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识符: Zinc Powder 编日期:2015年5月02日供货商: GRILLOSDS标号: CNCIC2012050202安全数据单(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GHS-SDS化学品中文名称:锌粉产品标识符: Zinc Powder企业名称: GRILLO地址: W erke AG, Bereich Metall( Metal Division), Halberstaedter Str, 17, D-38644 Goslar, Germany 联系电话:+49 5321 681-61传真: +49 5321 681-84紧急联系电话:+49 22819240编制日期:2015.05.02生效日期:2015.05.02说明书编码: CNCIC2012050202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诫化学品中文名称:锌粉化学品英文名称: Zinc Powder产品标识符:Zinc PowderCAS号:7440-66-6企业名称: GRILLO地址: Werke AG, Bereich Metall(Metal Division), Halberstadter Str. 17, D-38644 Goslar, Germany 联系电话:+49 5321 681-61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原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GHS危险性类别:环境危害水生环境危害------急性毒性------类别1水生环境危害------慢性毒性------类别1象形图:(标识符)标识符名称:环境信号词:警告危险说明: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1)如果不是指定用途,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1)收集泄漏物。
废弃处置:(1)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法律处置产品及容器。
GHS标签:需要其他危险(非分类):无资料主要症状:在事故状态下或者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立即就医(尽可能出示安全警示标签及SDS).本品的暴露(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或吸食)影响可能会产生迟发效应。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中文名称:锌化学品英文名称: Zinc Powder产品标识符: Zinc Powder分子式:Zn结构式:Zn分子量:65.41CAS号:7440-66-6中国 IECSC:在名录中欧洲 EINECS号:231-175-3纯度:>99.9%属于GHS分类的杂质和稳定剂化学名称:无资料属于GHS分类的杂质和稳定剂含量:无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急救程序:在事故状态下或者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立即即就医(尽可能出示安全警示标签及SDS)。
本品的暴露(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或食入)影响可能会产生迟发效应。
切勿给无意识的患者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尽快脱去受污染的衣物和鞋袜。
皮肤接触: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清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不要使用溶剂或稀释剂。
如果皮肤刺激持续,就医。
用聚乙二醇洗掉后,用大量水冲洗。
眼睛接触:如接触眼睛,用大量水小心地冲洗,就医。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保护未损伤的眼睛。
吸入:如吸入,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使其保暖并安静,保持休息。
如果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困难难,供给氧气。
如症状持续,就医食入:误食后,立即就医并出示容器/标签。
不要强行催吐。
如患者仰躺时发生呕吐,让患者保持恢复体位。
急性和迟发效应:无资料主要症状:无资料医疗注意事项:按症状治疗。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事故的具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法可能不同。
在所有潜在的中毒情况下,现场应急救治是至关重要的。
救援者应使用防护用具。
就医时,出示容器上的标签和SDS。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含有正压自给式呼吸器(SCBA)的全套消防战斗服,在上风向灭火,避免吸入有毒烟气。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并对其进行冷却,也可通过雾状水来降低环境温度。
尽快疏散下风向可能受影响人群。
合适的灭火剂:本品不燃,根据周围火情选用灭火剂。
不合适的灭火剂:无资料有害燃烧产物:危险/有毒烟雾、氢气。
特别危险性:火灾时,可形成危险的分解产物。
暴露在分解产物下可能危害健康。
保护消防人员特殊的防护装备:火场中,因燃烧或热分解反应,而会产生刺激性的和高毒气体,在任何封闭的区域,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含有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套防护装备。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火灾时,按照化学火灾的标准程序灭火,根据周周围火情使用制造商/供应商或主管当局规定的适当的灭火剂。
周边着火情况:安全情况下将容器搬离火场。
在不可移动的状况下,使用适当的灭火剂对容器和包装进行灭火,并使用雾状水使其冷却。
着火情况:首先切断燃烧源,然后使用适当灭火剂从上风向灭火。
对火灾残留物和消防污水进行回收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处置人员在处置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避免吸入粉尘。
事故处置完成后,应遵循严格的全身清洗程序。
应急处置程序:保持泄漏区域(尤其是密闭区域)的充分通风,移走一切点火源(包括非防爆型的电气设备)。
大量泄漏情况下,疏散所有不必要的和无防护的人员至上风向安全区域。
切勿接触或踩踏泄漏物,有高度滑跌危险。
防止扬尘和粉尘积聚。
环境保护措施:切勿将本品冲入土壤、下水道、排水沟或其他任何水体。
将所收集的泄漏物当作工业有害废弃物处置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收容和处理泄漏物时防止粉尘形成,使用机器处理设备,将泄漏物放置在合适的密闭容器中。
