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护理法律法规
使医生泄露患者的秘密
隐私:不容许他人随意入侵的领域。有时也
指患者患有某种特殊疾病或精神、心理处于某种 特殊状态,不宜或不能向外界透露
15
隐私权:人们对自己身体和精神独处的享有权 隐私通常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社会地位和尊严,一旦将患者的隐私泄露, 可能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生活压力,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
做心电图检查。1h输液完毕后,患者自述胸闷无好转,护士未予理会,
也未查心电图,让患者回家,次日晨患者因心肌梗死死于家中。
——犯罪;依法惩处——刑事责任;
客观:不作为(应及时报告医生),主观:疏忽大意 如,护士未认真听,引起患者不满——侵犯了患者的 生命健康权——侵权;赔礼、道歉解决。
26
(二)疏忽大意与渎职罪
分清犯罪与侵权行为的关键是对护理行为的目的和后果的
正确鉴定。
24
医疗事故罪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 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5
例:沈某,男,59岁,胸闷4h余,急诊,心率102次/min,无其他体征。 医生疑为冠心病,即给予5%葡萄糖25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并嘱
20
是否注意对待 患者的态度 是否把自己的 情绪带到工作中
是否注意对待患者 的语言使用方式 引起医疗纠纷)
护理服务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
是否做好连接医生 与患者的纽带 是否注意患者的心理需求
是否与患者沟通顺畅
是否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
21
是否输错药、配错药 该做试敏, 是否做试敏试验 (青霉素未作试敏 出现过敏反应 引起纠纷)
2
3
医疗卫生单位制 定的管理制度和 办法;医疗技术 操作规程等。
3
• 护理法
是指由国家制定的 ,用以规定护理活动 (如护理教育、 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服务 )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 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4.1.1实施 《护士条例》2008.5.12 实施 《护士守则》2008.5.12
4
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
中,避免发生医疗过失行为,防止患者 出现不良损害后果。
5
护士的法律责任
• 法律责任 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 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刑事责任 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 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疏忽大意是指不专心致志的履行职责,因一时粗心或遗 忘而造成客观上的过失行为,过失可导致两种后果: 1、疏忽大意的错误仅损害了被护理者的心理满足、生活利 益或恢复健康的进程。 侵权行为 2、因失职而致残、致死。 渎职罪
27
护士责任心不强、不遵守查对制度 而导致差错过失,这种过失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 的损失和痛苦、引起护理纠纷时,从法律上它属 于失职但未构成犯罪,构成侵权,如给药、输液 错误,热水袋烫伤,躁动患者未给予保护而坠床, 护理记录中的错误等。但当疏忽大意导致患者残 废或死亡时,从法律性质上就可能构成了玩忽职 守(渎职罪),属于犯罪。
10
病情所需的
尊重人的 公正的 负担得起的
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能因年龄、 病种、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因素受歧视或不公 正待遇。
基本的医疗护理权
11
患者的自主权
自主权
一个人就有关自己的问题作出
决定的权利。
传统的“家长主义”容易出现为了病人的利益而忽视其愿 望的现象。 如,安乐死
12
丧失/不具备行为能力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代理同意。 自主权不是绝对的----对自己或他人有害的决定;家长主义干涉。
是否有发错药的情况
护理操作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
输液时出现输液 反应是否及时发现
输液或扎针时 是否遗漏针头 是否违规操作, 扎到陪护人员 (后附案例)
22
★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法律责任
23
(一)侵权行为与犯罪(过失)
侵权行为一般指对某人或许多人的人身权利不应有的侵犯
。民事责任;如,病人的知情权 犯罪则指一切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刑事责任 犯罪分故意和过失。 护理工作中最为严重的是过失。
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
、
对长期卧床患者 是否注意2小时翻 身以免褥疮
对待产产妇是否 予以特殊护理
对急诊患者输液 液过程中是否注意 观察
对跳楼走失等 特殊情况患者 是否及时发现 并报告
护理观察患者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
对留院观察患者 是否注意及时 观察病情
对二级护理患者 是否看护不 离开病区 (患者外出死亡)
对手术后患者 是否尽到告知及 注意义务 对一级护理患者 是否做到每隔 15—30分钟 查房一次 (病人掉地上) 对危重患者 是否密切注意 (患者死亡未发现)
健康权—公民有权维护自己身体组织 的完整和器官的正常机能。 “民法通则”第98条:公民享有生命 健康权。
9
基本的医疗护理权
公民患病或受到其它损伤时,享有从医疗保健机构获得医 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宪法”第4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力。
患者的自主权
13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正式承认了在医患关系的主要形式从“医生决定”的家长主义变为
“医生建议,患者决定” 。
知情的要素:1)信息的揭示 2)信息的理解 同意的要素:1)自愿的同意 2)同意的能力
14
患者的保密权和隐私权 保密权:控制一个人有关自己的信息的权利 侵权: 医务人员有意无意地泄露患者的秘密,或外部的压力迫
民事责任 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 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
6
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7
患者的权利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基本的医疗护理权 患者的自主权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患者的保密隐私权
8
生命健康权
生命权—公民的生命非经司法程序, 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
1
我国的卫生法体系
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食品
概念
安全、医疗卫生、医疗事故的处理、卫生防疫 、药品药械管理、从业资格、突发性公共卫生 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护理法的范畴
1
国家规定的医疗 地方行政主管及 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行政部门制 和条例; 定的规定、标准
、办法、通知;
16
患者的义务
17
患者的义务
患者应向医生真实地提供病史 患者不应要求医生签发不真实的:
收据; 诊断和治疗证明书; 病假证明
在疾病确诊后,患者应遵医嘱,在与医生共同制定的目标上进行 合作 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避免使自己成为一个患者 患者有义务尊重医务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