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技术ppt课件
• 3.电子量角器 固定臂和移动臂为2个电子压力 传感器,刻度盘为液晶显示器。显示器可以与固 定臂和移动臂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连接线与2 条臂相连(图2~9)。电子量角器重复性好,使用 方便,精确度优于通用量角器。
• 4.脊柱活动测量 可以用专用的背部活动范 围测量计或电子量角器来测量脊柱的屈伸活 动范围,也可以通过测量直立位向前弯腰、 向后伸腰,以及向两侧屈曲时中指指尖与地 面的距离来评定脊柱的活动范围(图2-10)。
• 一个典型的关节必须具备以下四个主要构 造条件: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以及辅 助结构。前三者为关节的基本构造(图2-1) 。辅助结构有关节盘(或称关节内软骨垫)、 关节盂缘、滑膜皱襞和关节韧带等。
• (三) 关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型
• 1.根据关节的运动分类
• 2.根据关节运动轴心或自由度多寡分类
• 常用的关节分类法为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 和关节面的形态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 和多轴关节三类(图2-2)。
• ( 6) 肩胛骨活动 病人俯卧,上肢放在体侧,治疗者面向 病人站在床边,一手放在肩胛下角,一手放在肩部,两手 同时将肩胛骨向上、下、内、外各方向活动。也可以让病 人侧卧位,治疗者面向病人站立,一手从其上臂下方穿过 ,虎口放在肩胛下角,一手放在肩部,两手同时向上、下 、内、外方向活动肩胛骨或进行复合运动(图2-18)。
• 1.主动运动
• 基本动作为肩关节的前屈一后伸,内 收一外展,水平内收一外展,旋内一旋外 。练习时要求动作平稳,每个动作均要达 到最大的活动范围,如和上肢其他关节的 活动结合起来练习,应以肩部的动作为主 。
• 2.被动活动
• (1) 肩前屈 病人仰卧,治疗者一手托住其手部 ,一手抓住其肘关节下方,将上肢抬离床面并 继续活动其上肢,直到肩前屈达到最大范围或 前臂在头上方再次接触床面(图2-13)。
• 五、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 是指关节的远端向着或离开近端运动,远 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 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图2-6)。关节 活动范围测量即是测量远端骨所移动的度 数,而不是两骨之间所构成的夹角。
• (一)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 (三) 器械运动
• 改善肩部关节活动的常用器械有:肩轮、 肋木、吊环、肩墙梯、肩关节旋转器、体 操棒等(图2-19~23)。
• 二、肘关节
• (一)解剖
• 1.构成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与尺、桡骨近 端构成(图2-24) 。
• 2.特点 为复合关节,上述3个关节被包裹 在一个关节囊内。
• (二)肘关节活动技术
• (四) 关节的运动 • 1.运动轴 根据运动轴的多少可以分为
:单轴运动、双轴运动和三轴运动。 • 2.运动平面(图2-3) • 3.运动方向
关节的运动方向包括: 屈、伸、内收、外展、旋内、 旋外、内翻、外翻、背屈、 跖屈、环转等。 • 4.关节活动的类型 • (五) 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 (2) 肩后伸 病人侧卧,治疗者站其背后, 一手托住前臂,一手放在肩部,做后伸运 动(图2-14)。
• (3) 肩外展 病人仰卧位,治疗侧肘关节屈曲,治
疗者站在床边,一手托住肘部,一手抓住腕关节上 方,做上肢外展动作。在肩外展到90°时,需要 肩的外旋和肩胛骨的上旋才能完成全范围的外展( 图2-15)。
• (二) 不同量角器的测量方法 • (三) 各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 • (四) 测量注意事项
第二节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
• 一、肩部关节 • (一)解剖 • 肩部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以及与肩部运动密切相
关的胸骨和胸壁,它们组成肩部6个关节(图2-11)。
• (二)肩关节活动技术
• 1.主动运动
• 肘关节属于复合关节,包括不同性质的 屈戌关节和车轴关节。其基本运动为屈、 伸,还可以有5°~10°的过伸,桡尺近端 关节与远端关节协同可以做前臂旋前和旋 后运动。
• 2.被动活动
• (1) 肘屈伸 病人仰卧,上肢自然放在体侧,肘窝 向上。治疗者一手握住肘后部,一手握住前臂远 端,做屈肘和伸肘运动(图2-25)。
• 1.通用量角器 由1个圆形或半圆形的刻度盘 和两条臂(分别称为固定臂和移动臂)构成,固定 臂与刻度盘相连接,不可移动,移动臂的一端与 刻度盘的中心相连接,可以移动。通用量角器主 要用来测量四肢关节(图2-7)。
• 2.指关节测量器 可 用小型半圆形量角器 测量(图2-8),也可以 用直尺测量手指外展 或屈曲的距离,或用 两脚分规测量拇指外 展(虎口开大)程度。
• (4) 肩水平外展和内收 病人仰卧,肩位于床沿, 上肢外展90°。治疗者站在其身体及外展的上肢
之间,一手握住肘部,一手托住腕部,先向地面 活动上肢(水平外展),再将上肢抬起向身体内侧运 动,身体随之转动,面向病人(水平内收)(图2-16 )。
• (5) 肩内旋和外旋 病人仰卧,肩外展90°,屈肘 90°,治疗者一手握住其肘部,一手握住腕关节 上方,将前臂向足的方向转动(内旋)或向头的方 向转动(外旋)(图2-17)。这一运动可以在肩外展不 同度数时完成。
关节活动技术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一) 概念 • 关节活动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
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 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关 节活动技术包括手法技术,利用设备的机 械技术以及利用患者自身体重、肢体位置 和强制运动的训练技术。
• (二) 关节的构成
• (2) 前臂旋转 病人仰卧,上肢放于体侧,屈 肘90°。治疗者一手托住其肘后部,一手握 住前臂远端,做前臂旋前(向内转动前臂)和 旋后(向外转动前臂)运动(图2-26)。
• 二、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 • 三、常用训练方法 • (一) 主动运动 • (二)主动助力运动 • (三) 被动运动 • (四) 持续性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 四、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 (一) 适应证 • (二) 禁忌证 • 1.运动造成了该部位新的损伤 • 2.运动有破坏愈合过程的可能 • 3.运动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时 • (三)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