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管理实施细则毕业论文是保证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
为了规范毕业论文过程,保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特依据“重庆大学毕业论文管理办法”、《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5月)、《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2001年11月),参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1992年)、《重庆市普通高等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方案与指标体系》中针对外语学科的实施办法以及四川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外语专业的做法,结合我院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综合应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通过论文写作考察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综合能力。
毕业论文的要求1.主要任务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选定的专题研究,并写出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
2.知识要求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能够综合应用所学语言及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深化理论、拓宽知识、延伸专业技能。
3. 能力要求学生应学会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与处理有关的资料,确定论文选题;具有中、英、日文文献阅读及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具有围绕专题进行分析、论证和用英语、日语撰写论文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扩展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4. 综合素质要求通过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敬业精神,同时应根据毕业论文要求,了解外语学科的最新发展,在毕业论文中加以运用,力图有所创新。
5.规范化要求毕业论文规范见附录一。
二.毕业论文选题1. 选题时间及程序毕业论文选题在第七学期进行,原则上由学生提出,(也可由导师提出),学生与导师实行双向选择。
第17周将论文选题汇总送学院教务。
2.选题要求(1)符合英语专业、日语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具有综合性、开拓性,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2)与英语、日语学科相关,包括英语、日语语言文学;英语、日语教学、翻译;英语国家、日本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尽可能做到真题真做,鼓励优秀学生提前了解和参与有关课题的实际研究;(3)同一题目的学生,毕业论文应有所侧重,有独立毕业论文内容,其比例应不低于60%;(4)应具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及先进性,任务具体、份量适当、进度明确,经学生努力能够完成;(5)一般内容重复课题不超过两届,保留课题应有所创新;(6)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就业需要。
三.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职责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治学严谨、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担任,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应高于50%,初级职称人员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论文,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鼓励在校外聘请有经验的相关专业的中高级职称人员担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原则上,每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不超过8人。
提倡建立以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为组长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
首次独立担任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师,应认真学习本规定,对指导题目进行试做,学院应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他们做好指导工作。
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1. 审查由学生本人提出的课题是否满足专业教学的要求、深度广度是否合理以及是否与其他学生的题目重复。
论文写作开始后,根据学生收集阅读文献等具体情况,可以允许学生修改论文题目。
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审定学生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析解决论文写作中的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及时协调,严格要求学生。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采用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每周对每名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得少于4学时(包括阅读、修改学生论文、与学生交换意见、指导学生搜集、阅读相关文献等)。
对多人承担的题目,既要让学生参与总体方案论证,又要有明确分工;2.审查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资料搜集和阅读;3.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尤其要防止抄袭;4.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和评定成绩工作;5.在毕业论文期间,应坚守岗位,不得随意出差。
确因工作需要出差时,必须经主管院长(系主任)批准;出差时间超过5天时,须由学院委派相当水平的教师代理指导。
四、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应积极、主动、独立地完成毕业论文所规定的全部任务,努力创新。
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凡抄袭他人毕业论文者(论文内容有60%以上与他人相同),视情节按违纪或作弊处理,毕业论文成绩以零分计,必须重修。
2.尊敬教师,服从安排。
3.严格遵守纪律。
学生因任何原因累计耽误时间超过毕业论文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及以上者,不能参加答辩,不评定成绩,必须重修。
五、在校外完成毕业论文的规定学校允许学生在学院及毕业论文接收单位双方同意(接收单位应向学院发接收函)的情况下在校外完成毕业论文。
但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接收单位和学院均需为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安排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及检查工作;2.接收单位提供的毕业论文选题符合本管理办法第三部分第2款第(4)条要求,经学院审定后,才可作为学生正式的毕业论文题目;3.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期间,必须每周向指导教师报告工作进度;4.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后,必须将完整的毕业论文及相关资料带回学校,参加形式审查以及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后,论文及附件交学院存档保管。
