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培优计划

九年级物理培优计划

九年级物理培优计划
为了培养我校物理学科的尖子生,提高我校的物理竞赛成绩。

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尖子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再利用尖子生带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提高九年级物理教学成绩,特制定以下培优工作方案。

一、优秀学生的选拔条件:
1、对物理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的学生
竞赛学生首先要热爱物理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一个对物理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并愿意把物理作为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

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都是由于对某学科有浓厚兴趣以至孜孜追求。

人的思维的潜力很大,只要专注于一点充分发挥,锲而不舍,往往可以做出连自己都感到吃惊的辉煌成绩来。

兴趣培养在于辅导教师科学引导,同时也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较强自学能力,通过对科学理论的阐述和物理实验操作及对信息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对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另外,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物理竞赛优秀学生大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学习状态,记好听课笔记与读书笔记,认真完成练习。

2、各科学习发展较为均衡的学生
语文、数学、物理基础知识扎实,此为重要的条件。

要取得好的竞赛成绩,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审题能力,优秀的数学推理、分析、计算能力。

牢固的基础知识加上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加以辅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素质物理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各学科基础。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学生
思想品行端正、志气高、性格好、心理素质不错的学生,都想考入全国第一流的大学,就读第一流的专业的学生,他们有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有着胜而不骄、败而不馁的顽强学习意志,有着良好的应试心理等。

4、善于思考,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物理竞赛试题的解答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物理竞赛试题的特点是:打破定势思维,打破常规,突出猜想,重视想像思维,注意立体交叉和整体思维,采取开放性应答,关注创造个性,物理竞赛优秀学生往往不满足现有的课堂教学所获得的知识,他们天资聪颖,善于学习,乐于思考,并富有创造性。

他们大多能进行超前学习。

5、良好的意志品质,勇于钻研的精神
物理竞赛的培训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学生,不仅能促使其情感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主导和发现自己的认识活动,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克服困难,勤学苦练。

次大考过后与他们交谈,关心他们学习情况及生活情况,予以关注或指导,消除一些外界因素不必要的干扰,使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帮助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基本功和要求,是学生的期望。

3、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
在培训过程中有意设置障碍,让学生在强化训练中能够“吃一堑,长一智”,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见到新题型不紧张,旧题型不骄傲,能够沉着分析解答,增大解题的成功率,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应试心理与技巧、清晰和有效的表达能力,以求理想的高分。

4、重视选好题,提高训练的质量
老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编集历届预赛、复赛、决赛试题,作为训练题,对常见的竞赛类型题目进行分类解题示例,注重一题多解、一题一练、一题一得,注意实弹演戏,让优秀学生明白自己目前离高考、竞赛所要求的差距。

特别是由于高中学习任务重,竞赛题远远难于高中的内容,故选题应有典型性,既要能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又要能帮助学生掌握新思维,关键是要能够从例题中得到启发,进行学习上的迁移。

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提高认识,加深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5、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并注意开拓学生视野
教学策略上加强思维训练,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注重信息反馈,帮助收集平时作业或测验中情况和学生在计算中典型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黑板上抄写出他们的解题步骤和讲述解题思路,再让全体学生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找出最佳解法,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有时让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好思想,好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共享。

6、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当今信息万变的时代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求异思维的培养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收集一些相关的新资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或给予适当的指导,以便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教会学生学习,以及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去解答一些有新意的试题。

也可设计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进行各种应变讨论、分析,要求学生把旧知识和新信息联系起来,根据已知进行联想,提高学生分析和应试的能力。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师应注意师生间的亲密合作、交流,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减轻学生在作业、心理方面的压力,其中心理压力大往往是学不好的最主要原因。

敏锐性、精确性和深刻性,检测应试者的自信心、应变能力、勇于提出假定、勇于修正错误、百折不挠等心理品质”。

方法得当可以“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所以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有心信学好这门课,老师要主动亲身去实践、探索、发现和研究。

三、培训时间、地点安排及培训教师:
培训时间:每周星期二、星期四第八节课物理力学实验室。

四、培训内容分配:
李佰宏:声、光、热、内能及可持续发展、能量转化。

高世强:电学(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
雷广鹏:力学(质量、力和运动、力与机械、压强与浮力、机械能、功。

)五、优秀学生名单:
2012年9月25 九年级物理组。

相关主题