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全膀胱切除的护理
2.2.7观察腹壁人工尿道肠管的血运,及时更换敷料,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以免浸渍发炎。定期挤压引流管排除黏液;5%碳酸氢钠冲洗。结合实物详细讲解集尿袋的结构、性能,示教使用方法,尤其是造口底板内圈口径大小应合适;指导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周围皮肤;温水清洗皮肤,避免刺激性。
2.2.8健康教育
术后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禁止吸烟,对密切接触致癌物质者加强劳动保护,可能会防止或减少膀胱肿瘤的发生。病情允许,术后半月行放疗和化疗。灌注时插导尿管排空膀胱尿,以蒸馏水或等渗盐水稀释的药液灌入膀胱后平、俯、左、右侧卧位,每15min轮换体位1次,共2h。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定期复查肝、肾、肺等脏器功能,及早发现转移病灶。放疗、化疗期间,定期查血、尿常规,一旦出现骨髓抑制,应暂停治疗。
2.2术后护理
2.2.1熟知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的手术方法,要熟悉术后各种引流管在体内引流的部位。一般手术中,在回肠代膀胱腔内置3根导尿管,2根为左右输尿管支架管道,通过输尿管回肠吻合上到二肾盂内;另一根蕈状导尿管置在代膀胱腔内,术后3根导尿管分别接床旁消毒瓶。并分别注明左右肾尿及膀胱尿、计录24小时尿量。耻骨后间隙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瓶,并记录引流餐。
1临床资料
2008年6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膀胱肿瘤病人行全膀胱切除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53岁~72岁,平均65岁;病理结果均为膀胱移行上皮癌。术前常规膀胱尿道镜检查证实尿道无肿瘤,均行全膀胱切除。
2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增加病人的营养及抵抗力,做好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2.2.5注意输尿管回肠吻合口有无漏尿,应观察尿外渗情况,要保持输尿管内支架管的尿液引流通畅,发现尿量减少或阻塞,应及时纠正。如发生吻合口尿外渗,耻骨后负压引流可吸出大量清晰液体,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2.2.6各种导管应按时拔除。耻骨后负压吸引管术后5日左右,如无引流液,可拔管。代膀胱腔内蕈状导尿管术后1周左右可拔除。二根输尿管内支架管在术后2周拔除。即更换集尿袋。
2.2.3饮食膀胱部分切除和膀胱全切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待肛门排气,进富含维生素及营养丰富的饮食。回肠膀胱术、可控膀胱术后按肠吻合术后饮食,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营养。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6h,可正常进食。多饮水可起到内冲洗作用。
2.2.4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应贴标签分别记录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回肠膀胱或可控膀胱因肠黏膜分泌黏液,易堵塞引流管,注意及时挤压将黏液排出,有贮尿囊者可用生理盐水每4h冲洗1次。拔管时问:输尿管末端皮肤造口术后2周,皮瓣愈合后拔除输尿管引流管;回肠膀胱术后10~12日拔除输尿管引流管和回肠膀胱引流管,改为佩带皮肤接尿器;可控膀胱术后8~10日拔除肾盂输尿管引流管,12~14日拔除贮尿囊引流管,2~3周拔除输出道引流管,训练自行导尿。使用阑尾作输出道者,导尿管留置3周后逐渐更换较大口径的导尿管,至F14号为止。
3自我护理
尿流改道术后腹部佩带接尿器者,应学会自我护理,避免集尿器的边缘压迫造瘘口,保持清洁,定时更换尿袋。可控膀胱术后,开始每2~3h导尿1次,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至每3~4h 1次,导尿时要注意保持清洁,定期用生理盐水或开水冲洗贮尿囊,清除黏液及沉淀物,若无残余尿,很少发生上行感染。
参考文献
[1]王秀美,李燕.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526.
2.3心理护理
患者排尿方式发生了改变,并且不时地有尿液由肛门渗出,这样就给患者造成了心理压力,再加上恶性肿瘤的不可预测的潜在危险使患者产生悲观、恐惧和自卑心理,这就需要护士做好有效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以优质的服务以及持续性的关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护理中应以支持的态度倾听患者的感受,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帮助患者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形体改变的现实,适时调整心理状态。争取家庭配合,共同参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施行的手术方案各个环节给予详细的指导与示范,传授生活中自我护理技巧,通过实践增强患者自信心,实现自我完整概念。
2.2.2观察生命体征,膀胱癌全切除术后,由于手术创面大,渗血可能较多。因此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证输血、输液通畅。早期发现休克的症状和体征,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严密观察术后有无出血。注意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等症状,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如负压引流瓶内引流液色鲜红、量多、速度快,甚至有较多血块,提示盆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应与医生联系,可及时处理。
泌尿外科全膀胱切除的护理
全膀胱切除术是治疗侵袭性膀胱癌的标准方法,也适用于复发快,且每次复发肿瘤的恶性程度升高或浸润程度加深的患者。手术切除整个膀胱,包括男性的前列腺和精囊,并行尿流改道术或膀胱重建术,常规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全膀胱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范围大,肿瘤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分散多发性肿瘤,浸润深,恶性程度高,多次反复发作的肿瘤。全膀胱切除后,需要尿路改道,常用Bricker式方法,用回肠代膀胱,尿液从游离回肠段腹壁造口处排出。此手术范围大,操作时间长,对病人的影响较大。了为减少并发症及使病人术后恢复顺利,需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2.1.2肠道准备。清除肠道内食物残渣或粪便,应用药物,清除肠道经菌,如术前3日口服卡那霉素1.0g,及灭滴灵0.2g,每天4次,术前2天给少渣半流质饮食,并服轻泻剂;术前1日流质饮食;术前晚上及术早晨作清洁灌肠。
2.1.3术前心理护理。病人可表现为对癌症的否认,对预后的恐惧及不接受尿流改道。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耐心的心理疏导,以消除其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尿路改道后,会给病人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而术前应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术后自我管理尿液的方法,告知病员应用尿袋,完全可以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可请已装置尿袋的病人演身说法,解除病人的顾虑,从而调动自动的积极性,可促使术后早日恢复。膀胱癌根治术后虽然改变了正常的排尿生理,但目的是避免复发,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