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下室基础底板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全套
地下室基础底板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全套
2.2操作工艺
2.2.2划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cm,梁边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2.2.3运钢筋:钢筋采用人工及塔吊从钢筋加工厂运到基坑内,吊运时一定要按绑扎先后顺序分类吊运,以免造成钢筋混乱;
2.2.10钢筋绑扎完成及时进行“三检制”,验收记录签字后,进行下步工序。
3.1钢筋保护层厚度
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除图中注明外,均按下列规定采用:
环境类别
各部位保护层厚度
室内正常环境
楼板:15mm;楼梯斜板:15mm;剪力墙:15mm;柱:25mm;梁:25mm;
室内潮湿环境
楼板:20mm;楼梯斜板:20mm;剪力墙:20mm;柱:30mm;梁:30mm;
4.2一般项目
4.2.1本工程钢筋连接处为全部绑扎,不准有缺扣、松扣现象。
4.2.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4.2.3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弯钩角度为135º,弯钩平直长度为10d。
4.3钢筋工程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目测
外露半扣
——
≯3个
6
梁板受力筋搭接锚固长度
入支座、节点搭接
——
+10、-5
尺量
入支座、节点锚固
——
±5
6.1基础底板上、下层钢筋绑扎时,必须将支撑马凳绑扎牢固,防止操作时蹬踩变形。
6.2墙体、暗柱钢筋绑扎时搭设临时架子,不准踩踏钢筋。
6.3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6.4在浇筑砼时,并派专人看筋,保证顶板钢筋不发生位移。
1.2.3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1.2.4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1.2.5筏板筋、承台地梁、墙、柱放线完毕并报监理验收合格,弹好水平标高线。
2.1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放线→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搭绑扎梁筋架子→绑梁(南北向)→摆底板下铁钢筋(即南北向钢筋)和附加筋→绑东西向梁→摆底板东西向下铁钢筋→摆(绑扎)底板上铁上排钢筋→插墙、柱插筋。
3.5外墙施工缝做法:地下室底板和外侧挡土墙一次浇筑至底板顶面以上300mm,并安放3mm厚钢板止水带。与自行车坡道及汽车坡道接口连接部位设变形缝,周圈设橡胶止水带。
3.6楼基础底板与地库底板交接处后浇带宽度800mm,在该区域钢筋连续贯通。后浇带部位未封闭前,对外露钢筋进行有效保护。
3.7电气专业利用基础钢筋作防雷接地,焊接工作选派合格焊工进行,不得损伤结构钢筋。
接头形式
受拉区接头数量
受压区接头数量
机械连接
50%
不限
绑扎连接
50%
50%
3.11钢筋施工按流水段的顺序进行,注意级别、规格、尺寸、数量等是否与料单及图纸相符,同时注意钢筋下料的长度,控制搭接位置。钢筋接头位置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相互错开,同时必须之一各施工区段的钢筋接头甩茬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梁、柱的钢筋的箍筋加密区要符合设计及规范相应的要求。绑扎梁、板、柱、墙等钢筋做到横平竖直,间距、排距符合设计要求。地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露天环境、与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基础和地下室底板下部钢筋50mm;地下室底板上部钢筋20mm;地下室外墙外侧钢筋25mm;地下室外墙内侧钢筋15mm;基础梁下部钢筋及水池池壁迎水面侧钢筋40mm;基础梁上部钢筋30mm地下室有覆土顶板上部钢筋25mm;
注:梁板柱墙受力钢筋的保护层还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14框架梁柱纵向钢筋接头应避开箍筋加密区。框架柱纵筋,在搭接范围内箍筋加密至@100。
3.15细部节点
3.15.1转角墙、丁字墙节点
3.15.2地下室外墙(DWQ):当转角两边墙体外侧钢筋直径及间距相同时可连通设置。
3.15.3钢筋机械连接细节
3.15.4墙体插筋定位
3.15.5基础及墙柱(外墙)细部
1.1.3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1.2作业条件:
1.2.1防水施工已全部完成,而且办完防水施工验收记录。桩顶伸入承台梁中的钢筋为 35d,桩头按要求进行处理过并经验收合格,防水层表面已经清理干净。
1.2.2加工成形好的钢筋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国家规范标准
结构长城杯标准
1
绑扎骨架
宽、高
±5
±5
尺量
长
±10
±10
2
受力主筋
间距
±10
±10
尺量
排距
±5
±5
弯起点位置
20
±15
3
箍筋、横向筋焊接网片
间距
±20
±10
尺量连续5个间距
网格尺寸
±20
±10
4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5
尺量
柱、梁
±5
±3
板、墙
±5
±3
5
直螺纹接头外露丝扣
外露整扣
1个
≯1个
7.7现场用电必须遵守用电规章制度。
7.8施工机械应有防护装置、应有可靠接地。
7.9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安全防护,以免钢筋碰伤、挤伤人。
7.10不得踩踏成型钢筋。
7.11钢筋下脚料,及时清理,集中堆放,尽量利用。余料必须回收。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日期
接受交底人:
.
