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XX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课程名称:医学细胞生物学申报课程级别:省级精品课程申报学校:XX医学院2006年5月16日自评报告目录第一部分:《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概述 (3)第二部分: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5)第三部分:评价结果及评分依据 (9)第四部分:自评结果及改进意见 (23)第一部分《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概述《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为重点,全面加强教研室的课程建设,努力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本学科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和重点建设,目前已形成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事业心和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学科骨干教师学术水平较高,年龄、职称、学历等层次结构比较合理。
本学科教学手段和设施比较齐全,实验设备条件完善。
目前是XX医学院的一类课程。
现将本学科的基本情况概述如下:一、师资队伍建设(一)师资队伍结构1、学历教师比例:本学科现有教师和教辅人员共8人,其中教师4人,硕士2人(占50%),在读硕士1人。
2、高职教师比例:本学科现有教师4人,正高职2人(占50%),副高职1人,中职1人。
3、高职教师年龄小于50岁。
(二)学术水平1、高职教师授课率100%。
2、研究生导师:本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二导1名。
3、科研立项和成果:①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8项;②获科研成果奖共13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4项、厅局级7项,市级优秀论文奖1项;③发表论文71篇,其中核心24篇,教改论文14篇。
参研教师100%。
二、教学条件1、承担教学任务和课时:教研室承担着XX医学院各系、各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医用电子显微学》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理论课约512学时:实验课约340学时。
附表教学任务及计划学时2、教材建设:有公开出版的自编教材《医用电子显微学》和教学参考书,内部使用的生物学实验指导。
3、试题库建设:有《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生物学》试题库和试卷库(本科专业10套题,专科专业5套题)。
4、具有开出所有实验的教学设备。
三、荣誉奖:1、2005年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2002-2005连续评为文明科室;3、2003年被XX医学院评为科研先进集体;4、XX市学科技术拔尖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11人次教师评为优秀授课教师;5、优秀教研室主任。
四、自评结果:29项A级指标,其中“*”级指标均为A级;3项B级指标,无C级指标。
自评总分97.2分。
第二部分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注:①对技术基础课的比例A级≥50%,30%≤B级<50%,C级<30%;对专业课的比例A级≥70%,50%≤B级<70%,C级<50%.②此要素对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不做要求.③表中加△的评估要素的统计数据一般为近四年的数据.第三部分评价结果及评分依据根据XX省教育厅下发的《XX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评估方案》的文件精神,在学校教务处和中医学院的指导下,教研室对《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32个三级指标进行了自评。
结果在32项评估要素中,29项达A级,3项达B级,无C项指标。
核心指标要素均为A级,自评得分97.2分,符合省级优秀课程的申报条件。
以下是各项三级指标的自评结果和说明。
一、师资队伍建设1.1师资结构:本学科现有教师和教辅人员8人,见表1:表1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人员表1-1-1 学历(学位)教师比例(4:2;50%)自评B级(1.2分)教师总数4人。
具有硕士学位教师:赵淑敏、X朝晖(4:2;50%),≥50%在读硕士学位教师:冯立新(4:1;25%)。
1-1-2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自评A级(2分)2003~2006 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教学人员职称统计年度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小计2003年2人(40%) 2人(40%)1人(20%)5人2004年2人(50%) 1人(25%)1人(25%)4人2005年2人(50%) 1人(25%)1人(25%)4人2006年2人(50%) 1人(25%)1人(25%)4人1-1-3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自评A级(2分)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48岁(赵淑敏52岁、肖桂芝52岁、冯立新40岁〔(40+52+52)/3〕,﹤50岁。
1-1-4中青年教师培养自评A级(2分)有合理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一名中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已毕业,另一名教师在读硕士研究生。
1-2教学与学术水平1-2-1教师水平与风X 自评A级(4分)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一直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被学生多次评为优秀授课教师和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相关科研和论文多次获奖,被XX市评为XX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XX市学科学术带头人,XX 省卫生厅优秀教师。
1-2-2高级职称教师授课率自评A级(5分)高级职称教师授课率达到100%,见下表:1-2-3 指导研究生教师比例自评B级(1.2分)1-2-4 科研立项和成果: 自评A级(3分)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立项和获奖成果;人均年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篇(详见表1~3);参加科研教师比例>80%。
