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Question
1. 该患者有无呼吸衰竭?哪型呼吸衰竭? 2. 该患者为何种类型缺氧?
3. 该患者有哪些并发症?
4. 为何该患者氧疗后呼吸反而减弱、 PaCO2 进一步升高?
CO2 O2
O2 CO2
呼吸过程
肺通气 外呼吸 肺换气
O2 CO2 O2
O2 CO2 O2 CO2 O2 CO2
内呼吸
细胞
呼吸衰竭
Ⅱ型
PaO2< 60mmHg PaCO2 > 50mmHg
根据主要发病机制:
根据发病缓急 : 急性呼衰 呼衰 慢性呼衰
通气性呼衰 呼衰
换气性呼衰
根据原发病变部位:
中枢性呼衰 呼衰 外周性呼衰
目 录
呼吸衰竭的概念、分类
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呼吸衰竭时主要功能代谢变化(熟悉)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了解)
血钾
+
H
K
+
K
+
代谢性酸中毒
血氯
HCO 3 - HCO 3
-
Cl-
(二)呼吸性酸中毒
CO2大量潴留
见于Ⅱ型呼衰
血钾
H
+
K
+
K
+
呼吸性酸中毒
血氯
RBC
HHb(O2)
Hb(O2) + H+
H2CO3 Cl
-
-
CO2
CO2 + H2O
HCO3
-
Cl-
HCO3
-
呼吸性酸中毒
血氯
谷氨酸 谷氨酰胺
Cl
-
(二)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最重要、最常见的机制
肺总通气量与总血流量的比值(VA/Q) 正常为0.8
病变轻重程度和分布不均 部分肺通气与血流比例不一 气体交换障碍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功能性分流
各种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和 阻塞性通气不足的肺部疾病
病变部位肺泡 通气↓ V/Q↓↓ 静脉血未充分动脉化便掺入动脉血内
弥散障碍常见原因
肺泡膜面积减少 肺泡膜厚度增加 弥散时间缩短
1.肺泡膜面积减少
总面积80m2,静息时仅使用40m2 肺泡膜面积减少>50%
肺切除、肺不张、肺实变等
2.肺泡膜厚度增加
肺水肿、肺泡透明膜形成散障碍时血气变化
患者静息时血 气一般为正常
O2
功能性分流(静脉血掺杂)
血流不变 or↑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血气变化
病变肺区 V/Q
Pa02 Ca02
健康肺区 > 0.8
全肺
< 0.8
PaC02 CaC02
80
60
40
20
0
20
40 60 PaO 2(mmHg)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呼吸加深加快
呼吸减弱减慢
30mmHg<PaO2<60mmHg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呼吸加深加快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
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PaO2<30mmHg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呼吸减弱减慢
<
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PaCO2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肺水肿
真性 分流
弥散障碍
限制性 通气不足
阻塞性 通气不足
死腔样通气
功能性分流
呼吸衰竭
目 录
呼吸衰竭的概念、分类
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呼吸衰竭时主要功能代谢变化(熟悉)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了解)
呼吸衰竭时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 P aO 2 < 60mmHg 代偿反应为主
< • P aCO2 > 30mmHg 代谢、机能严重紊乱 50mmHg 代偿反应为主
概念
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 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原因
呼吸 中枢
吸气运动
神经 传导
呼吸肌 收缩
呼吸 中枢
脑外伤、过量镇静药 或麻醉药等 严重胸廓畸形、 多发性神经炎 多发性肋骨骨折 气胸、胸腔积液等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低钾血症、酸中毒、呼吸肌 严重肺纤维化等 肉萎缩、重症肌无力等
神经 传导
呼吸肌 收缩
气道内压>大气压
胸外段中央性气道阻塞
大气压 气道 大气压 内压 气道内压
吸 气
呼 气
气道内压<大气压
气道内压>大气压
吸气性呼吸困难
胸内段中央性气道阻塞
胸内压 吸 气
气道 内压