用大量的水冲洗泄漏区域的残留泄漏物,并建议对清洗水进行回收处置。
水中泄漏:一旦本品意外地进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并依照任何适用的法规来采取必要的措施。
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处理后应彻底清洁受污染的地面。
确保移走泄漏区域现场任何的点火源,并对现场进行充分地通风,以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安全处置注意事项:操作应在通风良好区域进行,防止粉尘形成。
搬运过程应防止容器泄漏。
作业场所应消除一切点火源(包括非非防爆型电气设备),操作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高温,避免加热密闭容器,采取措施,预预防静电危害。
杜绝野蛮操作或抛掷。
操作人员应参考“第八部分”内容进行合适的个体防护,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避免吸入粉尘。
作业场所禁止吸烟和饮食,作业完毕应立即脱掉受污染的衣着和防护装备,并沐浴、更衣。
储存:安全储存的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区域。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远离热源和引火源,严禁烟火。
避免接触水或受潮。
安全技术措施:仅在原容器中保存。
避免环境污染,使用合适的容器,保持容器密封完好。
不能与氧化剂、酸类和碱类、硫磺、卤代烃类共混储存。
远离食品、饮料和动物饲料。
包装材料:无资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容许浓度:中国GBZ2.1-2007:其他粉尘:PC-TWA 8mg/m3(总尘),但本品为颗粒体,不易吸入。
美国 ACGIH:无资料工程控制方法:切勿在不具有充分通风的区域使用本品,使用充分的空气交换或通排风设备,保证空气中的浓度在接触控制的容许浓度限值以内。
作业场所需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并明确标识出来。
受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非预定用途,避免排放到环境。
监测方法:无资料个体防护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粉尘或气溶胶形成时,佩戴经过相关部门核准的带有过滤器的呼吸器(建议型号:B型)。
眼睛防护:在有飞溅危险的情况下,佩戴护目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根据工作场所危险物质的浓度和含量,选择合适的防护服。
手防护:根据危险物质的浓度、含量及具体的工作场合,选择合适的防护手套防止手接触化学品。
对于特殊应用,建议咨询手套制造商,明确防护手套的耐化学性。
其他防护:作业过程中禁止吸烟、饮食。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应立即求医治疗/咨询。
作业完毕应遵循严格的全身清洗程序。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银色固体气味:无味气味阀值:无资料pH值:无资料熔点凝固点(℃):420初始沸点和沸腾范围(℃):906闪点(℃):无资料蒸发速率:无资料易燃性(固态、气态):不燃。
上下易燃极限或爆炸极限(Vol%):无资料蒸气压力(kPa):无资料蒸气密度:无资料密度(g/cm3):7.13可溶性:不溶于水。
溶于酸类、强碱类。
n-辛醇/水分配系数: Lou Pow=-0.47自燃温度(℃):不燃。
分解温度(℃):无资料氧化性:不助燃。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本产品化学性质稳定。
在正常的和推荐的操作、储存及处置条件下不会分解。
危险反应:粉尘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应避免的条件:远离高温、热源、火花和火焰,避免阳光直射和受潮,避免加热密闭容器。
聚合危害:无资料不相容的物质:水、氧化剂、酸类和碱类、硫磺、卤代烃类。
危险的分解产物:火灾或高温下生成危险有毒烟雾、氢气。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经口:大鼠LD50>2000mg/kg(方法:OECD测试指南401)。
吸入:大鼠LC50>5410mg/L(方法:OECD测试指南403)。
经皮:无资料皮肤刺激/腐蚀:无皮肤刺激性。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免轻度眼睛刺激。
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生殖细胞突变性:体外遗传毒性: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生殖毒性:无资料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无资料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吸入危害:无资料毒代动力学、代谢和分布:无资料其他:过度暴露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疲劳、恶心和呕吐症状。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生态毒性:藻类:IC50=0.15mg/L/72h(近头状伪蹄形藻(绿藻))。
持久性和降解性:不具有快速生物降解性。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其他负面影响:不要将产品排入排水沟、水体或土壤。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必须依照当地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置。
严禁将该产品倾倒入土壤、下水道、排水沟、地下水或任何水体中。
如非预定用途,避免排放到环境。
将产品和容器按危险废物进行废弃处置,不得与生活垃圾一起处置。
废物代码由使用者根据应用行业指定。
废弃注意事项:残留有本品的所有容器或包装物也必须依照地方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置。
空的容器会有产品残留,需彻底清空后按照相关说明处置。
处置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措施参见”第八部分"的内容。
如果委托专业废弃物处置机构进行处理,则需签订合同,并使其明确废弃物内容。
如产品或其生产、使用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判定属于危险废物的,需按照国家相关废弃物处置规定进行合理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3077联合国运输名称:对环境有害的固态物质,未另列明的。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包装类别:Ⅲ海洋污染物(是/否):是运输注意事项:携带防护器具和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