3.15.6基础及墙柱((内墙)细部
4.1主控项目
4.1.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4.1.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4.1.4钢筋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钢筋连接施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技 术 交 底记 录
工程名称
华润置地·橡树湾二期一标工程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
工序名称
基础底板钢筋工程
交底提要:明确基础底板钢筋工程施工方法及注意质量要求等
交底内容:
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核对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形状、尺寸、数量、位置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1.1.220~22#火烧丝、水泥砂浆(塑料)垫块等
3.12起步筋的控制:
暗柱箍筋以距地面5cm处开始起步。
墙体水平筋以距地面5cm处开始起步。
墙体第一道立筋距暗柱主筋1/2受力纵筋间距开始起步。
梁箍筋距柱主筋5cm处开始起步。
过梁箍筋进支座5cm处开始起步。
当暗柱箍筋与墙体水平筋重叠时,暗柱箍筋距地面5cm-d(水平筋直径)处开始起步。
3.13绑扣的控制
63.5d
48.4d
55.2d
44.2d
51.1d
40.1d
45.6d
3.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单位:mm)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尺寸
±10
钢尺查检
弯起钢筋的弯拆位置
±20
箍 筋
±5
3.4墙柱插筋按照图纸施工。在墙体下部紧挨筏板上部钢筋处,墙体两侧各加设一排水平梯步筋,插筋与筏板钢筋固定牢靠,以免偏移。注意:地下挡土墙竖向钢筋在外侧,水平钢筋在内侧,非挡土墙,水平筋在外,竖筋在内。
3.13.1绑扣不得松扣、缺扣,火烧丝尾部要弯入钢筋网以内,防止出墙造成锈点,工人可以站在左网片一侧绑右网片钢筋,站在右网片一侧绑左网片钢筋。
3.13.2绑扣形式主要有斜扣、缠扣、套扣、交叉套扣等几种,其牢固程度按上述顺序逐步加强。
(1)斜扣:用于一般板墙纵横筋交叉点。要求相邻扣变换方向,不得绑成一顺,以免影响网片或接头处的刚度。
2.2.4搭绑扎梁筋架子:摆梁钢筋前,用钢管搭架子,用来支撑梁的钢筋。连接钢管的卡子必须拧紧,钢
管下面必须垫木板
2.2.5摆南北向梁上铁上排、梁箍筋和下铁下排主筋:首先把梁的上铁摆在钢筋架子上,根据图纸在钢筋上用粉笔划出箍筋位置线,然后套箍筋(箍筋弯钩应错开)。最后插基础梁钢筋下铁下排钢筋就位后,应即时绑扎。在把梁筋落下前,在梁的两头和中间应绑扎一根剪刀筋,防止梁筋落下时梁骨架变形。以上工作就绪后,即可抽出骨架绑扎架,将已绑好的梁钢筋骨架落在已放好的梁位置线上。所有钢筋交叉处都应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注意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应交错绑扎。穿梁下层纵向受力钢筋与箍筋交接处绑牢。
(2)缠扣:用于主要受力钢筋的十字交点,同样要求相邻点变换方向。
(3)套扣:用于主要受力竖筋,是用于柱子、门口等部位与箍筋固定的绑扎方法。
(4)交叉扣:用于重要受力钢筋间要求绑扎得非常牢固的部位,主要用于柱子、大梁及其交叉部位。
(5)所有绑扎搭接的接头处不得少于三个扣,且不得用斜扣。
(6)剪力墙的全部钢筋的相交点都要扎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墙体钢筋绑扎时竖筋在内,水平筋在外,绑扎时要隔网绑扣,使绑扣朝向墙心,绑扎要绑正、反(“八”字)扣,不允许有缺扣和松扣。
2.2.6摆筏板下铁上排钢筋(即南北向钢筋)和附加筋:按照所划的钢筋位置线,摆筏板下铁上排钢筋(即南北向钢筋)和附加筋,钢筋摆放同时,应立即绑扎,所有钢筋交叉处都应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2.2.7绑东西向梁的上排钢筋和下铁下排钢筋:要求和做法同南北向梁筋。
2.2.8绑马凳、摆筏板东西向上铁下排钢筋:钢筋马凳应南北向摆放,马凳钢筋直径在16~18之间,间距为1000,且要和筏板下铁绑扎牢固。接下来按照所划的钢筋位置线摆筏板东西向上铁下排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