胸内段中央性气道阻塞
胸内压 吸 气
气道 内压
气道内压>胸内压
胸内段中央性气道阻塞
胸内压 吸 气
气道 胸内压 内压
气道 内压 呼 气
气道内压>胸内压
气道内压<胸内压
胸内段中央性气道阻塞
胸内压 吸 气
气道 胸内压 内压
气道 内压 呼 气
气道内压>胸内压
气道内压<胸内压
呼气性呼吸困难
外周性气道阻塞
吸 气
呼 气
呼气性呼吸困难
外周性气道阻塞用力呼气可引起小气道闭合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终末细支气管远端 过度膨胀、充气
下游 等压点 位于 软骨 性大 气道
CO2
O2
CO2 CO2
O2 O2 O2
血管
O2
CO2 O2
CO2
O2
CO2 O2
CO2 O2
CO2
气体运输
respiratory failure
呼吸衰竭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PaO2降低(低于60mmHg)
伴有或不伴有PaCO2增高(高于50mmHg)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衰竭
Ⅰ型
PaO2< 60mmHg
病变肺区 健康肺区 < 0.8 全肺 = 0.8 < 0.8 > 0.8
V/Q Pa02 Ca02 PaC02 CaC02
> 0.8
N
N
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时血气变化
PaO2
PaCO2正常或
或升高
换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解剖分流增加
3.解剖分流增加
肺动脉内的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极少的肺 内动-静脉交通支直接流入肺静脉(动脉血) 血液完全未经过气体交换
>
80mmHg 代谢机能严重紊乱
呼吸衰竭时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 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 • 呼吸系统变化 • 循环系统变化 •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 肾功能变化
• 胃肠变化
一、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1.缺氧 无氧代谢
见于Ⅰ、Ⅱ型呼衰
乳酸 酸性代谢产物排出
2. 肾功能不全
代谢性酸中毒
潮式呼吸
2.肺顺应性降低
刺激肺牵张感受器 呼吸浅而快
感受跨气道壁的扩张压
3.阻塞性通气不足
阻塞部位的不同,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不同
4.呼吸肌疲劳 呼吸变浅
三、循环系统变化
PaO2 PaCO2
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
直接抑制心血管运动中枢
心率加快、 心收缩力加强、 外周血管收缩
心率减慢、 心收缩力减弱、 外周血管扩张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概念
气道狭窄或阻塞 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原因
肿瘤、异物、 支气管炎、哮喘等
中央性气道阻塞
胸外
胸内
气管分叉处以上
外周性气道阻塞
直径小于2mm
胸外段中央性气道阻塞
大气压 气道 内压
吸 气
气道内压<大气压
胸外段中央性气道阻塞
大气压 气道 大气压 内压 气道内压
吸 气
呼 气
气道内压<大气压
80
100
氧解离曲线
血气变化
病变肺区
V/Q
健康肺区 > 0.8
全肺
< 0.8
Pa02 Ca02
PaC02 CaC02
80
60
40
20
0
20
40 60 PaCO2(mmHg)
80
100
二氧化碳解离曲线
血气变化
病变肺区 健康肺区 > 0.8 全肺 = 0.8 < 0.8 > 0.8
V/Q Pa02 Ca02 PaC02 CaC02
< 0.8
N
N
2.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死腔样通气
肺部血管病变
病变部位
通气正常 血流 ↓
V/Q↑↑
肺泡通气不能被充分利用
死腔样通气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血气变化
外 呼 吸 功 能 障 碍
CO2
肺通气功能障碍
O2
O2 CO2
肺换气功能障碍
O2
解 剖 分 流 增 加
肺 泡 通 气 与 血 流 比 例 失 调
CO2 O2
弥 散 障 碍
O2 CO2 CO2 O2
CO2 O2 CO2
O2
CO2
CO2
O2
肺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Ⅱ型呼吸衰竭 哪型呼吸衰竭?
O2 O2 O2 O2 CO2 CO2 CO2 CO2 CO2
PaCO2为反映 肺泡通气最好指标
呼 吸 衰 竭 发 病 机 制
肺通气功能障碍
肺换气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