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十八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

第二章 十八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


2、罗蒙诺索夫(1711-1765) (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 :
古典主义诗人,文艺理论家,思想家,俄国第一个伟大的学者。 他在自己的纲领性诗篇《与阿那克里翁的对话》(Разговор с Анакреоном,1756—1761)中表明要用诗歌来歌颂英雄,而不 是爱情。他遵循古典主义原则,写了大量颂诗来歌颂英明的君主 和俄国在军事上的胜利。他的《攻克霍丁颂》(Ода на победу над турками и татарами и на взятие Хотина,1739)歌 颂同年俄国对土耳其战争的胜利。别林斯基曾说:“我们的文学 始于1739年”,指的就是这首诗发表的年代。罗蒙诺索夫把彼得 一世看作帝王的楷模,他在《攻克霍丁颂》、《伊丽莎白女皇登 基日颂》(Ода на день восшествия на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престол её величества государыни императрицы Елизаветы Петровны,1747)等诗中赞扬彼然”和 “情感”。
所谓的“感伤”在当时所指的就是“心灵对周 围世界的感受能力”。显而易见,这是对讲究 规则和禁欲的古典主义的反拨。西欧的感伤主 义大约出现在18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代表作是 斯泰恩的《感伤的旅行》(1768)、卢梭的 《致爱洛绮丝》(1761)、歌德的《少年维特 之烦恼》(1774)
4、独具特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暴露倾向是俄国古 典主义的典型特点。对俄罗斯生活迫切问题的关注, 是俄国古典主义与欧洲古典主义最主要的区别。
5、代表作家:康捷米尔、特列季亚科夫斯基 (Тредиаковский)、罗蒙诺索夫、苏马罗科夫、杰 尔查文。
三、俄国感伤主义
(сентиментализм)
一、十八世纪文学的总体特征:
1、坚定不移的大众化进程是十八世纪俄罗斯 文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文学的主要内容开始转向“世俗化”,文 学关心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尘世”的痛苦 和欢乐。作家的类型的更替也表现出文学的大 众化:作家变成了人民大众的启蒙者、同情者 和捍卫者。
2、十八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主体是在文学流派 的框架内发展的。这是它的第二个特征。十八 世纪文学有两大文学流派,一是延续近一个世 纪的古典主义,一是十八世纪后半期出现的感 伤主义。
二、俄国古典主义(классицизм)
1、产生时间:十八世纪三四十年代。
2、文化背景:彼得的改革为古典主义在俄国的兴 起奠定了社会基础,理性的精神、启蒙的目的和服 务国家的意志,这样的文学追求与当时俄国的社会 氛围恰好是吻合的。18 世纪中叶,在法国古典主 义的影响下,俄罗斯古典主义成为文坛的主流。
1、产生时间:十八世纪六十年代。
2、文化背景:在资产阶级大革命前的启蒙哲 学要求个性解放。
3、美学原则:关注的中心是人,而且不是笼 统的人,而是具体的“这一个”,人的价值取 决于个人的尊严。因此大多数感伤主义作品的 正面主人公都是中下阶层的代表。感伤主义作 品用情感崇拜来对抗古典主义的理性崇拜。人 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理,各种可能存在的细微 情绪和体验,是大多数作品的主导题材。新的 内容要求新的形式,家庭心理小说、日记、旅 行记等散文体裁因而成为感伤主义的主要体裁。
3、杰尔查文(1743-1816) (Гаврила Романович Державин)
古典主义大诗人。杰尔查文的代表诗作有《密谢尔斯基公爵之死》 (На смерть князя Мещерского,1779)、《费丽察颂》 (Фелица,1782)、《致君王与法官》(Властителям и судиям, 1780)、《大臣》(Вельможа, 1794)、《瀑布》(Водопад, 1794)等。《费丽察颂》是杰尔查文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颂诗。诗中的费丽察公主是一个带有半神色彩的理想化形象。诗 人用费丽察比喻叶卡捷琳娜女皇,表明她是位贤明君主。这种对 开明君主的渴望跟罗蒙诺索夫的颂诗一脉相承,不同之处在于, 《费丽察颂》在颂诗中还加入了讽刺,嘲笑了朝臣的种种恶习。 在《致君王与法官》和《大臣》两诗中,杰尔查文从启蒙主义的 立场要求君主与权贵维护法律、保护弱小,并吁请上帝“惩罚和 审判那些狡猾的东西”。叶卡捷琳娜二世看到《致君王与法官》 这首诗后,认为这是“雅各宾党人“的话。杰尔查文主要的贡献 是颂诗,被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时代的歌手。别林斯基认为杰尔 查文开创了俄罗斯诗歌的新时期,是在罗蒙诺索夫之后的第二位 俄罗斯大诗人。
法国古典主义描写人物性格公式化,崇尚唯理论, 严格区分文学风格,拒绝民间口头创作。
俄罗斯古典主义满怀民族激情,更富有启蒙思想和 尖刻讽刺的特色,能够容纳不同的文学风格,经常 注意民间口头创作而采撷其精华。
3、美学原则:严格遵守逻辑和体裁规范;崇尚理性; 将人物性格的某一特征予以突出和夸大,将主人公严 格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艺术形象缺少变化;要 求艺术逼真,要求在戏剧作品中严格遵守“三一律”。
第二章
十八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 Развитие и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и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восемнадцатого века
相关概念——美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 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 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 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 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 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 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 系等。
4、代表作家:卡拉姆津、拉季舍夫。
四、十八世纪俄罗斯诗歌代表诗 人及作品赏析
1、康捷米尔(1708-1744)
((Антион Дмитриевич Катемир)
讽刺诗人,一生共写了9篇讽刺诗,他是俄罗 斯文学史上第一个起来抨击贵族,为民请命的 诗人。第一篇讽刺诗《告理智》(К уму своему,1729)揭露保守愚昧的人们,获得 很大成功。康捷米尔的诗歌是用音节诗律写成, 喜欢用移行、停顿方式来控制节奏。在文字上 用了较多的古斯拉夫语,比较艰涩难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