确保实现双降,力争清收处置。
万元,力争不良率控制在。
%左右。
二、清收处置措施
从当前我行不良贷款形势看,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总行营业部,轴承、碳酸钙行业风险仍较大。
2019年我行将紧紧围绕着各项信贷目标任务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以业务发展为中心,狠抓信贷内控制度建设和信贷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各项信贷管理
制度,规范信贷行为,大力盘活和处置不良贷款。
(一)摸清底子,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为全面掌握不良贷款结构、成因和存在的问题,掌握个人和企业生产经营、资信状况、抵(质)押物现状和管理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清收或保全措施,对不良贷款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
在统计好总行营业部、各支行不良贷款底数的情况下,通过逐户的调查了解进行分析,本着“谁发放、谁负责、谁清收、谁造成损失谁承担责任”的原则,落实清收责任人和清收目标,严肃考核,将不良指标纳入各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中,做到任务到人,同时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清收奖励良性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全员清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落实重点、区别对待、深化三谈机制
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户采取“落实重点,区别对待,深化三谈机制”的清收策略。
按照风险贷款的出险程度、涉及面及处置难度,制定一户一策,落实重点户催收工作。
对不良贷款实行客户部、合规风险部、经营班子三级清收机制,确定各支行(部门)主协办客户经理、各支行(部门)负责人为支行(部门)主要责任人;合规风险部负责人、分管行长为总行责任人,总行行长负责各类风险化解措施的督促落实工作。
对机构类贷款(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由经营班子牵头进行沟通、协调处置。
严格执行和深化三谈机制,根据借款人实际情况,采用按揭、降息方式进行不良贷款转换,对担保人有能力的,及时进行磋商、平移,采用边
保边压方式逐步清收、化解风险。
全年计划转换平移。
万元,实现现金清收。
万元。
(三)强化管理职责,提升督导能力
2019年,我行在前两年清收处置经验的基础上,以强化部门、岗位职责为导向,强化内部联动机制,提升整体处置能力。
合规风险部负责全行不良贷款的预测、考核、统计、指导、参与工作,按季拟定全行清收工作计划,按月督查督办,每月15日前通报当月双90不良清单,严密监测新增不良贷款,同时加强对信贷业务的分析和研究,定期收集行业信息,对重点监控行业及时将相关信息进行通报。
(四)依法诉讼、加大执行力度
加强与法院、处置办等政府部门的沟通对接,对盘活无望,有偿还能力而拒不还贷,蓄意逃废债务的借款人或拒不履行担保责任的保证人,要依法及时进行司法诉讼,加快保全、查封进度,对已诉讼的案件及时掌握借款人动态及相关情况并提交司法部门,果断运用法律武器,采取强制手段配合法院依法向债务人、保证人进行强制执行,全年实现诉讼现金清收。
万元。
(五)完善激励机制,实现奖励清收
为最大化激发员工清收不良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9年我行重新修订了不良清收奖励方案。
按照“谁清收、谁受奖”的原则,对直接参与不良贷款清收的人员进行奖励。
鼓励有条件、有资源、有能力的全行员工积极参与清收不良贷款,群策群力,
力争完成全年的清收目标。
(六)启动核销程序,真实体现资产质量
为进一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促进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全年计划在五月启动核销程序,全年完成核销。
万元左右的不良贷款。
(七)严控新增,加大检查力度
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除存量及潜在不良以外的贷款,按照“新增一笔、处置一笔、追责一笔”的原则,在全行形成不良贷款防控的高压态势。
总行营业部、各支行各司其职,把好风险关口,严格落实各项信贷政策,合规风险部严把审查关,对贷款报审资料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合理性进行认真审查,充分识别客户和业务风险,对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及时进行风险提示;贷后管理岗对新增大额贷款,逐笔进行再调查和再核保,并逐户进行贷后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严控新增不良贷款。
加大追责、处罚力度。
对不良贷款严格按照主发起行工作要求完成责任追究、处罚工作。
(八)标本兼职,重视信贷人员思想培训教育,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要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员工素质是关键,特别是一支高素质的信贷管理队伍。
为了防止信贷人员产生“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甚至蓄意营私舞弊、违规违纪、违法犯罪,我行定期对信贷人员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和法制教
育,增强依法经营的观念,有效管理“道德风险”,真正培养一支“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信贷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