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古代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浅谈古代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浅谈古代成语中的物理知识(一)
熟读史书都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射箭非常厉害,可谓百步穿杨,有一天他在表演射箭时一位卖油翁也在观看,而且表现得一脸不屑。

陈十分不爽,于是想找老汉比试一番,卖油翁笑道:我不会射箭,不过这没什么了不起的,熟能生巧罢了。

说完以后他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将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嘴上,然后舀了一瓢油高高地往铜钱方孔内倒。

倒完以后发现油一滴都没有漏出来,而且铜钱上面一滴油都没有沾上。

老翁说这是熟能生巧,其实只是一部分原因,关键在于“举高高”这个动作,在流体力学里面有这样一道公式:A1V1=A2V2.这里的A就是流动液体的横截面积,V就是对应那个截面液体的速度。

倾倒液体时液体其实相当于在自由落体,所以越下面的地方速度越快,液体也就越“细”了。

(这和我们平常倾倒蜂蜜,烧烤酱等等一些粘稠的液体现象相同)。

所以卖油翁“高高地”倾倒,到了铜钱方孔那里油自然只有丝线那么厚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