对于不遵守上述规定的学生,其毕业论文不评定成绩,必须重修。
六、毕业论文的组织和检查学院的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由学院统一领导组织实施,主要任务是:(1)成立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的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审核毕业论文题目并组织选题,按有关规定送选指导教师,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等,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正常进行。
(2)设立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指导小组以专业(或专业课群)为单位,成员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担任,人数约3—5人,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检查、督促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教育及考勤等管理工作,检查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推荐本专业优秀毕业论文等工作。
(3)组织成立学院督导小组,负责本学院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检查督导工作。
(4)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拟定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实施细则和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协调、解决毕业论文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5)配合学校进行毕业论文质量控制检查,组织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协助完成重庆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评选、优秀毕业论文摘要编辑工作,完成毕业论文相关资料上报汇总等工作,并按学校规定保存毕业论文档案。
(6)对学院的毕业论文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并写出书面总结报告送教务处。
七.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毕业论文最终评定成绩由平时成绩、毕业论文成绩、论文交叉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四部分组成,前两项由指导教师评分,后两项由答辩小组评分,最终成绩由答辩委员会确定。
使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制。
答辩不及格者须参加复答辩,仍不及格者,毕业论文最终成绩为不及格,必须重修。
评定学生毕业论文成绩时,必须严格掌握标准,实事求是,正确反映学生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
评定“优秀”成绩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本专业毕业学生人数的20%,评定优秀和良好成绩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本专业毕业学生人数的60%。
毕业论文“优秀”成绩的评定程序为:指导教师、答辩小组推荐,答辩委员会审查确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评定毕业论文成绩:(1)未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任务;(2)论文形式审查不合格;(3)累计耽误时间超过毕业论文总时间的1/3。
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者,可申请延长学习时间;重修合格后,视情况发给相应的证书。
重修不合格或不重修者,只能发肄业证书。
重修由原所在专业安排,一般应在校内进行,费用由学生自理。
对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分、评语、答辩记录等一律记录在《重庆大学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册》上,成绩评定册在进行交叉评阅前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保管,学生不能保管成绩评定册,在学生交毕业论文后,成绩评定册应保存在毕业论文资料袋中。
毕业论文成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平时成绩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出勤情况等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2.毕业论文成绩学生完成任务并将毕业论文提交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论文的质量写出评语、评定成绩,并在论文上签名确认。
3.交叉评阅成绩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在答辩前交送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由答辩委员会指定教师进行交叉评阅,必要时也可聘请校外相关专业人员为交叉评阅教师。
评阅教师认真评阅后,写出评阅意见,并评定成绩,同时签名确认。
4.答辩成绩(l)答辩工作在学院领导下,由答辩委员会主持进行。
(2)按学科设立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要由专业课教师组成,可聘请部分基础课教师或专业基础课教师参加,答辩委员会的责任是主持答辩工作,统一评分标准和要求,对有争议的成绩进行裁决,并综合指导教师、交叉评阅教师、答辩小组成绩及评语,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最终成绩由学院统一向学生公布。
学院在答辩前三周将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3)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一般由3—5人(包括秘书1名)组成;组长应由具有副教授以及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答辩小组的责任是主持有关课题的答辩工作,确定毕业论文的答辩成绩。
(4)答辩可按事先编好的次序进行,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答辩包括学生报告和答辩提问。
学生报告时间一般为5-10分钟,简要报告以下内容:.课题的目的、要求及其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或参考文献;.论文的基本内容、主要依据和主要方法;.成果及任务完成情况;.体会和改进建议等。
答辩提问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侧重课题关键内容提问,内容可包括:.课题方面的问题;.有关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问题;.鉴别学生独立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拓展视野的问题。
4.成绩评定的标准(见附录二)九.毕业论文的档案管理1.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后,论文、软盘、指导教师和交叉评阅教师及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评语、答辩记录以及其他支撑材料)由学院统一归档,集中保管3年以上。
2.选择本专业有代表性的优秀毕业论文2-3篇送学校档案馆存档。
学院(系)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应做工作总结,并写出书面总结材料并于学期结束前送教务处汇总。
本管理办法自2002年开始试行。
附录一: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范附录二: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分标准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二OO二年九月附录一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范一、规范内容1.装订毕业论文装订顺序为:(1)封面;(2)毕业论文正文(3)附录附录根据其数量可装订于论文后或单独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