1.科研立项和成果:几年来申请到各级各类课题28项,其中省级课题3项、厅、局级12项、院级13项,详见下表:表1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2001年以来承担的科研项目2、科研、教学成果:共13项,见表2表2 科研、教学及论文获奖情况3、教学、科研论文:2001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71篇,其中核心期刊24篇,教改论文14篇,详见表3:表3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1-2-5 学术活动情况自评A级(2分)教师经常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题目为:老龄大鼠嗅球微血管分布特点及微血管定量研究,2004年中国解剖学年会(XX);经常参与校内、部内的学术活动,并在院内学术会上作学术报告2次,此外还经常组织教研室进行教学及科研讨论,教师年开展学术活动平均7~8次,(见学术活动记录)。
二、教学内容2-1 课程内容2-1-1课程内容设计自评A级(5分)选用内容新颖、信息量大的最新版本教材,并能及时将教改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引入教学,如:“低温富集蒜根分裂相”,克隆羊,人工器官在医学上的应用等。
授课过程中注意精简与其他学科重复的内容。
2-2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2-2-1 教学内容安排自评A级(2分)在规定学时内,理论教学着重理论与实际联系,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和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规定的实验内容和课外科研活动,着重细胞生物学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
2-3 实践教学2-3-1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自评A级(2分)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项活动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指导学生的科研项目“Bcl-2、bax、p53在胃癌前病变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获XX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二等获;指导学生发表论文“改进单宁酸-氯化铁法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膜系统的研究”1篇。
2-4教学改革2-4-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自评A级(5分)(1)理论教学改革①精简课程内容,避免与其它课程内容重复。
如删除《细胞生物学》中“酶的特性,能量转换”;《医学遗传学》中“基因的分子结构”等内容,增加“细胞工程、干细胞”内容。
②课程体系改革:由于《医学遗传学》知识需要化学、生物化学等相关知识的支撑,所以2000年将《医学生物学》改成《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两门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效果较好。
(2)实验教学改革对实验课教学从实验内容开设方式及考核环节进行了全面改革,如增加了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增加与目前细胞生物学密切相关的实验,如“细胞融合、DNA提取”等实验内容,以便适应学科的发展。
2-4-2教学环节和方法的改革自评A级(5分)①根据学科特点,授课时利用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显示细胞整体与局部的形态特征和功能特征;②课前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讲课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课后及时辅导、答疑。
另外在理论课讲授中,还穿插习题讨论、读书指导法等;③实验课根据具体内容,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后自己总结出结论,教师最后做小结。
④在教学环节改革上,有一定措施,“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性教育的尝试”分别获市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年7月),XX医学院二等奖(2004年3月);上述教学环节、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4-3教学研究开展情况自评A级(5分)教研室活动有制度,有记录。
教研室有教学科研立项;坚持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制度,并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研究和改进。
每学期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在10次(教学活动记录)。
年均发表教学研究性论文约2.6篇。
三、教学条件3-1教学文件和教材建设3-1-1教学文件自评A级(5分)①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完备的各专业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学总结及教学辅助资料,且执行严格。
(有相应的教学文件备查)3-1-2教材建设自评A级(5分)有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自编教材《医用电子显微学》或国家、省推荐使用的优秀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人体解剖学应试指南》、《眼耳鼻咽喉科临床解剖学图谱》等。
3-2教学手段3-2-1网络资源建设自评A级(2分)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能经常保持更新,能正常运行,特别是多媒体授课系统和备课系统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2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情况自评A(3分)具有基本符合现代化教学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室、投影仪、幻灯机等,并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医学视听资料(VCD、录像带、投影胶片、幻灯片);有质量较高的与《细胞生物学》教材基本匹配的教学课件(外购),并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
目前教师多用PowerPoint编写具有自己特色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医用电子显微学》的教学课件或电子教案。
3-3教学实验室(资料)室建设3-3-1基本实验设备(资料)状况自评A级(3分)设备齐全,状况良好,使用率较高,仪器完好率为90%,实验教学设备使用率在95%以上,能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
除开出规X实验外,能开出综合性实验。
3-3-2教学实验(资料)数量及水平自评A级(5分)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如指导大学生科研,有论文发表和获奖。
能开出一定数量的综合实验,如①外周血细胞培养、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G显带、染色体带型分析;②电镜构造,电镜玻片标本制备,细胞超微结构观察;③选修实验:如各种遗传性状的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