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十五)
地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日本人在培育西瓜时,将其放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成熟时就长成了方形。
可食用型的方形西瓜口味与常见的圆形西瓜完全一样,仅在形态方面发生了一些转变。
近些年来,日本方形西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台湾某公司种植的方形西瓜采摘后进行了脱水、脱糖处理,可贮存2年。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日本最初培育方形西瓜是为了
A.降低生产成本
B.节省存储空间
C.改变西瓜口味
D.扩大市场需求
2.影响日本方形西瓜生产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条件
B.科学技术
C.市场需求
D.传统文化
3.台湾该种方形西瓜主要用于
①品尝口感②馈赠亲友③实验研究④装饰观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青海省总面积为72. 23万km? ,在全国所有省市中居第四位。
截至2017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98. 38万。
下表示意2010~2018年青海省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状况。
据此完成4~6题。
4.据表中数据判断,青海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B.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C.低出生、高死亡、负增长
D.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5.2010~2018年,青海省
A.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B.常住人口总量增长了约10%
C.人口迁入大于自然增长
D.常住人口总量增长了约50%
6.青海省人口总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高寒
B.气候干旱
C.地表崎岖
D.土壤贫瘠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下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图中①②两城市12月、1月、2月三个月总日照时数分别为543 小时和744小时(多年平均值)。
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断层的形成原因是
A.南侧大陆整体下沉
B.板块张裂
C.北侧大陆整体下沉
D.板块挤压
8.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地形
A.北侧地形崎岖,南侧地形平坦
B.均为山地,地形崎岖
C.北侧地形平坦,南侧地形崎岖
D.均为高原,地形平坦
9.形成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洋流、太阳辐射
B.纬度、洋流
C.地形、大气环流
D.冬季风、地形
冰川消融耗热是冰川能量支出的重要方式。
下图示意我国某冰川海拔4550m处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消融耗热的日变化。
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冰川晴天消融耗热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地面
A.反射率最高
B.长波辐射最弱
C.吸收太阳辐射较多
D.蒸发速度最快
11.该冰川可能位于
A.祁连山
B.长白山
C.太行山
D.秦岭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由原铁道兵于2007年改制而成,该公司承建的莫斯科地铁项目在2019年12月26日已经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建设中利用了中国的盾构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洞轴线向前推进对土壤进行挖掘,该圆柱体组件的壳体即护盾,它对挖掘出的还未衬砌的隧洞段起着临时支撑的作用,承受周围土层的压力,有时还承受地下水压以及将地下水挡在外面。
该技术将挖掘、排土、衬砌(包括壁后灌浆)三大程序一次性完成,并且其作业过程是在护盾的保护下进行的。
下图为莫斯科地铁线路系统空间分布简图。
(1)简述中国铁建承建莫斯科地铁项目的优势条件。
(6 分)
(2)根据材料,简述在地铁建设中采用盾构技术的好处。
(8 分)
(3)根据地铁特点及图示信息,分析莫斯科地铁系统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6分)
(4)我国中部省份的不少地级市也在争先申报地铁工程,对此有人表示反对,试说明理由。
(4 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秦巴山区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地跨甘肃、四川、陕西、重庆、河南、湖北六省市,主体位于陕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过渡区域。
秦巴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
图甲为秦巴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乙为1953~2016年秦巴山区霜期变化情况示意图。
(1)试列举秦巴山区作为过渡区的主要表现。
(6 分)
(2)描述1953 ~2016年秦巴山区霜期的变化特征。
(4 分)
(3)研究发现秦巴山区霜期变化受海拔影响较大,推测海拔对秦巴山区霜期变化的具体影响。
(6分)
(4)简述秦巴山区霜期变化对当地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6分)
43.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主脊,南靠大巴山主梁,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境内月河川道和汉江谷地之间,“三山夹两川”的地貌格局显著。
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出了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下图为安康市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图。
指出安康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并为安康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合理建议。
44.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是种植棉花纬度最高的国家。
该国南部的南哈州是哈萨克斯坦唯一的产棉区。
哈萨克斯坦政府已将纺织业列为七个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并在南哈州建立了以纺织业为特色产业的经济特区。
目前,当地政府在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扩大棉花种植规模。
分析南哈州棉花种植规模扩大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